基于PPR势能内聚力法则的二次界面单元的开发与验证开题报告
2020-04-30 16:12: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工程材料与结构种类的多样性发展,传统的断裂力学理论方法在求解新型复合材料、粘结结构界面开裂等问题时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如遭遇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开裂过程中裂纹附近不可忽略的塑性区等疑难。相应的,有学者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提出了内聚力模型,该方法避免了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可用于计算开裂过程中应力以及断裂能。作为弹塑性断裂力学中一个有力工具,自barenblatt 和dugdale提出内聚力区模型概念以来,该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粘结结构的裂纹尖端塑性变形、静力或疲劳条件下的蠕变开裂,以及金属基、混凝土基、高聚物基和橡胶类弹性体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开裂问题。
内聚力模型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考察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假设在裂纹尖端存在微小的内聚力区域,该区域内应力为开裂位移值的函数,即为张力-位移关系。在现阶段的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研究中,常使用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界面粘结单元(cohesive element)来表征复合材料内部的界面脱粘行为。界面单元是一对位于两个相邻实体单元之间,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面单元。在初始构型中,它的两个对应面间无相对位移;但随着相邻实体单元的变形发展,它们之间有可能发生分离,即出现相对位移,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来模拟实现界面两侧材料间的“脱粘”。如上所述,界面单元的两个面单元发生相对位移时,其间会产生对应的界面粘结力,这种相对位移-粘结力之间的关系(也称为“张力-位移法则”)就反映了界面的粘结力学特性。
内聚力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张力-位移关系的选择。在对内聚力模型的不断研究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张力-位移关系,目前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双线性、多项式和指数型的张力-位移关系,它们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韧性开裂、复合材料界面脱层以及粘接界面开裂等研究中。然而,paulino g h最近指出,由于在混合模式的界面开裂过程中,现阶段的大多数张力-位移关系存在局限性。基于此,paulino g h提出了一个新的ppr势能张力-位移模型,这个ppr模型在混合模式条件下展示了本构关系的一致性,同时考虑了关于断裂模式的不同断裂能量。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内聚力模型在abaqus中的子程序算法推导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确立基本的研究思路,完成开题报告。
(2) 第4-6周:研读abaqus软件帮助文档,学习其用户单元子程序的编写规则,并完成相应的理论公式与数值表达式推导。
(3) 第7-9周:基于abaqus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写适用于隐式分析的界面粘结单元用户子程序,编写完成后进行调试和验证。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moraleda j, segurado j, llorca j.effect of interface fracture on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of fiber-reinforced elastom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9, vol. 46, 4287-4297
[2]moraleda j, segurado j, llorca j. finite deformation of incompressible fiber-reinforced elastomers: a computational micromechanics approach[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2009, vol. 57, 1596-1613
[3]park k, paulino g h. comput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pr potential-based cohesive model in abaqus: educational perspective[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12, vol. 93, 23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