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理工学类 > 统计学 > 正文

基于随机规划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以我国为例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2021-12-29 21:54:59  

全文总字数:585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过渡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状态的变化以实现自身合理化,并逐步朝高度化方向发展,由此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如果能比较准确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行测量,并建立长效监测机制,就可以随着经济形势和环境因素的改变而不断修改政策引导方向,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问题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先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得到更加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分析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总趋势以及如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多数研究把产业结构优化解释为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甚至总量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等优化目标的动态调适过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反映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情况,直接去分析是无法进行的,大多数学者通过研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作出更好的解释。王吉霞认为社会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社会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她也提出资源供给结构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制度安排因素和国际贸易因素等相关方面也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何平、陈丹丹、贾喜越在清楚辨析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产业结构具有较明显的高度化发展态势; 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并不明显,特别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进程并不一致,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取得“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促进作用”的优化结果李懿洋[3]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了甘肃省三次产业与gdp 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姜丽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对于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显,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要素资源的国际流动、扩大市场需求范围以及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王春丽和宋连方利用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金融发展总量的增长有明显的推动效果,金融效率的提高没有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不一定带来金融发展总量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迅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投入产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也不止着眼于产业结构一方面,还涉及到价格、税收、进出口等方面。价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调节杠杆,为了充分地发挥价格的经济调节作用,必须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并从方法上解决如何计算调整带来的各种影响,投入产出模型是计算合理的价格体系,调整物价影响的有力工具。王艳芳、周辉(2010)指出投入产出法概论和投入产出分析中价格影响模型推导中的几处疏漏和错误,并推导出集中商品调价影响公式中的直接方法和简捷方法。宏观调控的发展和增长是税收的基础,税收收入的变化是国民经济增长变化的重要指标。韩存(2007)对近年来税收超gdp增长原因研究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利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宏观税负以及税收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该模型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模型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投入产出方法是研究区域经济各部门联系平衡的一种数学方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而言,投入产出法的主要内容是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综合分析和确定各部门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由于这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是基于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模型,即将投入产出模型纳入到线性规划当中去,并将投入产出模型按照线性规划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因此又称为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线性规划模型。薛声家(2003)建立了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不断加总投入的假设条件下,以极大化国内生产总值、保证三次产业的合适比例等为目标,以广东省为例,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实证。陈树良(2008)等分析设计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就是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线性规划模型,他们认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不同,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就不同,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上。因此,他们就以这两个目标为基本依据,给定约束条件,建立地区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模型。王光净、杨继君及刘仲针对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合作博弈理论为工具,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来建立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提出相关求解算法。在其优化模型中,他们将不同的产业映射为博弈模型的局中人,产业的不同组合方案映射为策略集,把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 重、劳动生产率和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所构建的复合函数映射为效用函数,将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转化为对合作博弈模型的核心求解问题。

多目标规划是指在一组约束条件下,极大化(或极小化)多个不同的目标函数,当系统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规划目标的决策问题时常常使用这种规划方法,基于这种方法的计量模型称为多目标规划模型。就实际经济规划中遇到的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加大产业发展科技贡献含量两方面,甘健胜(1994)提出产业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较早地将多目标规划模型应用于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康凯(1997)在研究灰色线性规划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线性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系数的时变特性与灰色约束关系,建立了灰色区域产业 结构优化模型。曹明霞(2008)通过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受劳动力、资金、能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影响的,因此以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条件建立线性规划的约束方程。由于各因素之间的约束条件是经常变动的,可以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各因素之间的变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南京为例,建立了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并制定了南京市“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方案。peter和 hulshof1等人(2015)用近似动态规划法实现患者入院计划,其方法是一种近似动态规划(adp)开发框架和对付多资源、多时段、多不确定的治疗方法,在每个时间段的人数和多组患者的人数为不确定的数。计算结果表明,adp方法提供了价值函数的一个精确的近似,并适用于大问题的情况下。kailash lachhwani提出了一种模糊目标规划(fgp)的多目标二次规划问题;在fgp模型中,其首先是将所要规划的目标转化为一个模糊目标(成员函数),该意思是对每个目标赋值一个期望水平,而相应每个成员函数被定义为一个目标,然后对每个的最高值通过最小化负偏差变量来制定。qian和richard eglese(2015)基于列生成的禁忌搜索算法提出了解决随时间变化的车辆路径问题的燃料排放优化问题;在该模型中,在该模型中,每个车辆的路线必须确定,并在其路径中的车辆的速度,沿着每一条道路被视为决策变量。车辆的路线受到车辆的容量与通过每条路线的时间的限制。zhi-fu mi,su-y等人(2014)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产业结构的潜在影响,该方法以北京为事例进行了探究,该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大的节能和碳减的潜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解释为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甚至总量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等优化目标的动态调适过程。

如何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定量分析,这一直都是我们想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产业结构静态优化模型中不包含时间因素,因此它只能反映一个时期(通常为一年)的再生产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选取是由政府或决策者根据当时基本国情、结合本国和国际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所侧重的主要方向和想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会有所不同。通过选取不同的优化目标,得到我们想要的优化值,从而进一步分析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总趋势以及如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进度安排:

(1)2017年1月9日之前选定题目并撰写任务书;

(2)2017年1月9日至2017年2月9号收集材料、撰写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王吉霞.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探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09(14):106-107.

[2] 何平, 陈丹丹, 贾喜越.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统计研究, 2014, 31(7):31-37.

[3] 李懿洋.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 企业经济, 2011(5):20-23.

[4] 姜丽.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5(4):463-4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