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数学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16 20:33:57
全文总字数:634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我国对环保事业也日益关注。“民生指数”显示,八成以上的公众调查前三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次数较少,参与较多的公众仅占6.3%,两者之间差距显著;同时,当公众遇到具体的环保活动时,视当时的情况再决定如何参与的比例最高,达到四成以上,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公布的“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中来看,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环保满意度”三项指标均“不及格”。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这一问题,然而,我国民众主动参与环保的意识还不够,能力也略显不足。公众是环境问题第一任务人,如果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公众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我们所有人一定相信在将来中国的环保工作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建立数学模型,正确评价公众环保意识的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有着重大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a.国外
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是环境保护活动兴起后,人们为了解公众的环境意识状况及特点,了解公众对于环保活动及环境教育活动的支持程度和效果而产生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环保认知、环保行为、环保工作满意度三个方面了解南京市公民的环保知识情况,利用spss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来探讨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问题 。以期最终优化的模型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公众环保仪式的状况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首先,选取地区的环境现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公众的环保素质、环保行为、环保态度和环境维权意识等方面来反映公众的环境意识。
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设计有关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整个问卷分成4部分,包括基本情况、环保认知、环保行为、环保工作满意度。问卷中循序渐进地选择了6个描述性指标,包括对环境日的认知,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认知、对噪声污染的认知、有关环保法的了解程度及个人环保行为的调查。调查采用随机取样,在市区最繁华的新街口地区发放问卷,不受年龄、性别、职业限制,均可作为受访者对问卷进行完整回答。获取调查数据后对南京市居民环境意识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预测, 以了解公众环境意识的现状。再由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推测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例如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专业因素、城乡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因素等建立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指标。第三采用卡方检验法,对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专业因素、城乡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因素等影响因素与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根据k值聚类分析以及交叉列联表得出数学模型,建立南京市居民环境意识的数学模型。问卷的调查结果采用spss录入数据,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就南京市居民对其生活所在地区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现状的评价、公众环境知识的多少、环保支付意愿、环保消费习惯、环保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模型和数据结构进行优化。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实施方案
(1)选取地区的环境现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公众的环保素质、环保行为、环保态度和环境维权意识等方面来反映公众的环境意识。(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大学生设计了有关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3)获取调查数据后对大学生环境意识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预测, 以了解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4)由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推测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例如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专业因素、城乡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因素等(5)建立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指标。(6)采用卡方检验法,对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专业因素、城乡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因素等影响因素与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7)建立南信大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数学模型。(8)问卷的调查结果采用 SPSS 录入数据,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就南信大大学生对其生活所在地区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现状的评价、公众环境知识的多少、环保支付意愿、环保消费习惯、环保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模型和数据结构进行优化。(9)最终优化的模型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公众环保仪式的状况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二)研究进度安排
时间 | 任务安排 |
2019.1 | 查阅相关论文文献,准备前期资料,制定初步的实施计划。 |
2019.1 | 咨询导师及相关人员,获得有指导性的建议或意见,完善实施计划。 |
2019.2 | 根据所查文献,整理出可能影响公众环保意识的因素,并针对此建立初步模型。 |
2019.3 | 制作有关环保意识及行为的电子及纸质调查问卷,随机发放到南京各地区,并积极宣传网上问卷吸引网友填写,对公众的环保认知作进一步了解。 |
2019.4 | 分析搜集到的问卷数据,对初步模型进行验证及优化,增加模型的可行性。 |
2019.4 | 对修改后的模型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新的变量因素。 |
2019.4 | 在优化后的模型的基础之上,设计第二期的调查问卷,在网络及现实生活中随机发放,收集到更能准确体现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数据。 |
2019.5 | 对第二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再对模型进行最后的优化。 |
2019.5 | 撰写论文,在详细地斟酌修改后定稿。 |
2019.5 | 撰写结题报告。 |
(二)预期效果
时间 | 预期成果 |
2019.1 | 查找资料,推测出可能影响公众环保意识的因素 |
2019.2 | 针对推测出的可能的因素建立初始模型 |
2019.3 | 根据所建的初始模型设计第一期调查问卷 |
2019.4 | 使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与优化 |
2019.4 | 分析优化后的模型与变量因素 |
2019.4 | 根据优化后的模型设计和发放第二期调查问卷 |
2019.5 | 对第二期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 |
2019.5 | 得出最终评价 |
4. 参考文献
【1】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
【2】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蔡建琼,于慧芳,spss统计分析实例精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