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自动化 > 正文

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5 17:29:35  

1.目的及意义

1、 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研究目的

控制颗粒物的排放已成为国际上保护环境优先关注的问题。颗粒物的特性、来源、危害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针对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颗粒物浓度以及影响因子的数据,实现数据预处理 ,建立颗粒物浓度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求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系数,求出颗粒物浓度与主要气体污染物浓度和主要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研究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

1.2 研究意义

粒径在 3.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被吸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中并沉积下来,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大气中大量的颗粒物,干扰太阳和地面的辐射,从而对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影响。来自欧洲的一项研究称,长期接触空气中的污染颗粒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即使颗粒浓度低于法律上限也是如此。另一项报告称,这些颗粒或其他空气污染物短期内还会浓度上升,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欧洲流行病学家发现,肺癌与局部地区的空气污染颗粒有明显的关联。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污染水平短暂升高——类似城市发出雾霾警告的同时,也会使心力衰竭住院或死亡的风险上升2%—3%。这项研究将这些数据应用于美国,发现如果每立方米空气中的PM2.5减少3.9微克,每年就可以避免近8000 例心力衰竭导致的住院治疗。故研究控制颗粒浓度对保持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颗粒物浓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颗粒物的来源、颗粒物化学组成等方面,而对于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特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对于颗粒物的研究相对较早,其中以美国的研究最早、也最深入。1997年美国率先提出颗粒物的监测标准,2010年底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将颗粒物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并对其排放进行严格的限制。中国对颗粒物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环境逐渐恶化,颗粒物的危害日益显露出来,颗粒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也将空气污染指标中加入了颗粒物PM2.5和PM10这两种指标,将这两种指标纳入环保质量评估,并与政府官员政绩挂钩。环境检测站需要上报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月报中均包括PM2.5和PM10浓度指标。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早期主要是颗粒物的成分研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对颗粒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通过详尽的文献查阅可以了解到,国外对于颗粒物的来源、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的比较深入,特别是国外发达国家,他们早期就设立了颗粒物监测标准,建设的颗粒物监测站也较多。在研究方面,他们运用了大量的研究模型,建立了详尽的监测网络。近年来,国内对于颗粒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的范围并不广泛,主要是覆盖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并且,现有的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颗粒物的来源、颗粒物化学组成等方面,而对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特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1研究基本内容及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