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的金融欺诈行为检测文献综述
2020-05-05 16:47:50
文 献 综 述 1.1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用卡持续成长,成为支付领域的主要媒介。
信用卡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并仍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大力度启动并推广消费信贷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信用卡并进行透支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习惯。
信用卡作为一种先进的金融支付工具,因其方便、快捷、安全的结算特点而倍受青睐并一直稳步增长。
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现阶段各银行都将业务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发卡量上,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对发卡标准的泛化。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信用卡规模的扩大,信用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将会成为焦点,宽泛的发卡标准将带来更大的风险,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有效建立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称,未来五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卡支付将占消费类支付的 40%以上。
然而,随着近几年信用卡电子支付交易量的猛增,信用卡欺诈也成直线上升态势,基本保持在3%的比例,据 Visa 和 MasterCard 统计,全球信用卡欺诈涉及金额超过 100 亿美金[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成果 信用卡作为一种先进的金融支付工具,因其方便、快捷、安全的结算特点而倍受青睐。
在国外,信用卡交易方面的数据挖掘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