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_毕业论文网

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章详情

大学生心理测试信息系统开题报告

 2020-04-24 09:41: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的:

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型技术手段 。目前,已经有不少心理学研究和实践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信息化趋势。例如,实验的过程控制、试验和测评结果数据的处理、被试的心理过程模拟以及被试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训练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信息化色彩。特别的,心理测验领域的信息化表现尤为突出,比如能力和学业成就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人格测验等 。将信息技术引入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计算准确度高和自动化程度优越等特点,从而发挥计算机在数据计算、测评数据处理以及测评过程的实时控制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心理测评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心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举例来讲,在人格测评方面,当被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时,测评试题的设计往往需要大样本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这一特点就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大样本基础 。外,由于纸质的测评结果不利于反复的使用和长时间的保存,而计算机优越的信息传输和存储功能也将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计算机科学和心理科学两大学科已经开始相互交叉并逐渐渗透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为了研究人类的行为特征,人们往往需要使用心理实验,而这一过程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在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统计研究的过程中,计算机的海量存储、快速计算和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发挥着人脑无法替代的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已经促使心理学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新兴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在心理学领域也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例如,在很多心理学的实验中,被试的心理过程模拟以及试验结果的数据统计与信息处理时,往往都能够见到计算机技术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一现实也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到本世纪初期,信息化技术已经被作为心理学实验的重要工具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结合程度,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计算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长足发展也受到心理学研究的推动。例如,人体感知和人体工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的发展与实践也充分地展示了这两个学科相结合所带来的喜人前景 。随着新的心理测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网络互联的兴起,“无纸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心理测评手段日渐成为一种显著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对心理测评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存储以及传输等过程倾向于越数字化,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也使得人们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处理出现了根本性变革。以上种种变化正在着力于减轻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是显著提高了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处理的效率。心理测评结果存储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是保存相关信息以及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重要保证。对此,信息化技术平台所需的硬件,如计算机磁盘系统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对数据分门别类的存储。其存储容量之大、检索速度之快极大的提高了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对大样本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进步,实践工作者以及心理学的科研工作人员必将进一步利用其突出的优势,大大提高心理测评的工作效率 。他们也必将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心理实验中的过程控制作用,以及数据的统计计算、信息挖掘和处理等方面的运算优势,进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心理测评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水平 。因此,研究和设计心理测评管理信息系统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46 年,美国工程师汉克斯(e. hanks)较早地使用了电子计算机对斯特朗职业兴趣填空测评(svib)进行评分 。从此,心理测评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领域。1965 年,美国的梅约诊所开发出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心理测评解释信息系统,该系统在描述和阐释 minnesota 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测评结构方面采用了独特的计算机辅助形式 。此后,陆续有学者发展了不同的计算机辅助心理测评量表和测评手段。如 scissons 的 california 心理调查量表(california psychological inventory,cpi)21]以及 alfred 和 harris 的抑郁形容词量表(depression adjective check list, dacl)等。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化的人格测评理论和技术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 。在这些心理测评程序中,计算机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呈现测评项目,而且还能够提供测评的得分,有的甚至还可以直接生成解释性报告。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的这种测验模式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和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了 。在 1988 年的美国心理学会提供的软件目录显示,仅登记在册的心理测评软件和量表就已经达到了 365 种产品之多,而这与没有登记在册的软件相比,也仅仅是一
小部分而已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90 年代初,仅考虑用于青少年和儿童的信息化人格测评软件在美国就已经达到 35 种 。在国内,段忠阳等 2005 年的研究通过对 vts(vienna test system)计算机心理测试系统及早期运动心理测试形式的分析比较,提出用计算机测试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新思路 。他们认为 vts 计算机心理测试系统可以以三种形式进行运动心理测试,即(1)利用计算机方法模拟、重现原有测试手段;(2)使用计算机在算法、图形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传统心理测试进行改进;(3)利用计算机手段对外用外设操作结果进行精确快速分析。结果表明 vts 计算机心理测试系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应用,如运动员心理选材、模拟心理训练、运动训练的心理监控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

l 系统调研

系统调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外部信息,弥补目前信息不足的缺陷。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类似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市场上类似系统的特性,对于后期开展系统的系统需求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7.12.30之前:完成毕业设计选题;

2018.01.20之前:结合选题和任务书的目标要求,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2018.05.10之前: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交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胡文东, 王涛, 李晓京等. 计算机多媒体群体心理测量系统研制,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20(3): 225-227.
[2] 姬蕾, 胡文东, 文治洪. 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量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48(9): 91-93.
[3] 陈国明. 计算机技术在心理测验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1999, 1(1):
150-159.
[4] peterson l, johannsson v and carlsson s g. computerized testing in a hospital setting:
psychometric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96, 1(1):
150-169.
[5] 唐蕴玉, 孔克勤. 互联网——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心理科学, 2003, 26(5):
874-876.
[6] lanyon r i.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87, 3: 225-238.
[7] snyder d k.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0, 12, 52-60.
[8] 李亚奇.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自适应测验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
学.2005, : 8.
[9] 丁秀峰. 心理测量学.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87-288.
[10] 郭文斌, 姚树桥, 蔡太生. 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的临床应用进展.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
分册, 2002, 29(3): 190-192.
[11] honaker, l m.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nd ed.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1994, 521-546.
[12] 周涛峰. 计算机自适应心理测验系统模型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贵州: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5-11.
[13] 漆书青, 戴海崎, 丁树良. 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04-108.
[14] mary j. naus, laura m. philipp, mekhala samsi. from paper to pixels: a comparison of
paper and computer formats i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1): 1-7.
[15] jonathan b. freeman, nalini ambady, nicholas o. rule, kerri l. johnson. will a
category cue attract you? motor output reveals dynamic competition across person
constru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8, 137(4): 673-690.
[16] wim j. van der linden. some new developments in adaptive testing technology.
zeitschrift fur psychologie. 2014, 216(1): 3-11.
[17] li-fang zhang, weiqiao fan. do modes of thinking predict career interest types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16, 2(2): 118-127.
[18] meredith e. coles, laura m. cook, thomas r. blake. assessing obsessive compulsive
symptoms and cognitions on the internet: evidence for the comparability of paper and
internet administr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7, 45(9): 2232-2240.
[19] josé mu#241;iz, dave bartram.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tests and testing.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7, 12(3): 206-2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