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决定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2-02-27 21:11: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当前美元持续走强、欧元和日元趋弱的复杂形势,为了充分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降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市场预期的偏离,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11日启动了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宣布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以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为参考,结合外汇市场供需状况和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变动情况进行中间价报价。“新汇改”后人民币连续3天超过3%的贬值幅度打破了多年的单边升值预期,汇率问题再度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2015年的811汇改之前,中间价管理一直是中国央行得心应手的汇率维稳工具。为了让人民币更快地加入sdr,中国央行在“8.11”汇改初期一度放弃了中间价管理,而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直接等于前一日收盘价,这实际上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已经实现了自由浮动。然而,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短期内的大幅贬值,使得央行不得不调整中间价定价模式。从2016年起,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采取了“双锚制”,即中间价取决于市场供求变化以及境外市场的波动,前者通过每日下午4:30的收盘汇率体现,后者通过隔夜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体现。自此,“双锚”开始共同决定人民币汇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讨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考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并重点讨论现行汇率体制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并在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前人文献的分析基础上,以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研究指标)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通货膨胀、贸易收支、货币供给量、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利差水平以及股价等相关因素的月度数据作为分析变量,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现状分析,而后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做出相关的理论解释,研究主要中长期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各个因素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将我国实际现状与研究结果相结合形成系统的人民币汇率影响机制研究理论,对我国如何保持合理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完善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提出自己的意见。
预期目标:基于现有文献大部分以2005年汇改之后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关于“新汇改”后汇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少,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新汇改后至今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最终目标是期望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弥补新汇改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方面研究的欠缺,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提供建设性建议,以期更好的使汇率发挥有利作用。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相关理论出发,搜索整合相关数据,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检验分析。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了文献参考法、描述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参考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提炼并整合有关汇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形成汇率影响因素的多元函数,为汇率的决定和波动因素起到更好的解释作用。
2、描述分析法。在汇率的相关因素确定后,对各自因素选择相应的指标,对该指标数据进行描述分析,期间通过柱形图、折线图等图形,对其加以直观描述,使读者对于各个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历史趋势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
4. 参考文献
[1]李建伟,杨琳.影响因素、管控机制与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j]. 改革. 2017(01):85-98.
[2]宋博,陈万义.基于hp滤波和arma-garch模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预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01):70-78.
[3]孙鸣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分析及趋势预测[j].中国集体经济,2016(34):19-2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2-12-28至2022-12-31,教师下达任务书,明确选题;
第二阶段 2022-02-20至2022-03-21,利用实习机会完成论文预研究,收集实证资料,进行调研;
第三阶段 2022-03-22至2022-03-28,进行前期研究,完成前期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