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_毕业论文网

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章详情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3 11:03: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工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而心理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安全感对于个体和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体而言心理安全感是影响个体幸福感、成就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1]。正如安莉娟、丛中等总结的“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马斯洛等将‘有充分的安全感’作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 [2]。对于社会而言心理安全感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雇佣农民工企业来说,提升农民工的心理安全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并减少离职率,从而提升组织的效率,并减少成本。所以,如何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安全感成为了组织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契约这一影响心理安全感重要因素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安全感,通过研究心理契约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机制,从而了解心理安全感是怎么样被影响的,从而通过对心理契约进行控制到达提升心理安全感的目的。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心理安全感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并能够提升雇佣他们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机制,从而通过对心理契约的控制到达提升心理安全感的目的。心理安全感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而且让他们有更多的认知资源去加工处理生活中的消极事件,从而提升其城市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并且,还能使得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提高;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他们的离职率。但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来看,社会与企业还是只将关注点放到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资的需求,而忽略了他们对于稳定安全的环境以及精神层面的上面的需求。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说明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并通过各类文献来了解并总结国内外对心理契约和心理安全感的研究理论和研究现状。其次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然后结合实际研究探索心理契约是怎么样对心理安全感造成影响的,从而通过控制心理契约的内容,到达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安全感的目的,并在最后提出此次研究的局限性和对之后相关研究的展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现状

    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户籍在农村,但在城市以非农就业为主的群体。赵蓉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老生代农民工”夫妻在城市生养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在城市接受教育,对城市文化习俗有一定了解,但是他们对农村、农业知识却一无所知;另一部分就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接受了义务教育,对农村生活有所了解和掌握,但缺乏务农经验,后到城市就业谋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占到农民工总人数的60%左右[3]。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在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粗放型企业内工作,其劳动力的可替代性比较强,资强劳弱的现状使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4]。受中国长期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影响,农民工虽然进城工作,但在职业获得、报酬公平、能力提高、劳动关系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的城市生活状况得不到较好的改善[5]。在基本权利方面,恶性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与之有关的劳动冲突和争议逐年上升[6]。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陷入非城非乡的尴尬境地,成为漂泊于城乡的边缘人[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依据本人实际情况和学校相关规定,综合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制定的相关初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2022年11月29日前,提交开题报告并通过审核。

    2022年1月15日前,完成引言部分和文献综述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kinnunen u, mauno s, siltaloppi m. job insecurity, recoveryand well-being atwork: recovery experience as moderators.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2010, 31(2): 179-194

    [2] 安莉娟,丛中. 安全感研究述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98-699

    [3] 国家统计局.2016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017-04-28 ). http: / /www. stats. gov. cn /tjsj /zxfb /201704 /t20170428_1489334.html.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