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类公益广告的内隐态度及其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公众性要求它为公众的切身利益服务,对公益广告受众态度的研究,是公益广告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测量受众对待正反面表现的环保类公益性广告的内外显态度,探索更为符合受众态度的公益广告表现方式。
目前,在公益广告受众态度的问题上,国内外研究皆不够充实,尚有较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研究方法虽以实证研究为主,但对外显态度的测量占大多数,内隐态度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基础,关注环保类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及社会大众的接受心理,较为全面地探讨受众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环保类公益广告的态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明确公益广告和内隐态度的操作性定义; 实验一:实验为内隐联想测验,通过E-prime软件计算机呈现环保类公益性广告,采用2×2的因素设计; 自变量1为正面表现的环保类公益性广告,反面表现的环保类公益性广告 自变量2为词语分类,分为两种: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 因变量为被试对图片刺激归类判断的反应时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首先在不显示词语的情况下对被试进行内隐态度测验,之后同时显进行内隐态度测验。 |
另一组直接同时显示示环保类公益性广告与词语进行内隐态度测验。 实验二:在实验一结束后,采用开放式问卷提问,测量观众对待正反面表现的环保类公益性广告的外显态度,问卷设计包括性别,年龄,会因为哪方面去注意一个广告,观看广告时注意了哪方面等问题。 再次,通过实验收集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分析在各实验条件下观众的内外显态度在统计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给出研究结论; 最后,分析研究结论及其外部效度,进一步提出建议及展望。 要求:(1)全面衡量实验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2)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3)实验之前,做好实验安排及使用教室和仪器设备的申请工作; (4)实验过程中,注意对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尽量避免和减小误差; (5)对实验数据收集结果的解释科学合理。 预期目标:(1)界定公益广告和内隐态度的操作性定义。 (2)运用实验法,探究正反面公益性广告对被试刺激判断的影响。 (3)通过实验收集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分析在各实验条件下观众的内外显态度在统计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给出研究结论。 (4)分析研究结论及其外部效度,进一步提出建议及展望。 |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实验法
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
(2)设计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4. 参考文献
[1] kwang-holee,dae-young kim. explicit and implicit image cognitions toward destinations:application of the single-targe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st-iat)[j]. journal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
[2] stephen j.shoemaker. in search of urwa'ssīra : 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quest for “authenticity” in the life of muammad[j]. der islam,2011,85(2)
[3] juduilavarasu,sasidharan rajesh,alex hankey.implicit measure for yoga research:yoga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2014,7(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0-7 ~ 2022-10-27:检索文献资料,开始选题,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22-10-28~ 2022-12-22: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22-02-17 ~ 2022-03-16:设计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