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制造业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4 15:17: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立论依据
1.1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方面不断传出各种丑闻,严重的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尤其是2001年12月,美国的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丑闻,不仅安然公司宣告破产,与其联合造假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瞬间倒闭。2002年又相继出现了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一系列重大会计造假事件。日本东芝公司,自2008年度至2014年度,东芝数位高管虚报了总计2248亿日元的税前利润。而我国也有一系列重大财务丑闻,这些案件在被发现之前,上市公司均呈现蓬勃发展的势态,而上市公司之所以可以操纵盈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种种案件都显示出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为了重树投资者的信心,2002年7月美国政府紧急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所出具的审计意见、鉴证结果,这标志着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并对各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1研究目标
本文拟借鉴相关文献对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选取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针对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是否能产生影响进行论述,并就改进内部控制,减少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建议措施。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2.2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2.1研究方法
A规范分析法
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来深入分析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B.实证研究分析法
本课题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能够全面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迪博内部控制指数,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将盈余管理分为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然后分别对其进行衡量。本文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
C. 假设检验法
在实证的处理上,采取了先假设后检验的方法,首先根据以往研究的结论对变量关系做出假设,然后进行实证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与原假设对比分析。
2.2.2技术路线
2.2.3实验方案
(1)研究假设
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可能会凭借手中资源,通过操控销售、生产成本以及酌量性费用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从而对未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则是监督盈余操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减少盈余操控空间,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据此,提出本文的假设1。
H1: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越好,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现代企业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股东作为出资人是公司的委托人,管理者作为公司实际业务的经营者是代理人,而两权分离也随之带来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管理者可能会运用准则制度中赋予会计主观判断的这一操纵空间,对会计利润进行修饰,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内部控制核心目标之一是要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减少会计处理及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出现差错的风险,降低应计利润操纵空间。据此,提出假设2.
H2: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越好,应计盈余管理水平越低。
(2)变量的选择与计量
1真实盈余管理模型
对于真实盈余管理,本文借鉴 Roychowdhury和 Cohen et al. 的研究,构建不同的模型分别度量公司的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用实际值和公式预测值之差计算得到操纵性数值,最后得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
A.经营现金流量模型。Dechow et al.(1998)认为正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当期销售收入和当期销售收入变化的线性函数,Roychowdhury(2006)据此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估计模型:
式中 是第 i 公司在第 t 年实现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是第 i 公司在第 t 年的经营所得的销售收入;
是第 i 公司销售收入的变动额,等于第 t 年和第 t-1 年的实际营业收入之差;
是第 i 公司在第 t -1年年末的总资产.
公司的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 就等于实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去期望经营现金流量。
B. 生产成本模型。Dechow et al.(1998)认为费用是当期营业收入的线性函数,Roychowdhury 据此估计销售成本和存货变动,并将两者之和定义为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估计模型为:
式中 是第i公司在第 t 年的生产成本,等于销售成本加上存货变动;
是第i公司在第 t-1 年销售收入的变动值,等于第t-1和第t-2年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差额。
操纵性生产成本 就等于实际的生产成本减去期望生产成本值。
C. 酌量性费用模型。Dechow et al.(1998)认为酌量性费用是当期营业收入的线性函数,但是这可能会导致对残差的低估。为解决这一问题,Roychowdhury(2006)提出用滞后一期的销售收入进行回归,酌量性费用模型为:
式中 是第i公司在第 t 年发生的酌量性费用,等于销售费用加上管理费用;
是第 i 公司在第 t-1 年实现的营业收入;
操控性酌量费用 就等于实际的酌量性费用减去期望酌量性费用。
D. 真实盈余管理总额模型。借鉴 Cohen et al.(2011)的思路,本文将真实盈余管理总额定义为操控性生产成本扣除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和操控性酌量费用之后的差额,模型如下:
= - -
2应计盈余管理模型。本文采用琼斯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衡量非操作性会计盈余管理,计算得出会计盈余管理,模型如下:
式中: 是第i个公司在第 t 年的应计利润总额,用企业经营所得的营业利润减去和经营现金净流量;
是第i个公司在第 t 期与t-1期销售收入的差额;
是第i个公司在第 t 年固定资产账面历史数值;
是第i个公司在第 t-1 年年末的总资产规模.
会计选择盈余管理 等于公司实际的应计利润减去与期望应计利润即可得到。
(3)模型构建
文为检验假设 1 和假设 2 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 表示盈余管理,分别为 、 、 、 、 ;
表示内部控制质量;
表示控制变量。
具体变量定义如下:
表2 变量设计表
变量类型 | 变量名称 | 变量代码 | 变量定义及说明 |
被解释变量 | 会计选择盈余管理 | DNDA | 修正 Jones 模型下计算得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 |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 DREM | 等于操纵性生产成本与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和操控性酌量费用之差 | |
操纵性经营现金净流量 | DCFO | 运用经营现金流量模型计算得出,用以衡量对销售的操纵程度 | |
操纵性生产成本 | DPROD | 运用生产成本模型计算得出,用以衡量对生产的操纵程度 | |
操纵性酌量费用 | DDISEXP | 运用酌量性费用模型计算得出,用以衡量对酌量性费用的操纵程度 | |
解释变量 | 迪博内部控制指数 | IC | 内部控制指数取对数 |
控制变量 | 公司规模 | SIZE | 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
董事会规模 | BDS | 企业董事会的人数 | |
监事会规模 | BSS | 企业监事会的人数 | |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CR | 第一大股东持股数/总股数 | |
资产负债率 | LEV | 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 |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JYHD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期初总资产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GROWTH | 本年收入变动额/上一年营业收入 | |
资产收益率 | ROA | 净收益/总资产 |
(4)样本选择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沪深两市 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选取的是 2015年的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初始数据的处理如下:
1选取主板上市公司,剔除创业板上市公司。
2选取正常上市的公司,剔除 ST 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
3由于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可能会给实证分析带来困难,增加结论的不可靠性,因而本文剔除了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
本文所需的相关数据主要从国泰安、锐思数据库获取,内部控制指数从迪博企业风
险管理公司的内部控制数据库中获得。
2.2.4可行性分析
(1)项目角度
目前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较多,其成熟的分析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课题进一步完善,具有较强的严谨性、研究价值性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2)外界条件
我院拥有国内高校一流的金融实验中心,具有国泰君安、CCER等数据库,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指导书籍,保证了后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内在条件
笔者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并且已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运用应用统计学,多元统计以及计量经济学等知识,处理及分析数据。
4. 研究创新点
2.3特色或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新:目前学者们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大多数是以全部a股或分板块研究为基础,本文则从分行业的视角出发,主要以我国上市公司的主力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制造业的发展。
(2)数据新:本课题使用2015年的数据,探究当下新时期、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4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表3 预期进展表
时间 | 研究阶段 | 预期进展 |
2016.9~2016.11 | 知识储备 | 学习与企业资产剥离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研读文献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研究综述。 |
2016.12~2016.01 | 开题报告 | 对所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设计,确定实验方案及步骤,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 |
2017.01~2017.02 | 数据搜集 | 搜集与研究相关的指标数据,以备后期研究使用。 |
2017.02~2017.03 | 中期检查 | 根据前期搜集数据,完成描述性统计研究部分,归纳研究结论。 |
2017.03~2017.04 | 实证研究 |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基本假设,同时根据回归结果分析制造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2017.05 | 论文写作 |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过程,最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