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8 21:56: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本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日常生活就是指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换句话说它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旨在维持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1995年,芬兰学者savolanien提出日常生活信息搜寻(elis)这一概念,并将之定义为人们用于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定位、并解决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直接关系问题的各种(认知和表述)信息内容的获取活动。也就是说,有关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的研究也就是人们为了引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解决健康、消费、娱乐和休闲等非职业或工作相关问题而进行的各种信息搜寻和获取行为。
国外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许多学者提出了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理论框架及模型。如 savolainen 提出日常生活信息搜寻模式(elis),williamson的信息使用生态模式,spink cole 情境中的日常生活信息寻求模式等。但是直到savolainen 提出了日常生活信息搜寻模式(elis)以后,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才真正成为图书情报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自此许多学者开始基于 elis 模型对人们日常生活信息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新的理论研究架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
通过在转换强度、搜索强度、多渠道验证、权威验证、内容关注度和技术关注度,这6个项目维度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性别、年级、网龄差异等,从而了解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
前期准备有发放问卷卷300份,截止数据分析共收回276份问卷,有效问卷244份,其中包括纸质问卷162份,网上问卷82份,问卷回收率达81.3%。
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20.0软件予以分析,在转换强度、搜索强度、多渠道验证、权威验证、内容关注度和技术关注度,这6个项目维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性别、年级、网龄差异等。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外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成果、借鉴了学者提出过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模式以及查阅了一些相关文献,构建了本文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6个项目维度来测量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准确性和有用性,并制定了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予以分析,在转换强度、搜索强度、多渠道验证、权威验证、内容关注度和技术关注度,这6个项目维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性别、年级、网龄差异等。
在结果分析中,本文通过得到的数据逐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性别、出生地、年级、专业以及网龄差异。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列出论文大纲,由此设计问卷。
2、问卷设计已定稿,并已在网络上及学校里发放。预计10天之内回收并统计完数据。
3、数据录入电脑,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