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_毕业论文网

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章详情

水稻籽粒性状有利等位变异的发掘开题报告

 2023-02-10 16:30: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稻属于禾本科(gramineas),稻属(oryza)、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1.53亿公顷,产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粮食作物。在中国,水稻也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达3300万公顷,是约7亿人的主食。

中国稻作已有8500年的历史,水稻品种的改良和优良品种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从高秆变矮秆、从常规种到杂交种(杂种优势利用)这两次变革,分别促成了两次产量水平的飞跃。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国水稻育种在不断更新换代的同时,实现了矮化育种的重大突破。其实质是水稻株型改良,即把高秆水稻变为矮秆水稻(李成荃,1998;周开达,1992)。水稻半矮生性基因的利用,克服了高秆水稻的易倒伏性,提高了水稻的耐肥能力,使水稻的群体结构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1956年,广东省朝阳县的农民育种家洪春利和洪群英,在早籼南特16号田中选得矮秆优良单株,迅速培育出中国第一个矮秆早籼良种矮脚南特,并在中国南方稻区推广。与此同时,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矮秆品种矮133号,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第一批矮秆早晚籼良种广场矮、珍珠矮和包胎矮等。这批良种以矮秆、多穗、根群发达和株型紧凑为主要特征,表现出独特的增产和稳产性能。40年来,以半矮生性为基础的现代品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尹华奇,1994)。使中国的稻谷单产水平从100~200kg/667m2上升到300kg/667m2扩。矮化育种和矮秆良种的推广应用被誉为水稻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1)获得水稻自然群体籽粒性状的表型多样性信息。2)获得自然那群体基因多样性,遗传程度和群体结构。3)获得一批性状-标记显著关联的位点,籽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提出改良目标性状的最佳杂交组合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内容:1)自然群体物质利用相关性状表型评价。评价由227份水稻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籽粒性状,分析自然群体目标性状的表型多样性。2)自然群体SSR分子标记基因型鉴定。对自然群体227份水稻品种的DNA进行249对SSR标记的基因型鉴定;分析群体结构,亚群内的连锁不平衡程度。3)自然群体籽粒性状与SSR分子标记显著关联的位点检测与优异等位变异发掘。结合2014年籽粒性状表型数据和自然群体SSR分子标记基因型数据,检测性状与标记显著关联的位点,发掘籽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及其载体材料。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227份水稻籽粒性状关联位点和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载体材料,从而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分子依据和实验材料,并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 2014年正季,将227份水稻材料种植于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6月15日移栽,单本插。正常田间管理。 2. 记录生育期,待开花后45-50天,收获每个品种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风干。 3.自然风干后调查水稻籽粒性状的表型数据。 4.返青后,取227份水稻材料的叶片,提取dna。 5.选取249对ssr标记鉴定227份水稻材料的基因型数据。

技术路线: 见附录1

实验方案: 1.表型数据收集: 1)粒长,粒宽和粒厚:各材料随机取饱满的30粒种子,用游标卡尺对粒长,粒宽和粒厚进行测定。2)千粒重:从风干后的单株籽粒中挑选1000粒饱满的,称取重量。两次重复的平均值作为该品种千粒重表型值。2. 基因型数据收集:1)dna提取采用murraythompson (1980)描述的sds法提取。2)ssr标记的选择:依据temnykh等(2000)和mccouch等(2002)发表的水稻分子图谱和微卫星数据句酷,选择覆盖水稻整个基因组的262对ssr引物。 3)pcr扩增:使用扩增仪进行扩增。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 3.数据分析: 1)群体结构分析:使用structure 2.2 软件进行分析。 2)连锁不平衡分析使用标准不平衡系数衡量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3)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powermarker version 3.25 软件进行分析。 4)物质利用相关性状与标记的关联:使用tassel2.1软件进行分析。 5)等位变异表型效应值的计算:参考breseghello等(2006)提出的无效等位变异方法,判断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值。可行性分析: 本试验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已经获得,对软件的使用也较熟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试验采用表型变异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构成自然群体,结合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发掘水稻籽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载体材料。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08-2014.10 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2014.11-2014.12 整理数据2015.01-2015.02 分析数据2015.03-2015.04 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