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其疏导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4:48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及意义

目的:校园欺凌(School-Bullying)是发生在学生间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行为,在中小学学生之间尤为常见。在现实生活中它往往被认为是未成年人之间的小冲突,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经历。然而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另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屡禁不止,发生在中小学校园里的欺凌事件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本论文旨在通过多方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社会工作疏导及干预措施,最终帮助欺凌者纠正不规范行为、被欺凌重返正常生活、净化校园环境,促进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意义:学校本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道德的底线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

校园欺凌不仅损害“被欺者”,对于“欺人者”、旁观者和整个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被欺者”会焦虑不安、设法逃学。如若长期受到欺凌,可能会导致学业荒废,认知发生改变,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健康受到威胁等消极后果,最终有可能走上自残、自杀或杀人的道路。“欺人者”可能会沉溺于反社会的行为模式之中,也可能会因无法控制的攻击性而产生抑郁,贻害一生。旁观者会感到恐惧、体验到心灵创伤。如果欺凌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会从中汲取错误的生活经验教训,甚至习得欺凌。校园欺凌破坏人际和谐,影响青少年今后成年生活,甚至会导致自杀或犯罪,严重危害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对城市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成因的分析以及疏导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个人、社会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胡春光从实际和理论两大方面分析了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实际上认为欺凌行为的发生往往比较隐蔽如果学生不报告家长教师等难以发现;欺凌行为往往被误认为是正常化的、不懂事的“孩子化行为”;欺凌行为往往被归咎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关系因素没有得到重视;社会大众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以及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而理论上则从权力根源理论、“挫折-攻击”假说、社会认知理论、精神技能理论四大理论角度分析了其成因。对于校园欺凌的疏导治理则从增强认知、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提供早期介入、提供家庭咨询辅导、以及系统构建全校性防治方案来论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