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门当户对”择偶观的社会学探析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4:55  

1.目的及意义

一、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门当户对”作为一种择偶观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它指导着人们的择偶行为。但是在不同时期,“门当户对”的内涵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时代,“门当户对”更多的是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基本相当、对等。可是它在当时的定位过十狭窄,目的是阻出身下层社会的人实现通过婚姻向上流社会的流动,以维护本阶级利益。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是一种刚性社会。解放后至文化人革命期间,由十政治因素对择偶观的影响,人们在择偶时更加注重家庭出身、阶级成分、政治而貌及社会关系的对等。文化人革命结束后,青年们择偶观中的政治因素日趋弱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择偶观从重经济因素向追求婚姻质量转变,择偶标准开始多元化。不同的人群对于择偶标准的理解与选择也是不一样的,不再是局限于某一种标准。从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延伸到了文化素质、生活背景、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素养等方面。从表面上看,青年人对配偶的经济收入考虑减少,但他们更关注对方的学历、职业、有事业心和发展前途、学术广博及其能力等方面。实际上看重的是可以转化为经济和物质的潜力。由于婚姻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有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的夫妻间相对不容易发生冲突。现在,“门当户对”更多的是以双方自愿相爱的前提下,既考虑双方家庭背景的相近或对等,更要考虑个人条件的相似性。也可以说,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到的“门当户对”是对传统“门当户对”的一种反思。

(二)选题目的

择偶,是一种异性间的人际选择。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期望模式去寻求、选择爱人,来组成家庭。这种一个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所持有的主观条件,就是通常所讲的择偶标准。“门当户对”是传统社会人们在择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标准,是中国封建社会婚姻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它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习惯存在于我国婚姻土壤上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婚姻观念的快速变迁,“门当户对”择偶观也发生了与社会变迁相适应的变化,弱化了原本的封建落后意识,同时也赋予了现代社会的新含义。人们通常认为,自身的婚恋对象是由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的,但实际上,在选择配偶时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伦理和社会文化规范等等,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个人认为婚姻恋爱虽然讲爱情,但对于双方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收入状况、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考量也非常重要,甚至有时起决定性作用。很显然,“门当户对”这一择偶观念一直在影响着每个青年人的婚伴选择,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一些经典理论视角出发来探析“门当户对”这一择偶观。

(三)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进化心理学将人类择偶机制分为长期策略与短期策略。在短期择偶策略中,外表的吸引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在长期策略中,经济社会地位与人格特质的比重加大。这两种择偶策略与中国传统中“男才女貌”与“门当户对”的提法相吻合。男才女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表吸引力等短期策略。而门当户对所反映的婚姻(长期择偶)策略,不仅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对等,更包含相似的家庭成长环境与文化所塑造的个价值观、人格特质与生活习惯的匹配。大量择偶机制研究采用进化心理学视角证明人类如何选择与利用适应性策略应对环境挑战以获得基因最大程度的遗传,而较少从社会文化视角探讨价值观匹配对于择偶策略,尤其是长期策略的影响。

2、现实意义

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意义,己不再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所讲的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相近或相当,而更多地是“家庭文化”的相近。所谓的“家庭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家庭,在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成员的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带有极强个人色彩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道德标准。对于成年的家庭子女来说,家庭文化的“门当户对”,才会有共同生活相近的生活习惯、对同一事物相近的观点,才会有共同的语言、相近的价值观念,只有如此才能让婚姻保持长久的稳定性。热恋中的男女,总认为爱情是纯洁神圣的,可以超越一切,但热恋中若要婚姻为目的,就不仅仅要求他们在选择人生伴侣时要考虑爱情的因素,更要注重家庭文化的“门当户对”。由爱情而产生的容忍和耐性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相近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因素,才是支持双方婚姻美满和家庭长期稳定和谐的必要条件。这就启示人们在寻找人生伴侣的时候,除了爱情之外也要考虑一些社会学意义上的非爱情因子,如“门当户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