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心理干预研究—以武汉阳光家园为例开题报告
2020-03-19 12:34: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研究目的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的人。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普通人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残疾人更是如此。据中国残联工作室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超过 8300 万,其中,近 5000 万残疾人有康复需求,但目前能得到有效康复服务的仅占 10%左右。这里所说的康复需求,不仅是身体健康的恢复需求,更强调心理层面上的康复需求。然而,社会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还不够。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近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其心理的异常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更甚于常人。本文阐述了残疾人的心理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本文以武汉阳光家园残疾人为例,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探究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来实现对残疾人心理的有效干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和目标
①首先参考和阅读国内外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心理干预研究方面的文献,了解其他文章关于残疾人心理干预的定义、残疾人心理疾病原因,表现和心理干预对策等内容。
②以武汉阳光家园为例,指出当前残疾人心理干预研究现状和当前残疾人心理干预研究的普遍性不足之处。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7年12月--2018年1月,选定题目,收集资料;
(2)2018年2月--4月,阅读资料,拟定框架,形成初步观点;
(3)2018年4月--5月,一定范围的调查,论文写作和修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张璇,周玉婷,张永红. 小组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心理干预中的运用[j]. 法制与社会,2010(09):220-221.
[2]杨竹洁,薛晶晶. 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初探[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06):19-21
[3]俞丽娜. 个案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心理干预中的运用[j]. 法制与社会,2009(0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