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毕业论文

 2020-04-13 11:08:13  

摘 要

信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但近年来网络事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信任危机愈发严重。因此本文以公众的社会心理机制作为切入视角,借助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去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网络信任失范事件“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进行实证分析,梳理信任失范事件演变的规律。本文将信任失范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酝酿萌芽、诱导具现、激化失控三个阶段,公众由于相对剥夺感与认知图示偏差,社会心理状态不断失衡,自动将公权力置于对立面,又因为从众心理和对社会认同的追求,逐渐抛弃主体性思考而跟随群体行动,将一个人的不信任集群为群体的不信任,进一步加剧信任异化。最后偏信意见领袖观点并被群众负面情绪极大感染的公众将信任危机事件推上巅峰,公众和政府陷入两输境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寄希望于完善社会制度支持以及所有公众的共同努力来重塑并健全社会信任结构。

关键词:社会心理机制;社会信任危机;相对剥夺感;从众心理;情绪渲染

Abstract

Trust is the basis of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integrity and government credibilit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social crisis of confiden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taking the public's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s a perspective, this paper uses related social psychology theories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representative network mistrust case “Child Abuse Case in Red Yellow Blue Kindergarten” last year, and to sort out the regular pattern of the evolution of trust anomie. This article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rust anomie into three stages: stages in germination, induction and aggravation. The public's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us was constantly out of balance due to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cognitive pattern deviation, and the public power was automatically placed on the opposite side. Because of herd ment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social identity the public gradually abandoned subjective thinking and followed group action, making one person's mistrustful cluster as the group's distrust and further intensifying the alienation of trust. Finally, the public who believes in views of opinion leaders and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masses pushed the crisis of confidence into the peak, and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are caught in two lost place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count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pport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the public to reshape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trust.

Key words: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social trust crisis; relative deprivation; herd mentality; emotion rendering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1.2.1 理论意义 1

1.1.2.2 实践意义 2

1.2 相关概念界定 2

1.2.1 信任 2

1.2.2 社会信任 2

1.2.3 信任危机 3

1.2.4 网络社会信任危机 3

1.2.5 社会心理机制 3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观点创新 3

1.3.1 国内外文献综述 3

1.3.2 观点创新 4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5

1.4.1 研究思路 5

1.4.2 研究方法 5

1.4.2.1 文献分析法 5

1.4.2.2 个案研究法 5

第二章 个案及理论介绍 5

2.1 个案选取 5

2.2 相关社会心理学理论 6

2.2.1 相对剥夺感 6

2.2.2 认知图式理论 6

2.3.3 从众理论 7

2.3.4 社会认同理论 7

2.3.5 情绪感染理论 7

第三章 网络社会信任危机事件不同阶段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7

3.1 酝酿萌芽阶段 7

3.1.1 公众社会心理失衡 7

3.1.2 公权力刻板印象固化 8

3.2 诱导具现阶段 9

3.2.1 公众从众行为升级 9

3.2.2 公众群体认同内化 9

3.3 激化失控阶段 10

3.3.1 意见领袖引导激化 10

​​​​3.3.2 负面情绪扩散失控 11

第四章 解决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对策建议 12

4.1 缓和公众失衡心态 12

4.2 加强舆论正向引导 12

4.3 重视意见领袖培养 12

4.4 调整信任内部结构 13

4.5 落实社会制度保障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信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作为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它对人类社会生活而言具有不可或缺性。信任渗透于一切社会交往行为之中,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社会组织的粘合剂、社会凝聚力的基础,也是社会系统的动力。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交往模式,地域空间的限制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极大程度的拉近,彼此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从而更加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本身对所处社会建立最基本的必要的信任。

但近年来网络上频繁出现的虚假新闻、“反转”新闻使得网络事件中的社会信任危机愈发严重,网民对于信息真实性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即使是官方发布的正式公告,也会有大量网民表示质疑,其澄清谣言的行为反而甚至会激起更广范围的信任异化现象。在这个信任的产生更依赖于个人情绪而非理性事实求证的世界里,无论是信任还是不信任都变得更加极端化——人们会因为拥有共同的想象中的敌人而无条件信任“盟友”,更会在因为具有相同的愤怒不满的情绪而结为盟友后,强迫性不信任所谓的“共同对立面”,比如不作为的政府、掩盖事实的媒体等等。在这背后正隐藏着政府公信力下降、媒体公信力下降以及专家系统公信力下降等社会信任危机。

如何有效化解网络社会信任危机,构建当今网络社会新型信任机制已成为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发展, 背后都隐藏着社会心理的影响与驱使,毕竟社会心理的载体是人,而人又正是产生这些社会行动的主体。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典型信任失范事件来透析公众社会心理在此事件中的运行机制,从而揭示当今网络上所呈现的社会信任危机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从而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化解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建议。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互联网的崛起时间较短,仅有二十几年,但它却极大程度地引发了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络社会信任危机问题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行为主体失范行为成因,有助于概括网络信任危机的发展脉络,梳理信任失范现象演变的规律,探讨公众社会心理机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对于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信任是社会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但“社会信任危机”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网络领域所呈现的信任危机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本文在探究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对当代网络社会的信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信任

信任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基于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论视角,学者们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心理学家多把信任界定为一种期望,将其视为人格特征和人格现象,而经济学家则把信任看成是一种基于自利动机的理性选择机制,伦理学家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信任行为。而当信任进入社会学领域时,社会学家则将它视为社会交往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纽带。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在《信任》一书中提出,信任是基于人的生存策略的简化复杂性的机制之一,并采用‘二分建构’的方法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前者以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建立的情感关联为基础,后者以社会的规范制度、法律法规的制约为基础。[[1]]

吉登斯利用现代性理论研究信任,他认为伴随现代性的发展,将会经历从“个人化的信任”向对“抽象体系”信任的转变,“所谓的信任就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型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知识)之证券性的信念”。[[2]]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