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新生活研究 ---以武昌区徐家棚街团结社区为例毕业论文
2020-04-13 11:09:26
摘 要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上的迅速转移,还是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不断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更是村民市民化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原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职业选择等都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让他们更好的从农村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中去,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团结社区原居民改造后的生活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原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帮助原居民解决在经济、文化、业余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潜在危机,为其适应新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出谋划策。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新生活;满意度;市民化
Abstract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village is not only a change in the form of physical space and a rapid shift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but also a process in which the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so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system continue to transform into urban society, in addition, it is the process of villagers' citizenization. In this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riginal residents’ lifestyles, behavioral habits, and profession choices will be hammered and affected. It’s worth considering and exploring how to make them better transition from rural life to urban life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a large amount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life of the original residents of the Tuanjie Community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elements of the original residents' life satisfaction ,then help the original residents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otential crises encountere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amateur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and to make plans for them to adapt to a new life and pursue a better life.
Key Words: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village; new life; Satisfaction; citizenization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综述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问题的提出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研究意义 5
1.3.1 理论意义 5
1.3.2实践意义 5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工具 6
2.1 城中村改造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6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城中村与城中村改造 6
2.1.2 村民市民化 6
2.1.3 新生活 7
2.2 理论工具 7
2.2.1 社会融合理论 7
2.2.2 文化堕距理论 8
第3章 研究设计 9
3.1 调查方案 9
3.2 问卷设计 9
3.3 研究方法 10
3.3.1 文献法 10
3.3.2 问卷调查法 10
3.3.3 访谈法 10
3.3.4 SPSS数据分析法 10
第4章 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新生活调查与分析 11
4.1 样本基本情况 11
4.2 原居民新生活满意度分析 13
4.2.1 交通条件 15
4.2.2 婚姻关系 16
4.2.3 基础设施 16
4.2.4 社会地位 17
4.2.5 消费水平 17
4.2.6 社区归属 18
4.3 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新生活满意度的交叉分析 18
4.3.1 受教育程度与新生活满意度 18
4.3.2 年龄与新生活满意度 20
第5章 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生活变化与原因分析 22
5.1 收入来源 22
5.1.1 收入来源的变化 22
5.1.2 原因分析 23
5.2 业余生活 24
5.2.1 业余生活的变化 24
5.2.2 原因分析 26
第6章 促进原居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对策与建议 28
6.1 促进原居民适应新生活的变量分析 28
6.2 讨论与总结 32
6.2.1 通过多种渠道为居民搭建社交平台,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32
6.2.2 提高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增强社会意识 33
6.2.3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精神文明风貌 35
6.2.4 完善城中村改造社区的社会服务体系 36
结语 38
参考文献 39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城中村”这一特殊的社区,这里居住着以“农转居”居民为主的市民主体和以外来农民工及其家属等为主的外来人员主体,他们共同创建了“似农非农”、“似城非城”的混合型社区[[1]]。近年来,各大城市纷纷掀起了城中村改造的热潮。城中村改造这一大型民生工程虽然在物质上为广大居民带来了物质上的暂时富足,但其在居民就业、社区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基于此,笔者开展了以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团结社区为个案的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现生活的调查,旨在了解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对新生活的满意度,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层面分析原居民新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且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居民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原居民解决城中村改造后在经济、文化、业余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潜在危机,为居民适应新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出谋划策,同时也为政府在制定城中村改造的相关制度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1.1.2问题的提出
有学者认为,城中村改造解决了居民的经济难题,但其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认同使其在适应新生活时面临巨大的阻力 [[2]]。卓彩琴认为城中村改造后原居民很容易产生角色冲突,他们一时很难接受自己由“村民”变“市民”,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制度文化等客观原因,也包括居民自己本身所存在的主观原因,有效解决这一冲突需要居民自己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与之和谐相处,同时也需要社区乃至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升其综合竞争力,让社区居民能增强社区归属感[[3]]。
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市民认为城中村改造为他们带来了福祉,交通条件的改善、安全和消防隐患的解决、生活环境的提升等都让他们感受到了幸福的脚步声。而改造以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中村”村民的文化素质通常较低,也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愿望,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学习不太关注,但在改造后他们不得不通过劳动来获取经济收入,为此他们意识到了知识文化水平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对国家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国外没有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研究,但我国学者根据城中村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一些城中村的较低生活水平等情况,认为其类似于国外学者关于都市村庄、 贫民窟以及城市边缘区等的研究。虽然国外上述领域的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城中村的实际无疑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为我国城中村改造研究提供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国外类似的“城中村”现象
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Johnston认为生活在都市村庄的居民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以及其他种族特征。都市村庄一般位于转型地带或者内城,是移民聚集地[[4]]。
1936年,德国早期学者赫伯特·路易斯提出了“城市过渡地带”这一概念,他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靠近市区的边缘区域会不断被占据,逐渐发展成为市区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经过推演于1942年他提出了“城市边缘区”这一说法,他认为其指的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转换的过渡地带。普内尔干对“城市边缘区”的定义比较全面,他认为“城市边缘区”位于中心城区与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城市居民和城市用地的纯农业区域之间,这里人口密度高于周围的农村区域,但又低于城市区域,这里兼具了城市和农村的特征,是有关土地、人口等方面的过渡地带。
英国地理学家Susna Myahew认为贫民窟是穷人们居住的地方,其最大特征为混居和拥挤,社区特征均表现为和相邻小区隔离 [[5]]。
2. 人口迁移的相关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口迁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理论,他认为城中村村民进入城市并接受市民化不仅会考虑经济条件的改善情况,还要考虑子女教育情况、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6]]。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传统的农业发展向现代化非农产业发展转移,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二元经济将逐步向一元经济转化,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工资和生活水平差异将逐步缩小或消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必然带来的是农民的市民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