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路径;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文献综述
2020-04-17 16:52:26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犯罪行为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革和惩罚制度措施,并积极地建立预防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相关制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充满社会矛盾地社会转型时期,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相比,青少年犯的总人数占所有刑事作案人员的比例和以前相比明显增加,犯罪率出现了十分惊人的涨幅。
青少年群体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从一个温暖而阳光的群体,发展成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群体,这个转型过程也许充满争议,但实际上,这种转变十分符合当下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特征:他们已经具有了破坏社会秩序的能力,但还没有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青少年问题往往也是这个社会上发生问题的缩影。
我们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第一批脱离传统社会控制机制的人群。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每年新增少年犯的人数高达15万。
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青少年触法现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研究意义 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到现在为止,它在学科实践以及制度建设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道路,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虽然青少年群体从生理方面来看并不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过渡时期,刚好处于这个全球化和逆向全球化交错的时代,他们也就这样成为了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直接承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