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流动青少年抗逆力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2 19:12:29  

1.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探索影响高风险流动青少年抗逆力水平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家庭迁移成为人口流动新的趋势,大批适龄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广泛关注。多数研究者均认为 ,流动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和城市适应上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 ,与城市青少年相比 ,流动青少年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较低的自尊水平和更多消极的人格品质。流动青少年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但是大多数流动青少年并未筛选出心理健康问题,这也成为抗逆力研究的核心命题:缘何一些人被严重压力/逆境压垮,然而大多数人却似未受到高危生存环境的损伤性影响。为此,我们将探究在面临同样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些流动青少年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而另一些却没有。

其次,系统了解高风险流动青少年抗逆力的表现,进而总结他们的心理社会特征。根据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状况来确定是否处于高风险环境,以此来确定他们是否为高风险流动青少年。根据样本对高风险流动青少年的表现进行测量来确定他们的抗逆力水平,以了解高风险流动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特征。

最后,对高风险流动青少年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的社会工作介入的探索性研究,从而提出发展高风险流动青少年抗逆力以及预防其越轨行为的干预机制,以供相关政策和社工实务参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尽管近些年来关于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表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但从总体上来说,促进流动青少年抗逆力的干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通过研究高风险流动青少年抗逆力的影响因素,对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介入和干预,对以往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研究有一定理论补充意义。

其次,已有研究大多数基于“问题取向”,将视角聚焦于流动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不良、歧视知觉较高和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等消极方面,并且容易对研究对象带来消极的标签影响,导致人们将流动青少年与行为偏差、心理障碍、失范、弱势,甚至高危、犯罪这些负面标签相联系。本文对抗逆力的研究,以积极的优势视角弥补先前研究过程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方法论偏差。

最后,当前对流动青少年的研究主要以东部地区为主,而中西部地区需要更为深入与广泛的研究,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城市,逐渐成为流动人口流动的新区域,本研究将以武汉作为调查地点,了解武汉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其抗逆力水平,拓展了流动青少年在不同地域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