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协商自治:村庄治理的一种可能路径毕业论文

 2021-03-08 23:28:52  

摘 要

当前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遭遇了很多的阻力和抵抗,由此导致村庄善治与推进民主化的双重目标实现受阻,协商民主成为替代选举民主的可能方向。但由于存在制度困境、政治主体心理发育水平困境等原因,协商民主在实践中存在限度。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法,从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实践困境以及村庄协商式治理实践限度出发,论证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必要性;从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理论可能和现实资源出发,论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生的理论可能和现实可能,由此提出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结合——协商自治是农村民主制度可能和可取的发展方向。协商自治模式能够恢复村庄的政治秩序并且能够推进村庄的民主发展,最终实现村庄善治和民主化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协商自治 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villagers' autonomy system has encountered resistance, resistance and distortions in practice, so that it can fail to realize the dual function of village good governance and promote democratization. Consultation democracy becomes 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alternative election democracy. However,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institutional dilemma,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limits in the existen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practice. This paperuses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villager autonomy system and the practice of village consultation and consultation, then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consultation autonomy in villages. From the theory and the realistic resources of village autonom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opose a combin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democracy - deliberative self-governance is the possible and desirabl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democracy. The deliberative self-governance model can restore the political order of the village and can promote the democratic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dual goal of good governance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village.

Key words:deliberative self-governance;deliberative democracy;electoral democracy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困境的原因分析 1

1.2.2乡村治理模式的两大传统逻辑 2

1.2.3协商民主与农村治理 3

1.3研究意义 4

1.3.1理论意义 4

1.3.2现实价值 4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6

1.5研究概况 6

第2章概念界定 8

2.1协商民主 8

2.2村民自治 8

2.3协商自治 9

第3章失效与空设: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必要性 10

3.1失效:村民自治制度存在实践困境 10

3.2空设:村庄协商式治理实践限度 11

第4章共生与重构: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理论与现实可能性 13

4.1共生: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理论可能 13

4.2重构: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现实资源 14

第5章秩序与民主:村庄实行协商自治的价值 18

5.1协商自治能够恢复村庄的政治秩序 18

5.2协商自治能够推进村庄的民主发展 18

第6章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附录 24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社会制度的破产,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权威成为了重建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村庄的治理和民主化目标。但在其20多年的实践中,村庄善治和民主化的目标已经成为虚幻,农村治理过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遇到困难的原因,学者试图从多个角度回答,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多个模式、机制来探索村庄的善治。在西方民主普及的过程中,学者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民主理论,并结合中国农村的现实,讨论了农村发展民主的可能性。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成熟,十八大报告将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写进报告,协商民主被认为是发展农村民主的理想方向。但是,源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简单地将其转移到农村的治理过程,能否符合中国农村的现实政治状况?协商民主的实施是否可以实现当前村庄自治困境的缓解?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之间的关系是超越和被超越的关系,两者是否可以共生,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和民主化的双重目标?本研究以村民自治与协商民主为基础,探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存谈判的理论可能性。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协商民主的结合,由此提出村庄治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协商自治,希望在这个模式的指导下来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和民主化的双重目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困境的原因分析

寻求村庄走出治理困境的机制必须厘清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遭遇扭曲、抵抗、发生功能失效的原因。目前学界对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困境的原因探讨大致有以下4种视角:

(1)制度视角。学者大多从国家-社会关系分析范式出发,认为村民自治制度自身存在缺陷,难以与原有的国家制度接轨。王莺(2016)认为村民自治制度进入村庄属于一种自上而下式的进入,是经由国家安排而非“诱致性”的进入,制度自身存在短板,因此在融合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出现[1][1];马华(2015)认为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困境[2][2];蒋达勇、王金红(2012)认为村民自治难以普遍推行的原因是,村民自治注重的是构建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制度,但是却忽视了现代国家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所需的基础的制度建构[3][3];卢福营(2012)认为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制度出现了偏离[4][4]。

(2)经济视角。相关学者认为这一问题的出现根本是由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构问题。梁娜(2012)认为目前我国的村民自治中“村财乡管”的利益分离的财政分离格局对于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造成较大阻碍[5][5];袁方成,李增元(2011)认为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结构出现了一个本质上的转换,使得村庄在治理的过程中遭遇了较大的冲击,其发展也越来越超出了村庄自治制度的框架[6][6];方丽华,卢福营 (2012)说到在“去集体化”形势下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村庄的集体经济式微,无法为村民自治制度在村庄的开展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对村庄的治理效果造成了较大的限制[7][7]。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