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论我国工匠性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障碍

 2023-07-05 10:04:44  

论文总字数:11040字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制造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现代意义上的工匠性人才。传统工匠具有爱岗敬业、专业执着等基本精神气质,但是他们与当代高端制造工作的要求尚有距离,当代工匠性人才应是对传统工匠的扬弃与超越。当代工匠性人才应有这样的基本规定: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的“执业”精神;浓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我国工匠性人才培养有着显著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小农文化的影响;传统主流文化重文轻技;“官本位”思想文化的影响等。培养工匠性人才的要务在于破除“学而优则仕”价值观,营造职业平等的文化氛围等。

关键词:工匠性人才;传统文化障碍;人才培养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Barriers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hina

Tang Dong-qing

(School of Marxism,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 to be transformated and upgraded urgently from a "manufacturing power" country to a "manufacturing power" countr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ream of making a strong country" depends on the craftsmen who possess modern sense. Traditional craftsmen have basic spiritual temperament which includes dedication, professional insistence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is still some distance between their competance and the standard of the contemporary high-end manufacturing work. Contemporary artisan talents should live up to sublate and transcend than traditional artisan talents. Contemporary artisan talents should obey such basic rules: excellence, the "Practicing" spirit of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strong feelings of the country; profound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Training artisan talents in China has a remarkable cultural barriers, which mainly reflects in smallholder culture, traditional mainstream culture valuing literature while ignor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official standard" culture. Training craftsmen talents is to get rid of "official" values and to create a kind of equal cultural atmosphere.

Key Words: Craftsman ta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barriers; talent cultivation.

我国经济发展现步入新常态,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从现实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人的问题,即制造业工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只有培养大量适合时代需求的工匠性人才才可以逐渐纠正“中国制造”劳动力强悍、高端制造实力薄弱的不足。培育工匠性人才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需要。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工匠性人才的培养有着很多障碍性因素,其中,文化因素是阻碍工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将从传统文化角度探讨新时期工匠性人才培养的障碍问题,以期为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提供实践指导。

一、工匠性人才于当代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工”与“匠”是分开看的。在《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匠”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与“匠”逐渐合为一体,即为人们常说的“工匠”,指的是具有技术特长的手工劳动者,如木匠、铁器匠。当代社会,随着科技创新与制造实践活动日益增多,科学知识在技术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已越来越成为技术创造者的立业根本。因此,当代工匠性人才应有其时代内涵,应是对原有工匠的扬弃与超越。亦即当代工匠性人才不仅应具有传统工匠应该具有的传统基本精神气质、优良品质,而且应拥有当代社会对于工匠性人才的基本规定。据此,笔者在展开论文论述之前将首先对当代工匠性人才的基本内涵作出阐释,明白其内涵对培养当代工匠性人才以及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梦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开展本论文写作之前,笔者曾于2015年底寒假在淮安市区、沭阳县城等地对传统意义上的工匠进行实证性调研,在调研中我发现了传统工匠所具有的基本精神气质,也了解了他们身上所沉淀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性因素。

(一)传统工匠的基本精神气质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调研,结合对淮安市、沭阳县部分传统工匠的实证调研,笔者发现传统工匠普遍具有以下基本精神气质。

1.爱岗敬业

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在运作,每个传统工匠就是一颗螺丝钉,虽然很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爱岗敬业精神就像自发的润滑剂一样,支持着传统工匠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封建王朝制造国家有用之器,为平民老百姓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传统工匠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奉献,创造社会价值,与之相伴的是在创造活动中形成了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强而有力”成为这种品质的真实写照。李冰所主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为所世人惊叹、赞许。都江堰工程造福于民、造福于国的背后,除了有李冰高超的技术、劳动人民的支持,还有他以及千万劳动人民爱岗敬业的影子。

2.专业执着

专业执着意味着不断增加对产品生产的热情和熟练程度,蕴含着对工艺创新不断求索的精神,是一种近乎为“偏执”、“固执”的人格状态。在传统社会,部分工匠不依附于任何权威势力,坚守自身信念,只为手工技艺、技术而活,不唯上不唯书只唯术,他们专注于手工技艺、执着于产品创造。他们那专业的手艺值得我们去传承,执着的心态需要我们去发扬。在现代社会,有许多专业性人才依金钱、权势、地位等因素而择业,亦或“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更换门庭,缺乏起码的专业执着精神。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愿意做好细枝末节的小事,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去坚守与追求,缺乏专业的手艺与执着的心态,这或许是所谓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严谨细致

传统工匠制造物器“主要是凭借其技艺,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近乎挑剔的审美标准,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的至善至美,通过大繁若简的制作手法赋予每一件产品生命。”[1]传统工匠要达到这种境界不仅要依靠娴熟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经验,还需要一种严谨细致的制造精神。例如东汉发明家张衡,地动仪是中国东汉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有八个口,代表着八个方向,每个方向上都有口含珠子的龙头,每个龙头下面都会有一只蟾蜍。如果有一方向发生地震,那么这个方向龙头所含的珠子就会落入蟾蜍口中,测出地震发生的方向。试想,在制造地动仪的过程中,如果张衡没有严谨细致的精益求精精神,从物理技术角度看,八个方向的珠子不会精准地落入蟾蜍的口中,更不会测出地震发生的方向。严谨细致的制造过程就是传统工匠与自己博弈、不断超越传统技艺的过程,是一种不达至美至善绝不罢休的追求过程。当然,东汉张衡仅仅是严谨细致传统工匠中的一个人,在传统社会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如故宫、园林的制造者,他们那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精神气质将随着蕴有工匠智慧的物质文化遗产永远被人铭记。

(二)当代工匠性人才的基本规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匠的基本精神气质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工匠性人才的需求,当代工匠应当实现对传统工匠的超越,即在其规定性上应有其特殊的内涵。根据我国当下制造业的实际以及调研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当代工匠性人才应符合如下基本规定。

1.承袭有传统工匠的优良品质

结合前文论述不难知道,中国传统工匠有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值得当代工匠性人才去学习、发扬光大。

(1)精益求精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是制造大国,但必须承认中国并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在当今国际上,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学习先进的外来管理文化制度,拥有和国外几乎完全相同的生产线,几乎完全相同的原料和管理制度,但是我们企业的技术工艺、产品质量、民族品牌却往往无法与国外相比。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慢工细活出真品”,而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企业的部分人员只想“赚快钱”,只顾赚钱而不顾产品质量,使一批企业和企业家在竞争中败北而归。因此,按照现代工匠性人才的本质规定,只有真正意义上工匠性的企业家能坚持理想,不断改善工艺,追求精益求精。德国人一直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而著称,有这样一个小事例:“所有德国人农场生产出来的鸡蛋都有‘身份证’,一串长长的号码告诉消费者它的产地、蛋鸡是圈养还是放养、鸡场及鸡圈的位置以及鸡产下这枚蛋的日期。”[2]而在中国,一只鸡的产地、经手厂家往往模糊不清,更不要提鸡蛋的是由哪只母鸡产的了。这就是我们国家与德国的差距。不严谨不细致、不精益求精导致我国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很多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产品,最终害人害己。

(2)知行合一

“工匠操持技术、制作器物和传授技艺的过程是“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从隐性转化为显性的实践过程。”[3] 工匠实践活动是隐形与显性活动相结合的活动,隐性活动指的是在无形之中对知识的学习,即为“知”;显性活动指的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即为“行”。据考证,在工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要尽可能学习师傅的技艺,掌握工具的使用,还要对师傅所授的技艺“心得”不断加以体会、领会与揣摩,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另外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工匠人才需要根据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的经验制造器物,而且更需要大胆地运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去改造、创造和创新器物,勇于打破原来的桎梏与藩篱。可以说,“知”与“行”的结合程度是影响工匠技艺造诣高低的最直接因素,也只有在技艺操持过程中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工匠的技艺水平。

2.浓厚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指的是工匠性人才所具有的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高度认同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且具有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自身力量的一种情怀。在传统社会里,工匠分为民匠和官匠。民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没有所谓的家国情怀,制造手工物品更多是为了谋生;官匠的地位要比民匠高,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为国家、人民制造出更多精美的手工制品甚至是机器,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究其原因是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为统治阶级提供更好的服务,致力他们满意、令他们舒服的层面。官匠因统治阶级而存在,他们依附于统治阶级,他们更期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同,进而获取相应利益。所以,在漫长的传统社会无论是民间工匠还是官匠,他们身上往往缺少家国情怀。在对沭阳县50位技术工匠人才的问卷调查中发现,80%的人表示他们选择职业只是为了谋生而不是因为爱国,可见传统工匠狭隘的“执业”观对现代工匠的影响是何等之深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家国情怀”应是工匠性人才最应该具备的感情基础。工匠性人才不应该只把自己的职业当作是谋生饭碗,相反地应把自己、自己的职业当作是一粒分子、一颗细胞,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除了为自己更是为了国家机体的强壮。

3.深厚的科学素养

在我国传统社会,工匠技术工艺的传承主要以“口口相传”、“身心相授”、“传内不穿外”等方式,而产品创造依靠的是经验的积累和渐进式改良,在总体上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即是应证了传统工匠的修行靠的是徒弟的悟性,缺乏科学理论上的探讨。培根曾认为,工匠传统一旦缺乏理性上的探讨,就会变得原始。[4]的确,如果技术失去了和理论、科学的结合就会变为原始、毫无进步的可能。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基础上的系统。我国传统社会技术发明、创造往往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无法预测、无知识系统、缺乏理论指导。虽有四大发明、张衡地动仪、祖冲之圆周率、贾思勰《齐民要术》等,这些发明创造或许能够与科学搭上边,但其由于没有实现经验和理性的真正结合,最终没能结出有世界性影响的果实。因此现代工匠性人才需要科学的滋养,只有“经验和理性职能的真正合法的婚配”[5],才能实现对原有工匠的超越,才能真正培养出我国工匠性人才。

二、我国工匠性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障碍

国家经济的发展要靠企业转型升级,而企业转型升级的要务在于培养工匠性人才。但在培养工匠性人才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传统文化障碍。现就我国工匠性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障碍提出几点想法。

(一)小农文化的影响

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农业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农耕文化深入人心,民以食为天,各家各户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为了交“粮税”,他们十分看重田地、重视粮食生产,以致于各朝各代的政府、老百姓漠视甚至极尽可能地打压工商手工业的发展。长期的心理积淀促使一种文化的产生——小农文化。小农文化指的是农民为了解决个人温饱问题,长期在一块田地上自己耕种、自己播种,没有协作、没有交换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文化观念。在心理层面上表现为保守、求稳、盲目,从而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地排斥变革,缺乏开拓创新、主动进取精神;在思维方式上,小农经济的规模狭小导致人们的活动范围狭窄和认识水平低下,从而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方式的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在行为模式上他们表现为顺从、唯唯诺诺、安于现状,从而导致了整个传统社会的农民服从统治阶级的命令、要求,不敢锐意创新。

传统工匠特别是名匠长期与农业、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受小农文化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之所以一直延续到今天是因为文化的固有惯性,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改革中的推陈出新,事实上并不能避免拖住文化的旧东西、旧习惯,这些是客观的限制,只有认识限制才能得到自由。”[6]因此,现代以工匠为职业的人在许多人身上或多或少尚有小农文化的影子。他们保守、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1. “重文轻技”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现阶段,很多人愿意待在办公室搞理论研究而不愿意去工地、工厂、实验室、现实生活中亲身实践。接下来笔者将从东西方哲学发生的角度尝试论述此现象的致因。在古代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使奴隶主有闲暇、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世界万事万物的始基。相应地悬思成为贵人行为,进行理论研究是贵人应该做的,劳动是下等人才应该做的。“希腊哲学的方式最为思辨,充满诡辩、推理和证明等说理方式。中国哲学较多地采用警句箴言、引证比喻,这些表达方式在于说理与说教之间。”[7] 古希腊哲学的发生是从奴隶主“思辨”行为开始的。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都出身于奴隶主家庭,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说理。中国哲学的产生大概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儒学孔子、道学老子还是墨学墨子,几乎每一位提出自己“学问”的学者,都会成为座上之宾。可见,无论在东西方,重文轻技的文化传统都存在。尽管朝代更替,这样的传统观念一直未变。善辩、善思、提出理论者都会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一跃飞升。然而,能工巧匠却未能有此殊荣,工匠的地位往往十分卑微,处于社会最底层。工匠的发明创造也常常被人称之为“奇技淫巧”。工匠大师鲁班,东汉发明家张衡,修建故宫、园林的工匠性群体等等,他们有着超乎于寻常人的高超技艺,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现今我国的教育方法始终难以走出填鸭式教育模式,评价方式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和熟练度为标准,毫不在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对淮安淮州中学高二学生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问:“你想到成为一名技术工吗?你想成为工匠性人才吗?”将近90%的学生回答,只想考上大学,坐办公室,不想成为操作、工匠性人才。另外,很多家长宁愿学生做知识学习中的一棵草,也不愿意成为手动操作中的一棵树。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工匠性人才无法得到与他们自身所创造价值相应的尊重与回报。“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已经使我国工匠性人才的培养比其他国家差了一大截,改革势在必行。

(三)“官本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原始社会禅让制、夏商周世卿世禄制、秦朝军功授爵制、汉朝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到隋唐科举制一直在改变,虽然其选官标准、侧重点不同,如禅让制、察举征辟制看重的是良好的德行,世卿世禄制、九品中正制看重的是家世,而科举制则是以考试者知识含量、文采为重点,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所有选官制度鲜有涉及手工技艺,这一点大大打击传统工匠继续奋发进取的积极性(特别是名匠),影响了优秀青年的努力方向,尤其是隋唐科举制施行之后。隋唐科举制刚刚创立时,打破了阶级限制,具有划时代意义。而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后,科举制逐渐异化,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为走入仕途而读书,他们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集中在“四书五经”上,沉浸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梦之中。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过问、传承传统的工匠手工技艺,正所谓“真是八股之害,譬如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效。”[8]在这些选官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家渐渐认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观念。以致于,到了今时今日,这种观念仍然在人们的内心根深蒂固。手工劳动是不体面的,职业教育只是差生读的等等,这些思想观念之于工匠性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三、打破传统文化障碍,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工匠性人才

培养工匠性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文化因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前文我们分析了工匠性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障碍,下面针对前文所做出的分析,就“如何打破传统文化障碍、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工匠性人才”之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破除“学而优则仕”价值观,营造职业平等的文化氛围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固有思想文化观念对我们现代学生的人生价值、职业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在择业时,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成为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首要目标,如果大学生能够进入国家体制内,不仅他们自身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家人也会以此为豪。相反,在他们自身、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看来,几乎难以称得上就业,甚至是一种人生的失败。 固有传统文化观念之于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一直在我国社会文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执业”观念毁掉了很多有潜力、有前途的工匠性人才。所以必须从精神层面着手解决问题,打破传统的固有文化观念模式,改变人们对工匠性人才的看法,提高工匠性人才的职业威望。而要想提高工匠性人才的职业威望,就必须转变职业等级观念,改革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传递职业平等的思想,营造社会平等的氛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在有声无声地为社会奉献自我、牺牲自我,他们不应该因为职业的不同而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美国,一个装修工人和一个公务员没什么两样,同样受到社会上人们的尊敬。在德国,一个杰出的工匠人才和科学家享有同样的地位。但是在中国,装修工人的社会地位远远不及公务员、理论工作者。职业等级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既有历史文化原因,更有当今体制原因。职业等级观念的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从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打破的只是下岗工人的铁饭碗,公务员事业编制的铁饭碗没有被打破。我们必须不断深入改革我国的体制机制,让所有职业站在观念的同一起跑线上,那些在生产一线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社会财富的工匠人才的身影才会渐渐浮现在社会的眼前,这时工匠性人才的职业威望才会不断提高,才能营造出职业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弘扬科学文化精神,培养“科学立业”的职业追求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重视科技创造创新是我国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弘扬科学文化精神是崇尚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现在我们国家工匠性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大力弘扬科学文化精神——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9],提高工匠性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普及科学文化常识,增强其理性判断能力。从一定层面看,让工匠性人才理解其操作的本质、原理,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操作。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工匠一般依靠的是手工技艺和技术,重复简单亦或复杂的手工操作,是经验性的,没有与科学相结合,缺乏科学的认知功能。“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10]的确,如果传统技艺、手工技术没有和科学相结合,就会变为类似机器在运作,没有精神、没有内涵,只剩下简单重复的劳动,对人的发展无价值意义。另外从现有实际看,当今的高端制造客观上要求制造主体具备科学素养、拥有科学文化精神气质,否则完成高难度的制造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从实践调研情况看,我国社会大部分工匠人员不愿进一步提升自己,只想以自己的技术吃老本,把手工技艺当作自己的立业根本。随着时间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技艺必然会被时代的浪花所淘汰,工业化、信息化的潮流将其渐渐湮没。以简单手工技艺、技术为立业根本乃是不明智之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才是人才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所以,适应当代发展的工匠性人才必须以科学思想来武装大脑,用手工技艺、技术来装备劳动。这就要求我们政府、企业在培养适应当代工匠性人才的过程中,开设专题讲座、定期考核、宣传科学来培养其“科学立业”的职业追求。

(三)培养杰出典范,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一般而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工匠队伍中缺乏引领他们旗帜与标杆的评价形成机制(如类似于十大杰出工匠的评选),这使得广大工匠队伍缺少向前看的目标。这间接地体现了我国缺少对工匠性人才的重视、表扬与奖励。为了更好地培养、发展工匠性人才,很有必要在广大工匠性职业者的内心树立旗帜、确立标杆。首先,我们要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宣传各种大师、名匠的创业精神,为他们提高社会地位与声望作出种种努力;其次,培养广大青年对于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的热爱,用大师名匠的精神去引领他们的价值追求,为他们设立各级各类工匠性荣誉奖章,激发他们从事高端制造的激情与行为;另外,我们还应对传统的技艺、技术实施专门的保护,政府成立专门的部门去组织专业的技术工、工匠性人才定期开展交流会活动—交流技术经验、技术传承方法。请“大师”、“民匠”、“巧匠”讲述自身经验、著书立说,以发扬工匠精神和具体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历史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04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