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马克思阶级理论与我国新阶层的属性分析

 2023-07-06 08:58:03  

论文总字数:9535字

摘 要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揭示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压迫性和对抗性问题。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实质就是为了批判、否定资产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差别,预言和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我国新阶层的属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在社会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我国的新阶层产生了。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可以看出,新社会阶层是当代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民群众就是指一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和政府应该充分尊重其权益,同时积极引导,以更有利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阶级理论;新社会阶层;社会属性

Marx"s Class Theory and Analysis of China"s New Class Attribute

Xie Danling

( Marx School of Marxism,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223300)

Abstract: The central task of Marx"s class theory is to reveal the oppression and antagonism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The essence of Marx"s class theory: in order to criticize and deny bourgeois society, through class struggle to eliminate class differences, predict and realize the full freedom of mankind. The Marx doctrine class theory is the basic method of the attribute analysis of the new stratum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our country"s new social stratum. In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can see that the new social class is part of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refers to all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cause builders.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spect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actively guide, so a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Key words: class theory;new social stratum;Social attribute

新社会阶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社会经济中作用的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方面对新社会阶层的属性进行分析,政府部门积极分析新社会阶层对自己所属管理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阶级理论对我国新阶层的属性进行分析。

  1. 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其发展

马克思阶级理论是分析我国新社会阶层属性的基本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来,马克思阶级理论与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一起,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斗争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恩格斯说:“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1]经济关系也是阶级划分的首要标准。同时马克思阶级理论也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最终马克思阶级理论从经济秩序划分走向了政治秩序安排。马克思主义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来解释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经济上的划分,还更多地体现为通过阶级划分来激发阶级意识、阶级自觉。经济是基础,阶级意识是条件。

列宁根据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同的经济地位,进一步揭示了阶级的本质,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阶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不但表明了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且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另外,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过程,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还指出了阶级存在的物质基础,阶级存在是生产关系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和消灭,是由人类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的。在经济上划分出来的阶级,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意义上的阶级,因为同一阶级的成员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眼光相同,想法和追求差不多。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就是建立在经济关系之上,经济关系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经济关系是阶级存在的客观基础。马克思在分析阶级时,认为一个阶级要成为一个统一体,还应该具有某种心理上的一致性,也就是阶级意识。对此列宁说的很清楚“无产阶级变成阶级,不仅是由于他们的团结日益加强,也是由于他们的觉悟日益提高”。[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因为有阶级利益的冲突,所以革命的阶级意识就产生了,阶级意识是包含在最进步的生产力代表的那种阶级集团中的。

马克思主义还阐述了阶级的存在同生产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并且发现,私有财产是因为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分工和交换才出现的。阶级随着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消灭而消灭。认为私有财产的产生是因为劳动和人类的发展进程,同时找到了从劳动发展史中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的方法论途经。阶级斗争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是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所做出的一种理论性的合理解释。阶级的解放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指出,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就是无产阶级和它所领导的劳动群众为反对资本主义的所做的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确立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理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理论根据。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和杠杆阶级斗争,促进了无产阶级及人类的解放。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这二十多年中,围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问题,一方面不断地总结、概括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一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把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阐明了这一科学的理论,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

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差别,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才能真正成为自由自在的社会实践者。把消除阶级之间的不公正现象、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的目标取向。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是社会发展的终级目标。阶级解放的主体只能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义无反顾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之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是不可能调解的,一旦无产阶级斗争超出资产阶级允许的范围,无产阶级就要遭到无情的镇压,就要被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驱逐出去。因此,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只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阶级解放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得到实现。

马克思阶级理论是科学的历史唯物论,虽然遭到了一些西方学者的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消亡了,阶级关系解除了。我们应当联系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运用马克思阶级理论介入社会现实生活,对社会新阶层进行分析。

二、分析新社会阶层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阶级理论不仅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阶级社会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研究新社会阶层现象的重要方法。

只要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及其相关的这些社会现象,我们就需要马克思阶级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是立足于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因此是不会过时的,对我们做任何事,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学习和发扬,同时他绝不会丧失其科学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外国侵略,中国人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国家危难之际,毛泽东运用马克思阶级理论准确地分析了革命时期的阶级关系,提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理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获得中国的解放,给中国的亿万大众带来了新生。

在建国初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发展举步维艰,毛泽东又正确的把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进行了区分,使人们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认识和解决中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时最要紧的事。邓小平运用马克思阶级理论,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时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在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中国的国情,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必须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依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对新社会阶层给予了肯定。历史和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在当代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分析新社会阶层时,应该适当的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和思想。

三、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属性分析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这一概念,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最早提出来的,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4] 党的十六大正式将新社会阶层确认为我国新阶层,将他们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中产生,拥有大量的财富,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我国的新社会阶层是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涉足面特别广包括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它们的规模和作用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扩大。他们大多数人拥有大量生产资料或巨额资本,虽然人数极少,但在社会上影响极大。

现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那个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关系,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不复存在啦,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资本主义一般属性的私营经济又发展壮大起来。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新社会阶层?

第一我国的新阶层,是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为适应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产生出来的。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出现,引起了我国社会矛盾的调整与变化,但不会引起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因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5]因此,它虽然有资本主义的一般属性,但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

同时,由于生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我国当代的新阶层又有别于一般的资产阶级而具有自己的特性。主要有:没有以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的阶级意识。他们既是资本所有者、剥削者,又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既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又有报效祖国和社会的愿望;既有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又能接受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们发展私营经济的根本目的,除有个人发财致富之外,同时也是为了报效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且“现在的私营企业主,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带头致富的号召下壮大起来的,许多人本身就是劳动者”。[6]因此,新阶层不是资本主义。

第二讨论新阶层的阶级属性问题,目的在于从理论上掌握私营经济的性质,以便有利于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好地团结、帮助和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不是要从他们中重新划分一次阶级,更不是要否定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只要一提到新阶层的阶级属性就莫名的紧张,这实际上就是还没有完全摆脱“左”的思想束缚的反应。实际上,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种经济关系或者一个群体,是否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称谓,而在于它是否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和谐健康生活,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天我们发展私营经济,肯定新社会阶层是因为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阶层是从劳动阶级中分化出来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社会结构调整的反映。它的形成,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其性质毫无疑问地属于人民的范畴,是我国人民的组成部分。肯定改革,就不能否定这个阶级。现在,许多私营企业主不愿称自己为私营企业主,而愿称民营企业家,有些人更是担心自己“革命一辈子,最后落个资产阶级的下场”,不少私营企业千方百计地争戴“红帽子”。以上的种种现象,虽然具体原因不一样,但共同之处则是害怕被划到资产阶级。其实,他们的顾虑是多余的,社会资产阶级与老的资产阶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新生的不是社会资产阶级,而是一个一般的资产阶级,那么,如同邓小平所说的:“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7]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都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中坚力量,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新兴的社会阶层,通过诚实劳动、工作和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团结在一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三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论从其资源占有还是职业构成资源,都不同于西方的中产阶级。新社会阶层中的大部分成员依靠自身聪明才智,通过合法经营或者辛勤的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各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拥有大量生产资料或巨额资本,虽然人数极少,但在社会上影响极大。如果就这么简单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那么他们必然被定位为我国新时期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样的定论,对他们来说就太不公平了,而且还会伤害和打击他们努力工作、贡献社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理论,对新社会阶层的来源、资源的占有状况和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等方面都进行客观的分析。从他的来源构成来看,新社会阶层中的许多人是从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身份中演变而来的,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为党在新时期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而是由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一般地说,这个阶层的绝大部分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是附属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为其服务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做出正确判断,是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基础。从其中分化出来的新社会阶层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从其对资源占有来看,新社会阶层成员都是有产者,并且大多是中等收入人群,属于我国的中产阶级,因此他们的健康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有的拥有数以亿计的资产,创造了各项专利,是高收入者。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们中许多都是白手起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步扩大经济规模,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取得了成功,中间也有数不尽的辛酸和巨大的困难挑战。所以,他们既是资产资本的拥有者,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活动;既是资本的贵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从其对社会的贡献来看,他们组合社会资源,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社会就业难题,每年吸收特别多的新增就业人员,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不仅使人民群众日益増长的物质财富需求得到满足,更为我国其他各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运用自己手上掌握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形成了市场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态势和环境,从而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独大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替代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人员用自己的智慧和诚实劳动,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新社会阶层的不断壮大,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社会阶层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是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经济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上,我们应该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主动把他们团结、凝聚在我们党的周围,增强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以提高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且社会结构稳定与中高收人人群所占比重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我国处于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中国收入人群较少,有两极分化的趋势。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改变我国的现状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富者阶层和中间阶层不断扩大,同时也要鼓励中间收入者向富者转化,鼓励富者更富,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两极分化,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作为执政党,必须不断地扩宽与新社会阶层的联系渠道,加强党对新阶层的领导和影响力,及时地将新社会阶层收到自己的政治统治中来,使其成为党的合法性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新社会阶层纳入到党的群众队伍中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将自身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将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民族利益结合起来。从思想上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行动上支持、参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最后我们也应看到,新社会阶层具有多面性。中国新社会阶层目前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独立阶级意识、阶层意识,没有代表该阶层的全面性独立的言论及思想观点,缺乏特定思想的代表者或发言人,思想观念多元化,但绝大多数成员是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社会阶层大多数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新社会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时,还必须看到,新社会阶层作为富起来的人,拥有较多的资本,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有一小部分新社会阶层成员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沉溺于物质享受,吃喝嫖赌的腐朽生活之中,成为肆意的炫富者,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风气有不良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新社会阶层人士内部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企业主克扣员工工资,延长上班时间,还有一些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违法,危害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挥各阶层人民的重要作用,也包括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者对新兴社会阶层的分析与重视,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对新社会阶层,党和政府应该在充分尊重其权益的同时,积极引导,使他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低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便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整体推进。从和谐的角度出发处理各阶层间的关系,有利于巩固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增进各阶级阶层间的团结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53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