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基于教师的视角

 2023-12-28 09:30:20  

论文总字数:9752字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起走向社会必备的思想道德素养。但也要看到,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正有所弱化。主要从教师视角探求其吸引力弱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弱化原因;对策

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weakening attraction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Pan Ji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studen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bout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Its purpose is to help students set up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values, have up to the necessary social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But also want to se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recent years to attract students are have weakened.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the weakening its appeal,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weakening attraction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它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2005年,胡锦涛同志就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正不断弱化。面对这一新的情况,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以便弄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弱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努力改变现状,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作用。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门课程都从其特定的内容体系、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上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自觉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在踏入社会,进入职场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有了正确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建国初期,我党就十分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也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在这过程中,教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又是其理论的研究者。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依然感染着学生,课堂现状总体良好。但是我们也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吸引力有所弱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出勤率不尽如人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所制定的一门国家课程。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虽然很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网上选课制,但是由于该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受教学生群体大,这样就产生了师资力量不够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由上百名学生在大型教室或者阶梯教室合上。这种授课方式不仅不利于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更加不利于教师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教师点名的时效性不高,或多或少会发生代答到的现象。“同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班教学中,班级人数过多,教学效果低下,学生“被听课”的现象严重。虽然相对于长期逃课现象而言,“被听课”是一种形式上的慰抚,可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无奈呢?”[4]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多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课的内容枯燥乏味,不能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对大学生所关注的时事热点、社会改革等疑惑也难以做出具体的回应;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思想,特别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想,无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脱离了社会实践的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主动性。这两个方面就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反响平平,觉得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对未来没有指导意义。所以在课堂的学习中,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不主动参与课堂的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产生出勤率、抬头率相对降低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吸引力弱化。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初原动力,没有对学生的吸引力,那么就很难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知道,哲学上有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个观点,并且联系是多样的,是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弱化的原因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就是课程自身的原因,它还与其他外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事物也有着主次方面的矛盾,教师的素养、能力、教学手法等都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本文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发掘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途径。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承者,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强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对于其知识水平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要及时加以培训和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5]但是我们要知道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有着自己的想法,人无完人,教师不可能是圣人。所以不难理解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提升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笔者概括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念有所弱化,教学中底气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任务。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可是有一小部分教师本身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底气不足,导致说服力不足,降低了在学生中的威信。

同时一小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不够,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考核等压力小,专业性差,不需要进行太大的投入,甚至还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学校设立这门课程只是为应付检查。我们知道教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学生具有向师性。试问,连教师都抱着如此的心态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学生怎么可能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怎么可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滋生了许多不良思想。我们之前说过教师不是圣人,也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在外界享乐主义兴起,功力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某些教师认为在教学方面下功夫没有多大的用处,学生的学习也与自己的利益不挂钩,学好学坏一个样,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相反在能获取利益的方面,他们就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忙于参加各地的讲座、演讲,不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二)部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面临社会压力大

所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某种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把握的感受能力,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6]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虽然很多高校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养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信,但是在谈及能否对学生进行有效影响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信心不足的现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过低,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可能会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影响教师专业的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压力大,待遇差,这已是教师行业内共识。教师普遍抱怨工作不顺心,面临的生活压力大。由于高校课程设置问题,导致有些教师精心准备的教材无用武之地,无法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导之以趣,导之以情的效果。甚至还有的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教师印象普遍不好,不尊重老师。而且,高校注重的不仅是教研,更是科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虽然知道科研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数量的巨大、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科研。教师的论文也很少在高层次的论文期刊上发表,难以申请到课题。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资偏低,在面对购房、养老、结婚等各项日常生活时,也难以维持。这样的生活压力也使教师不得不想办法另谋生路,对教学的关注也相应的减少。

(三)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未能很好的了解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的课程,包括国际和国内、历史与现实,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并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弱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注重教育的实效。

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手机网民的增长迅速。“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易于为年轻一代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7]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大量的接触新媒体,许多不健康的,甚至是低俗恶趣味的信息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缺少目标,缺乏责任意识。大学生能随时随地进入网络世界,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借助移动通训进行网络交流,当然更不用说是课堂了。

面对此种情况,就算一个教师拥有高尚的情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学校乃至学生中都有着一定的威信,可是如果他没有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能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也很难真正的上好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毕竟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不能接受某些老师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教学方式,威望只能压一时,不能受用一世,最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教育水平、教学能力。

(四)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的滞后

虽然说,新课程改革之后,突破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的“旧三中心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师的一言堂”等情况有所改善。“但是我们仍旧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一言堂”模式占绝大多数,以讲授为主仍然是多数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虽然讨论、案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也常用在课堂教学中,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整体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结合得不够紧密,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8]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注重概念原理的传授,照本宣科,不注重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重视课堂效果以及这门课程对学生是否产生有益的影响。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在道德层面的教育。其实这样做反而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意义。就算是有些许的课堂讨论、社会调查,但也只是流于形式,教师上课也不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等设施。但有些年老教师,认为自己岁数大,学习应用新媒体也无太大意义,就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而部分青年教师,虽然应用多媒体,但是过分应用,大量使用图片、视频等,虽然上课让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可是课后却很难说出到底学到了什么。教师在课堂中,一直扮演着主导的作用,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已经成为大学课堂常见的形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面单单靠理论知识的教育是严重不足的,更加需要的是实践。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践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为了达成教学任务而创设的。没有有效的实践形式,学生的兴趣缺缺。

  1.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对策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最重要的方式,是“重中之重”。要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就要从以下方面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有着崇高理想坚定、教学水平高超、结构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各部门的联合配合,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自我提升。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强调既要提高教师地位,又要加强教师管理,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和师德关,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10]

(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要实施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制度。想要当好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水平、教学水平、教学观念、科研能力、学历学位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就行综合的评价与考核,对不能胜任的教师,要及时调离,安排其他适合的工作。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墨守陈规,只是一味沿用过去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后进行考核,考察教师是否还能继续担任本职务。教师能否更新自己的观念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发挥的多少。当今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对教师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以免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滞后的状态。

其次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建设。第一是要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它主要包括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教师要自觉将师德建设作为自己教学的必要准备,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付诸于实践。第二是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要学会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以此探索基础理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中国梦为指导,在生活中处理好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的优秀教师,如果不进行专门的培训,也会逐渐不适用于课程的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一门与时代契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实施系统的培养培训计划,在继续开展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组织国内外考察的基础上,启动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名师和学生带头人。”[11]

教师个人也要有着学习的意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于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主动学习其他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哲学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充分的知识积累,能从各个角度向学生阐述知识要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以学者身份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责任的大学教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前提下,他们应拥有自己的学术立场、学术态度、学术思维和学术语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生阐释能力。”[12]

(二)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减轻教师压力

我们知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实际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不足可以说既有与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所以在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时候,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一要为教师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指教室环境,更加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认为只要学好科学技术就够了,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受不到重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地位下降,越来越不受到社会所应有的尊重,自我效能感也就随之下降。相反有了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广泛关注,有了家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确认识,那么教师在任教时,也会产生更大的热情,积极的投身于教学活动中。

第二就是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从自身出发寻求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缺乏是自我效能感低的重要内在因素。我们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无改进的地方,如何将时政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如何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如何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我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更加有利于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三)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样需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没有一定的教学水平,那么再丰富的专业知识也不能为学生所真正掌握;没有对学生的了解,那么教师讲的再好,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对牛弹琴。

首先就是要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讲的方言不尽相同,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普通话就是教师必备的素养。可是有部分教师不注意用普通话教学,或者说的不标准,这样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非常考验教师的语言艺术。在传授知识时,一句话说的是否到位,关系到学生能否自觉的学习领悟。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的课堂里,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死气沉沉,老师讲课语气平淡没有激情,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相反有些课堂上,老师上课有方法,教课语言得当,语气抑扬顿挫,师生互动激烈,课堂效果显著。这就是语言作用的充分体现。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生动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讲解,能充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这门课程。

其次要增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不但要用广博专业的知识、精彩的讲解吸引学生,更要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当然教师在课堂管理的时候不能只是用教师的权威去打压学生,用严厉的手段惩罚学生,这样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课堂管理需要一定的策略,要有一定的课堂管理艺术。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觉的遵守纪律,自主的参与课堂,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最后就是要注重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课前要做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导入新课时要找准切入点,既能把新旧知识相串联,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传授知识的时,也要注意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在课后要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改变学生所认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的观点,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应用。

(四)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应仅仅由教师讲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一改过去的“灌输式教育”“教师的一言堂”等观念,采用启发式教学,把课堂真正的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鼓励教师充分运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着更高效率的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材的与时俱进,根据实际丰富教材内容。把党中央的最新思想结晶,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开展实践教学,更新教学方式。学生对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参观等方法,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752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