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伤残人士助行器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21 16:28:51
1.目的及意义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步伐,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明也在不断提高,关怀保护残疾人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现有五种类型的残疾人,约计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其中肢体残疾2400万人,所占比重居所有残疾首位,随着肢残者的比例加重,数量上升,助行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助行器是辅助下肢功能障碍的残疾人和老年人站立与行走的工具与设备。使用中主要起支撑体重,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在肢残者的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 目的:通过对现有助行器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将肢体残疾人士的生理、心理特点、行动特征与助行器设计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为设计残疾人助行器提供较为系统的原则与方法,为提高并完善助行器的造型,结构,功能提供改进依据,设计出真正适合残疾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产品,使其能够独立生活,为他们出行带来更大的便捷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 意义:第一,通过对残疾人助行器的设计与开发,切实发现残疾人行走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改善他们的步行状况。
第二,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第三,提高居民的素质,提高居民对残疾人的关心与爱护。 - 助行器的现状:
问题:1、受经济水平的制约,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缓慢。目前国内的生产商主要生产制作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助行器,高科技助行器领域相对比较空白。
2、现有市场上助行器具的色彩单一、造型缺乏人性关怀,给人乏味枯燥的感觉,产品质量低下,安全性无法保证。如杖头橡胶材料低劣,在使用过程中较易被戳穿等
3、产品的细节设计欠缺,缺乏人性化的考虑。目前我国残疾人助行器的开发生产还处于初期,各方面的调节还不成熟发展还不够完善、全面,开发研制资金比较欠缺。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研究基本内容:
- 第一,对残疾人助行器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
第二,主要对助行器使用对象即下肢残疾者进行基础性研究,并与助行器设计相结合进行分析。
第三,分别对目标人群,产品的材料、造型、色彩等作定位分析与研究,最后做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和最终的设计方案 - 研究方法:
- 1、访问调查法:选择透过深度访问生产厂家、产品销售商和使用人群来收集数据,研究者可能反复访问每名残疾人数天或数个月。
2、参与法:研究者进入研究场地,而且借着观察、交谈以及参与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亲身体验助行器在他们生活中的使用状况,从而更详细,更全面的了解使用者的需求。
3、访谈法:希望透过深入的访谈发现残疾人在使用助行器过程中的情感、心理方面的感受。
研究措施:在涉及初期结合研究方法,回家后总结一天的调查,并针对这些问题考虑最初的设计构想;在进行参与的时候,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家进行手绘定初稿;在深入访谈之后将自己的想法完善并进行Rhino建模,看效果;进而确定颜色并制作出来亲身体验,达到符合残疾人使用,新颖的符合人性化的产品。 - 目标:开发出一款真正为残疾人服务的新颖的人性化的助行产品。
3. 参考文献
1.刘玉霖.从伤残人生谈文章的可读性
2.杨立雄 .中国残障人社会保障制度 2011年人民出版社
3.解玉喜.社会服务视域下的中国残疾人组织建设研究 2013
4.邓名奋.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建构 2014.11.3
5.黄群编著. 无障碍.通用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09.
6.刘洋,朱钟炎编著. 通用设计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01.
7.辛勤颖.通用性设计的情感化方法研究.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8.丁玉兰编著. 人机工程学第4版.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4.
9.唐诗. 关爱老年人的产品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6.
10.方英,谢建社.论残疾联合会与残疾人社会组织关系定位。学会 201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