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焦虑时代下的影像与书法交互装置艺术文献综述
2020-04-23 19:57:06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无论是以古罗马希腊文化为代表的偶像崇拜,对图像的狂欢还是基督教对于反偶像的追崇和对图像的破坏,早已表明文字与图像,或者说语言与图像在不断争夺主导地位以掌握话语权。而在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里,自以图画形式为主的象形文字开始,且在之后的“题画诗”等艺术形式中诗画并提,相互交融,二者并不明显冲突。不可否认的是,在二十世纪技术革新,资本进入全球扩张时期所带来视觉影像的急速膨胀这一背景下,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已经进入一个以视觉影像为中心的年代。
“由于难以再将原型和复制品区分开,我们丧失了现实感…”—-—《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中敏锐的指出了图像时代潜在的危险。现实和虚幻的边界在各种影像中逐渐模糊,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有消解有效观看的潜在隐患。不仅是桑格塔所指出的照片是一种“假在场”,后期蓬勃发展的动态影像更是加强了这一感受,已经成为一种“全体的习惯,集体的潜意识“。1998,杨福东在《我并非强迫你》的这一作品中,将时间极速压缩,个体的差异性在快速的切换中被消解,留下的只有人类共同的欲望。如同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媒体刚刚开始急速膨胀激素商业化的中国,媒体对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统一的,标准化的审美和意识被媒体逐步建立,留下的只有被主流意识牵引的芸芸众生。
在以形象文化为主导的当代社会,技术革新带来的音像,电子复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拟像形式,同时带来强烈的幻想主义。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创造者和操纵者的毁灭恐惧和焦虑。安迪沃霍尔在《帝国大厦》中简单粗暴的将拍摄帝国大厦八小时多的时间未经剪辑的呈现在观者面前,结果仅有少数人看完了整个录像作品。在好莱坞盛行的年代(以蒙太奇剪辑的叙事时间),当将真实的“”时间“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却又无法承受这真实了。在当前跨国资本主义的后工业和后现代的语境中,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本身就失去了许多重要性。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说,在描述这种情境时,“今天,较之于晚期资本主义的断裂,我们更容易想象人类和自然的彻底堕落。”政治意识形态观念本身逐渐失去很多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由资本逻辑所控制的表象意识。
相比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从象形文字开始,图像和词语的界限并不绝对。从象形文字开始我们便具有对图像具有强烈的感知及感性认识,对图像一直有一种亲近感,而我们当今社会所看到的语言和图像的冲突,从一定意义上是西方文化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入中国社会,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冲击的有力证据。今天的中国,由于电视95%以上的高度普及,电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方式,并朝着网络化和移动化的方向转化。视觉文化转向的大趋势是阻挡不了的。它是在数字化时代来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革命的背景下展开。大量图像充斥我们的社会,我们生活在电影、电视、广告、卡通、动漫世界里,网络中也充斥了图像,这带来一个基本事实,原来大量的信息来自语言文字,而今天主要来自图像。媒介革命带来图像泛滥,这已经成了中国的一种现实景象。
对于我们这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对于暴力,杀戮,贫穷,战争等包含道德和政治等信息的图像大量获得,已经逐渐使我们对于道德底线有所忽视和模糊,对自我认知,政治认同以及文化归属产生偏移。将观看和参与之间的界限模糊,并没有加强视频所能带来更加强的情感冲击力,反之使观看陷入了对这种亦真亦假状态的麻木和冷漠,对演绎热泪盈眶,对杀戮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