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动画 > 正文

短片拍摄《狩猎》导演、剧本、素材收集、剪辑、配乐毕业论文

 2021-11-27 22:34:19  

论文总字数:10408字

摘 要

纪录电影门类各异,其中不乏有少部分诗意表达,如罗伯特·德鲁《十一月的面孔》,周浩《差馆》《厚街》等纪录片底层视觉下的真实话语语境。虽然独立纪录片关注度寥寥,但艺术表达真实动人。本文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相关知识,从创作思路,记录过程,情感介入等方面去剖析理解直接电影的诗意表达。

关键词:直接电影,诗意,表达

Abstract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documentary films, among which there are a few poetic expressions, such as Robert drew's face in November, Zhou Hao's poor hall, Houjie and other documentary films. Although the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has little attentio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is real and moving.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drama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understands the poetic expression of direct film from the aspects of creative thinking, recording process, emotional intervention and so on by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other disciplines.

Key Words:Direct film, poetic, expressive

目 录

第2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1.3主要研究内容 1

1.4本文的组织结构 1

第2章 行为诗意的创作理念 2

2.1无剧本创作的理念 2

2.2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 3

2.3破坏美学与超现实摄影 3

第3章 氛围诗意的沉浸体验 4

3.1像一只趴在墙上的苍蝇 4

3.2电影是一种客观实在 5

3.3山川树木,炉灶烟雾 6

第4章 旁观诗意的抽象感性 6

4.1情感代入的必要性 6

4.2不破坏环境的自觉性 7

4.3多角度的思辨性 8

第5章 总 结 9

参考文献 9

[13]Science; New Findings fro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pdate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Bohmian Mechanics: Realism and the “Box” Experiment) Science Letter 2020年 10

[14]Philosophy; Recent Findings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Has Provided New Information about Philosophy (Meaning, moral realism, and the importance of morality) Science Letter 2020年 10

[15]Global Views - Gender Research; New Data from University of Sussex Illuminate Findings in Gender Research [‘I’m not your mother’: British social realism, neoliberalism and the maternal subject in Sally Wainwright’s Happy Valley (BBC1, 2014-2016)] Politics amp; Government Week 2020年 10

致 谢 10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直接电影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电影门类[1],但对于后结构主义理论家来说,在纪录片中,除意识形态外再无他物。任何客观、真实等词汇受到了怀疑而使得它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靡转为当今的小众门类。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诗意,是一种内心的共鸣,故能较好与创作初心契合。国内电影不乏对诗意电影的探索,如《小城之春》。但整体上对直接电影的诗意表达较少。而最为著名的苏联电影对形式的探索过程中,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利用物的形象在视觉关联中发挥联想,让物的形象跳脱出叙事和情节框架,重新赋予电影意义。如《电影真理报》、《战舰波将金号》的吸引力蒙太奇等手段,也有单纯为了内心表达的塔可夫斯基《镜子》等,同样直接电影领域内诗意的关注度较少。

1.3主要研究内容

直接电影工作方法的核心理念在于对影片的非控制,故对社会的体会和思考往往大于创作过程本身。本篇主要研究诗意的形式感如何顺畅地融入直接电影中,显得自然而非格格不入。

1.4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分为五章,第1章绪论部分通过研究直接电影的诗意表达形式和方法,打开观众想象新维度,赋予艺术作品新内涵,推崇独立个性新审美。第2章从行动上调动直接表达的欲望。第3章强调氛围内的思考。第4章强调主观情感上的诗意想象。第5章总结整体的创作思路和心路历程,并反思文化宣传问题。

第2章 行为诗意的创作理念

2.1无剧本创作的理念

电影创作上的矫揉造作的首要原因电影本质的认识不清[2],是对电影客观实在的漠视,对电影创作目的的亵渎。剧本更改多次后,为在疫情期间顺利完成学校作业,于是和组员讨论以更便捷的形式进行创作,采用了纪录片这一形式。该期间,我们三位组员无法回到学校,且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决定做影视作品,可以很好地发挥三个人的灵活性。三个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区域文化,根据这一点,我们确定在清明节这一天进行拍摄:清明中有什么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出发点,可以让我们的视频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之所以采用该形式,是因为可以更加把充足的时间留给思考,思考的时间更充足,拍摄时灵感越多。但实地创作时大脑是一片空白的,很多的想法在接触到真实环境的时候会烟消云散,抛在脑后,这就是环境的特点,它的即时性也许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即是创作思路的阻碍,又是新兴灵感的原料。

虽然无剧本,但是所记录之事实成立之后,根据时间空间人物关系,剧本自然会成立。因为观赏电影之所以能带来愉悦和熟悉的感受,是因为戏剧性所带来的熟悉感,而戏剧性则从一而终地贯穿我们看似普通平凡的生活。本片中可以直观看出一条松散的叙事线,也可看做简介:几位穿着庄重、朴素而又有些异常的人,带着一些异常的东西去到一片荒田,人的呢喃声含糊不清,狗的哀嚎声却格外清晰,提前预示了一种悲凉气氛。在田地稍作准备后,便正式开始了祭祀,自第一把火光点燃,燃烧并将炽焰传给其他纸质钞票的时候,跳跃不稳定而鲜艳的图形便渲染了初步的诗意,再在哀嚎声进入后,声画结合加深了第二层诗意,其三就是经过镜头运动和调度营造的“呼吸感”诗意。主题与蒙太奇过程的更迭不断催化新的反映。

2.2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

面对疫情重压,眼前的生活被影响[3],对于一个创作者,当下面临的问题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主要利用其采用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长镜头,方言,松散叙事,开放结构等特征来指导当今的拍摄工作。在之前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不乏有优秀的影片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城市》。在《偷自行车的人》中,非职业演员,街头取景拍摄,看似制作过程简单,却通过诚挚的描写,讲述了一位父亲自行车被偷,被逼无奈反而去偷他人自行车而谋生,最终受到道德谴责,和儿子一起失落迷茫的走在街头的故事,突出了在底层社会下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2020 是灾难的一年,有说法是疫情来源于野生动物,这种思考又给自然蒙上神秘的面纱,借清明之题,既是对已故人们的缅怀,也能勾起人对自然的敬畏心。如今短视频平台横生,内容参差不齐,流量文化成为主流,切断式配乐和导演痕迹明显化的视频,我们的饮食上需要营养,每天吃树皮是不行的,同样,我们的精神也需要滋养。一方面碎片化的只是被吸收,另一方面自制力不强的人又被潜移默化的输入无用信息。要达到此目的,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也很大,一方面缺少了参考系,另一方面容易形式化,在个性化创作的前例中,不乏有枯燥,浮于表面的形式的例子,我们既要避开死套路,也应避免空洞化内涵,因其实质上是另一种矫揉造作。我们在创作短片的同时,也寄予了美好愿景,希望带来独立思考的风潮。我们的目的是:反映不同节气的各地的风土民俗,从生活片段抽象出客观本身,等待并捕捉具有强烈戏剧性的片段,进一步学习,探索电影语言,丰富创造手段,物尽其用。部分片段演员和道具同质化,道具也可作为主演,演员也可作为道具。并在片段内探索,追求真实。我们三位组员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做影视作品可以很好地发挥三个人的灵活性。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区域文化,我们根据这一点,确定在清明节这一天进行拍摄,清明中有什么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很不错的出发点,可以让我们的视频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2.3破坏美学与超现实摄影

随着一些主流纪录片的大火[4],仿佛带给人们一定的既定印象,如美食纪录片轻快的传统配乐,精致的调色,美味的食品,整部片子介绍性的目的太强,生怕把一件事解释不清楚。更有一些伪纪录片,画面生动立体,表述详细充实,却略显油腻,还会通过一些剪辑手法来表达人的回忆,想必它的真实性也乏善可陈,只能作为电视栏目,而不能作为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尤其是电影方面,偶尔的意外因素可以促成新的拍摄手法,如梅里爱因机器故障卡住胶卷,公共马车奇妙的变为运棺材的马车,受启发而发明了停机再拍的手法;甚至有声电影都是由于《爵士歌王》男主角唱完歌后的两句台词被保留而“误打误撞”形成的,故“疫情”不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绊脚石,地域隔阂反而成了促进艺术形式多元化的孵化器。虽然纯粹的创作很难,但是组员“求异”的创作理念不失为一种态度,“怕重复”、“怕被用过”、“怕烂大街”成为我们的共通点。

创作需要打开思路,需要戏谑,需要彻底的解构,旁置。“新浪潮”提出,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影片的制作者。大制作不一定是敲开人心的钥匙,如新浪潮批评的“品质的传统”电影首先是编剧的电影而非人的电影;其次是专注于心理写实——经常太过悲观,反教权,反布尔乔亚,而非“存在”式的浪漫的自我表达;再就是场面调度太雕琢,而非自然即兴的开放形式,不太讨好观众,依赖类型,而不是创作者的个性。

意念创作可以很好地加强作者的创作欲望,在幻象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

超现实主义内容主旨涉及与自然,关注人的精神情感,主张抒发出人的情感,这种思考也与诗意创作不谋而合。

  1. 氛围诗意的沉浸体验

3.1像一只趴在墙上的苍蝇

真实感的表达[5],实际上越接近于隐藏拍摄所达到的效果越好。但抛开创作中

的主观因素,真正阻碍客观性表达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我们当前所处自然环境,它所反映的时空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抽象,拿着摄像机偷偷记录一段,并不能超越千千万万个时间,突破千千万万个空间。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还需要创作者自身的抽象提炼,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好的艺术作品不局限于质朴还是华丽,如周浩的《中国市长》,以最为质朴的拍摄手法表达出中国一个平凡官员的文人志向,瞬间可以将我们对古诗词中一知半解的文人家国情怀寄托于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之中。《差馆》无固定主角,只讲了一个空间内每天发生的琐事,却像狩猎般捕捉到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有人仅仅因为内心思想上的瞬间邪念就来自首,这种真实的戏剧体验又何尝不和经典好莱坞中所精雕细琢的爱情故事相媲美呢?

3.2电影是一种客观实在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40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