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湖溪滨水景观改造设计文献综述
2021-12-25 16:53:53
全文总字数:3505字
摘要:何谓校园滨水景观? 顾名思义:滨就是临近接近靠近河的意思,滨水空间是校园中重要的景观要素,水孕育了校园和校园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的丝滑、动感使人兴奋,水是人与自然的情结纽带,是校园生机勃勃的体现。古代诗词中也不乏与水有关的词语,如“波光粼粼、水石清华、碧水微澜、波涛澎湃、清澈见底、波光激淞”等等。意大利东北部城市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又被称为“百岛城”,只因有水的滋润,这座小城才得以闻名天下,威尼斯就是对滨水景观的最好阐述。水原本是自然界中一种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在诗人笔下常被拟人化而使其营造的意境具有灵动与柔和的美感;在哲学家的思维中水又常常成为饱含哲理的物质载体。
关键词:高校,园林,滨水景观,人与自然。
一、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 突出校园主题文化:在大学的校园中因为其本身的学科性质与校园规划都会有其 特殊性,即每个学校都具有在校园的历史、人文上突出的特征,所以在设计中应体现出学校自身的特征,以表达校园的主题。主题性突出在学校景观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文化是大学校园的突出特征,是营造思想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必须为校园的文化特质服务。滨水景观因为是校园的点睛之处,更不能脱离对校园主题文化的体现,应能引领整个校园的主题。
- 构建校园景观系统: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必须将其纳入到一个整体中,即滨水景观一定要具备全局的观念,这样才能突出滨水景观的作用。一方面将其融合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因为其不能孤立于校园而独立存在,必须与整体相互协调和适应,既达到点睛效果,但又不喧宾夺主;其次不论是河流还是湖泊,其中都体现出纽带作用,如,河流穿过校区,桥梁就成为两岸的纽带,当然也是连接校园两岸的重要环节,所以两岸的景观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 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校园滨水景观设计讲究景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校园滨水景观可以通过主题设计以及雕塑小品等来营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在师生与景观的交流对话中流露出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它是校园精神的体现,蕴含着校园的历史,彰显着求知的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处于其中的人们。营造文化内涵是校园滨水景观应有的特点,是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亮点。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可以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不同之处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所校园都具有独特的校园历史和校园文化,设计上应该根据每所院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体现出每所院校特有的人文景观。可以从旧校区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中提取元素符号,用新的手法进行表现和表达,再运用于新校区,使新旧校区间具有文化的传承。现今大学校园中教育已经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人文环境的构建对教育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此类教育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应融合到校园景观设计中。
- 突出美学效果:校园景观必须突出美观的效果,因为美观是引起关注并突出文化内涵的重要措施。在校园内师生对审类的感知往往.比较敏感,所以有类感丘.有内涵的影观可以吸引师生来采注并解读其内涵,这样才能达到教肓的自的。如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体现儒家的思想,如,利用水的流逝来体现某种思想的哲理,引发对其哲学与人文精神内涵的思考。因此在大学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应将美感与内涵充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景观中不仅可以放松心情,也可以体会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二、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安全性保障
在大学的校园环境中,滨水景观还应重视其安全性。必须把滨水区域的安全性纳入到景观设计的要点中,在设计与施工中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规范,以确保师生的安全。滨水景观的安全性,包括环境的安全性和心理上的安全性,这都是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滨水景观区域必须具有防护设置,能保证人身安全。另外,景观设置应对边界效应、领域意识等进行全面衡量。在设计滨水景观的时候,要重视对景观功能性的提升,座椅位置、遮挡景观等都应纳入到景观设计中。亲水区域的景观在设计上应设置扶手和警示标语来规范、限制师生们进入危险水域。要设置夜间照明灯和效果灯,以保证滨水区域的夜间照明,并划分出驳岸线,防止有人因不慎而摔倒或落水。如,楼梯台阶位置,可以按规范使用步道夜灯照明等。在规划红线内,要对落差较大的驳岸边缘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较平缓的坡度,以保障安全。照明线路及设施应安装短路保护、超负荷保护和接地保护,用以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及时切断电源或发出警报。同时,对滨水区的景观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对老化和损坏的设施要经常修整。
三、植被选择
植被可以起到柔化硬质景观的作用,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我国地处亚热带区域,气温的变化较大。南北方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在植被考虑上应该遵循这个大环境背景。如北方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植物的种类较南方少。在设计上可根据堆坡造景的方式来加大绿化面积。南方的气温普遍较高而且比较潮湿,比较适合多数植被的生长。造景设计上选用的植被种类相对较北方多,可以充分利用植被造景,体现出景观层次感。植被造景上应选择以原生态植被为主,合理地保留和利用原生态植被特别是较为高大的乔木。配置植被时要注重对植被天际线的设计,通过植物的大小和品种的变化,使得植被间有高低错落的变化。乔木和灌木的搭配要自然疏密有致,以适应滨水区域不同景观环境的要求。如广场适合种植高大且具有观赏性的乔木,较为私密的区域适合种植茂密的灌木等。高大的、不同种类的乔木搭配上各种类型的低矮灌木,结合堆坡的造景手法,可以有效地丰富植被造景设计。应避免生硬的、同质化的搭配方式。因为机械化的植被配置模式会给人带来生硬和不舒适的感觉。
四、驳岸设计
滨水区域的驳岸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人的亲水性,让人与水对话的最佳方式就是近距离的接触。驳岸的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校园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应该根据水体的特征和周围的构筑物来进行设计。对于水体以及周围的环境,要通过不同的设计思路来进行设计。对于水体较深、较为开阔的区域,要提供较广的视野让两岸景观遥相呼应,根据美学特征赋予两岸景观不同的设计趣味。对于水体较窄或是较浅的水域,可以增加亲水平台、驳岸等亲水空间,增强互动环节。通过借景的手法可以增强景观意境,形成具有近景、中景、远景的景观层次。
五、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和特征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地方,高校校园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在校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生活的环境对处在成长中的学子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纵看世界名校,无一例外的十分注重校园景观的设计、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荷塘月色等。设计出深内涵、高品位的滨水景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校园滨水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滨水景观设计包含设计和规划两大模块,其中规划是指在较大范围内,根据要达到的目的安排恰当的地方或者使特定地方的土地被合理利用,规划包含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狭义上,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环境景观空间设计,其中包括对水体、地形、植被、小品、公共设施以及建筑等的设计。水,可以分动水和静水两种动水,活泼好动、缤纷色彩,令人愉快、逗人开心,使人感觉步伐轻盈;喷泉的变化使人激动,激情澎湃、斗志昂扬;静水、安静谦和、忠诚安详映射出周边的景色,使人无比的温和、惬意、轻松。滨水景观的核心是水,千百年来人与水有割不断的感情,水与林又相互映衬。滨水景观设计用现代人的理念传承滨水文化的精髓,着重强调水与林、与建筑的整体融合。滨水文化是一种真正的精神回归。
参考文献:
- 丁圆.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林焰.滨水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 尹安石.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 [韩]朴景子.韩国水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8.
- 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 [美]理查德·多贝尔.校园景观[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 [日]河川治理中心.护岸设计.滨水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德]乌菲伦.当代景观-水景设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