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十四节气的综合应用探索毕业论文
2020-04-10 14:44:23
摘 要
在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农耕文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原始社会最伟大的民族文化,在农耕时代起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至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的存在价值也成为设计领域当中的一个研究方向。由于现在年轻人对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关注度与了解度比较低,又没有时间去查阅书本去获得相关知识,因此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在信息社会当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用一种最契合现代人的文化传递方式来进行传播,通过数字技术来展现一种数字化视觉语言,从而达到向受众传递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数字化;传承;现代设计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tech 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y, farming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However,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are the greatest nation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s primitive society. They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since the farming era, and they have produced Life still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ts existence value has also become a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design field. Because the young people's atten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24th solar culture are relatively low, and there is no time to read the books to obtain relevant knowledg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Use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that best fits modern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digital technology to present a digital visual language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eliver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to the audience.
Keywords: twenty-four solar terms; digitization; inheritance; modern design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
1.1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
1.2研究特性和创新点 1
1.3课题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涉及领域 1
2传统二十四节气分析 2
2.1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渊源 2
2.2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2
2.3二十四节气艺术表现的特点 2
2.4.数字化表现的二十四节气视觉语言 4
2.4.1现代数字化定义及特点 4
2.4.2数字化表现视觉语言运用分析 4
2.4.3用现代技术承载传统节气的设计意义 4
2.5小结 5
3.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数字化视觉再设计 6
3.1设计主题及设计方案说明 6
3.2灵感来源 6
3.3设计构思 6
3.3.1元素的提取 7
3.3.2草图创作 9
3.3.3色彩语言的探索 14
3.4效果图展示 17
3.5载体应用展示 19
3.6创作成品数字化应用展示 21
4.总结 23
4.1缺陷与不足 23
4.2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古代勤劳的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智慧创造的文化精髓,这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但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人被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胁,对生物天下、天时地利等等失去了感受,对道教的本质几乎没有了解。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冲击下,正在逐渐被年轻一代人所忽视及遗忘,而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对我们还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自媒体很好的相结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了解。本次课题研究,想通过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视觉语言在数字化社会中的应用进行视觉设计实践,探索更多的衍生品和新载体。
使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祖先的智慧的结晶被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以及可以指导更多的现代人的生活,达到扩大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和影响的目的,同时宣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1.2研究特性和创新点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的将先人的智慧结晶保存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相结合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创新,在重其固有的文化价值的同时,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达到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的目的的同时加以创新与更好的运用,达到增强现代人群对历史文明的重视和理解的目的
1.3课题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涉及领域
该设计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查阅目前已有的文献论著研究成果,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所需内容。
案例分析,通过经典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剖,对案例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吸取经验,将合适的点吸收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中。
比较方法。通过对优秀的数字化表现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他们的优缺点。
涉及领域:
在研究数字化表现方式和传统二十四节气结合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调研与案例分析进行深入,对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意在通过对数字化表现和二十四节气二者的相结合,对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习俗文化,农事活动,景物特点的搜集整理,在传统视觉语言调赋,形式特点进行调研分析,与现代社会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对数字化语言的在形式、色彩、属性运用的分析,再对二十四节气进行设计实践,打破传统呈现方式,使受众在观看时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魅力,探索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数字化应用。
- 传统二十四节气分析
2.1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渊源
在春秋时代,我国就用土圭(竖立的竿子)观察日影,设置“二到二”和两点”,并设置年中最长的阴影作为冬至。冬至和夏至的日子是漫长的半天。在后期阶段,“两点”和“中心二”将为春初,夏初,秋初和冬初提出四个时期。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基本完善。
在《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前人进一步把一年作了八平分,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个节气。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前人加倍精确作了24平分,并且给它们命名,再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加进历法中,至此表示成为了农历内容的一部分,差不多平均每个月对应两个节气。
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文明为生活方式来进行生产与生活,并逐步发展形
成了一套可以流传发展的技术体系,特别是遵循农业时代,遵循自然规律,“24节气”这个概念,就是要生活在农业中的人们,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耕地,播种,收获和储藏。
2.2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气的文化内涵多体现在关于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方面。在每个节气中都会有相应的民俗文化,关于物候,农事,养生,饮食,节庆活动等都有相应的进行。比如立春,在古代的时候又被称为立春节、打春等,在现代也就是我们过得比较重大的节日春节,而古时候在民间就会流行鞭春牛的风俗,并且大家都会在这天吃春饼和春卷,又会称为咬春。在农事上面就是准备进行春耕播种,浇灌农田等促进农作物生长,在养生上就会预防生病,注意饮食之类的阴阳调和,在古代艺术表现上文人墨客们多是以平面形式在画面上描绘出鞭春牛图,在皇历上也有芒神、春牛图对立春农事特点的体现,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描述立春进行节日活动的绘图。而其他节气都有相应的关于农事,节庆活动,民俗文化等的进行。
2.3二十四节气艺术表现特点
关于古代二十四节气的视觉艺术表现的特点分析,古代绘画创作手法多以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形式来表现,而表现内容多分为:山水类,花草类,动物类,瓜果类,民俗文化类等人物穿插在其中或者突出表现。
从表现内容开始分析:
(1)山水类:主要以对山水类进行描绘表现出春季的景象。如郭熙的《早春图》(图2.1),这幅画描绘的是初春时期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景色,画中多用山石,林木的初春景象来表现春季,比如绘画中的细节,淡雾、春泉,进行农事活动的人们,都为初春的景象增添了勃勃生机。作者描绘的林木,姿态各异,疏密不一。用鹰爪、蟹爪之类灵活的笔触无一不表现出初春春意盎然的景象。宋代画家屈鼎《夏山图》也是描绘关于夏季的山中景物,也是以山野景象来展现关于夏季的特点。
图2.1《早春图》 图2.2《鞭春牛图》 图2.3放纸鸢
来源:花瓣网-古画 来源:盛世丹青书画网 来源:花瓣网-点墨中国
(2)花草类: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与季节的运用花草类来表达的也特别多,比如春季,有桃李争相开放的景象,夏季有关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著名景象的描绘的《荷花鸳鸯图》,兰花这类景物来表现夏季的特点,而秋季则有漫天枫叶,菊花 、芙蓉、桂花 、秋海棠 、月季 、百合之类的描绘,冬季则有腊梅、水仙等的描绘。
(3)动物类:多表现为虫鱼鸟兽,结合花草山水类一起表现,或者农事活动以及民俗文化一起表达。比如《鞭春牛图》(图2.2)就是结合了民俗文化一起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
(4)瓜果类:多与民俗文化或者一起表现,古时关于瓜果累的描绘多在夏季或者秋季,这两个季节是瓜果成熟丰收的季节,古代人们中也有很多有名的关于夏秋季节瓜果类的描绘。
(5)习俗文化:关于习俗文化类的绘画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在春分,民间活动有踏青,放风筝(图2.3),簪花喝酒之类的;芒种时要芒种收获和播种,民俗活动有送花神、安苗、煮梅等活动,而这种活动多有很多代表画作表现;
在内容表现上,古代对于四季节气的描绘主要是以上五大类当中进行选择表现,于是我思考从五大类出发,从中提取元素,分析得出我所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
艺术表现形式:
- 工笔画:在表达节气特点的花鸟人物的绘画中,重点讲究精谨细腻的笔法,关注细节,注重写实,表现物体追求“形似”,以线立形,用形表达神与意境,追求形神完美统一,表现节气的意境,在数字技术中可以用photoshop矢量绘图软件或者illustrator软件的笔刷进行板绘来实现;
- 写意画:在山水花草的创作中作者多注重用墨,主张神似,表达山水、荷花的神韵,主要表现作者的个性化发挥,在数字表现中可以也使用电脑的photoshop矢量绘图软件或者illustrator软件来达到效果。
我想以工笔白描手法来作为表现形式,在五大类的内容特点中提取元素结合数字技术创作来表现传统节气的内容,给现代年轻群体提供一种更方便快捷易接收的视觉形式。
2.4.数字化应用下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设计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在全面步入数字化,互联网 就是一个互联网数字化改造传统的的战略,未来的各行各业终将离不开数字化互联网 时代。
2.4.1现代数字化定义及特点
随着数字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表现设备来提供各种信息,即我们通常看到的各种信息,文字,声音和图像。它被转换成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然后进行计算,处理,存储和传输。从而达到传播和关注的目的,在视觉传达表达上,这是一种数字语言的视觉表达。
数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库存形式的无形材料产品,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库存商品,均属于某种形式,但数字产品的形状是无形的。没有物理产品所具有的各种需要困扰的问题。既可作为“原材料”数码产品(如机载电脑硬件厂商购买软件),也可作为数码产品的主要业务,如电脑软件,多媒体产品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次创作中需要用到的电脑软件与多媒体产品即其中的一类。
(2)出产过程当中的虚拟化产物,出产的每一步调都是详细而详细的,即我在绘图到展现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有步骤性的。
2.4.2数字化表现视觉语言运用分析
(1)虚拟性。川美设计毕业作品《宋词之美》创作者李丹用电脑绘制出来的一幅关于宋词之美的视觉传达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唯美的中国风动画,作品中的动态展现出来的亭台楼阁,白云明月,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流动的美感,这就是数字化的虚拟性。在我的创作过程中,通过电脑制作,使用ai、ps等电脑软件绘制出的视觉语言符号即数字化表现的视觉语言,界面展现就相当于变成了我的画布展现,同时由于数字化的虚拟性,使得我的创造可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可视性原理对我的作品进行艺术化处理,创造出二十四节气的场景意境,呈现在大众面前,向人们诉说着我想要表达的情感。
(2)交互性。节气壁纸,节气界面,节气APP的使用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在现代人离不开手机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完美的展现,把二十四节气与现代交互相结合,既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和视觉体验,又作品具有了新的活力。利用交互性展现作品文化更满足现代人对事物的关注形式要求。
(3)直观性。利用数字化表现技术营造出现实世界难以亲临的环境,如2015年春晚,歌手李宇春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倾情演绎的中国风歌曲《蜀绣》,就是一个例子。其原理就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复制”出4个李宇春,伴随着音乐,“李宇春们”与表演者进行互动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了天气变化以外,节气文化场景在城市中很少得到体现,利用数字化材料的直观性展现二十四节气的极具意境美的场景,满足了现代人对此类艺术作品的欣赏需求。
(4)复合性。日本平面大师胜井三雄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来的招贴作品最具代表性,他被誉为日本平面设计界数字化表现第一人,其作品图形风格与过去手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细腻的线条,曲线的流畅性,以及绚丽的的色彩都是当时过去无法比较的,色彩过渡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而这种设计表现风格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所造就的。这类作品让当时的日本设计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体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视觉感受。因此利用数字化复合性可以在我绘制二十四节气时所需求的材料属性的得到更多的选择,满足了我的创作需求。
(5)可变性。在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因为物资固有的属性。使得艺术作品在进行创作之后稍有差池就使得整个作品毁于一旦,而且它的不可修改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的艺术创作。而利用数字化技术表现,可以让本作品在构思中可以尽情的发挥。因为数字化的可变性,使我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任意修改,随时润色,极大方面地满足了我的创作需求,同时可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不用担心作品的诸多现实因素,更可以激发我的创作灵感。
2.4.3用现代技术承载传统节气的设计意义
通过合理科学的数字化,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和现代设计、现代传播更密切结合的基础,从而找到一种在现代人的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途径中更契合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字化手段达到对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播的意义。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数字化表现带给我们的独特视觉感,不仅可以满足各类工作者的专业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辽阔的学习平台。
2.5小结
利用数字化技术表现形式有许多种可供选择,在本人有限的技术要求与经验要求下,我选择了两种多媒体展现形式,分别是视频类,H5类,来展现出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利用现代数字化特有的属性来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视觉语言更丰富和多样化,更贴合现代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
3.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数字化表现设计实践
从前期的调研开始到现在,得到了对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基本了解,也对数字技术的艺术特性进行了调研分析,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节气传统艺术表现特点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分析,确定了在创作内容元素提取中从五大类进行提取,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图,上色,利用h5或者视频来进行成品展现的设计实践方案。
3.1灵感来源
在做毕业设计前期,我看了《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被其中的一个点触动到了我的内心,印象深刻的是电影反映的一个观念“当你的记忆即将消失时,请不要忘记我。 ”那一天手机锁屏界面显示了今天是某某节气,问了一下同学今天有没有什么民俗习俗可以我们出去吃饭庆祝一下之类的,但是同学也不知道,对于一些基本的节气活动都没有了解。由此想到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却很难引起重视,甚至有很多人连二十四节气都背不全,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脱离了农耕时代,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忽略和遗忘,如何用一种更适合现代人形式的数字化视觉语言展现传统二十四节气,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设计主题,所以本课题以此为切入点,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以一种更契合现代人的方式,向现代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3.2设计主题
设计主题:
二十四节气的数字化应用探索
3.3设计构思
文案:
从得到灵感开始,我就开始构思文案,如何才能实现我的设计内容呢?从四季出发,分析每一季的相关节气,接着分析相关节气的场景与内容展示,对数字化含义与特点进行分析,调研关于数字技术表现的相关作品,分析数字化技术作品的视觉语言运用分析,最后从调研分析中的出的结论提取相关内容,选择表现形式与物体,进行视觉语言的提取,最后进行数字化再创作。
从四季分析,每个季节都有六个节气:
春季: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以上是毕业论文大纲或资料介绍,该课题完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请添加微信获取,微信号:bysjorg。
相关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