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浅谈工笔人物《背上母爱》的写意性

 2024-02-06 10:48:19  

论文总字数:6495字

摘 要

“写意性”在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固有的一种绘画意识,也是传统人物画的精神主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对人物的“传神写意”而成。本文以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研究工笔人物画中“写意性”的含义、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点,工笔人物画《背上母爱》写意性的表现方法中用线设色等,结合自己创作体会,揭示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的重要性和表现方法等问题,试图探索现代工笔人物画发展要义。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意性, 用线,设色

Abstract:"Freeh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concept, is a kind of inherent Chinese consciousness of painting traditional painting concept in, is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spiri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gure painting has always been around and the character of "vivid". In this paper, the "freehand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painting "impressionistic" mea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freehand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features, performance method "on the back of love" freehand brushwork, combined with his creative experience, revealed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of freehand "" the importance and methods, trying to explore modern figure painting development.

Keywords:bird figure, of freehand, line, color

目 录

引言 4

1 写意性的含义 4

2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点 5

3 《背上母爱》写意性的表现方法 6

3.1 写意性观察法 6

3.2 写意性线造型 7

3.3 写意性色彩观 8

3.4 心灵观照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言

“写意精神”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它与中国文化脉络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人所理解的“意”有着特别的审美视角,无论在诗词、书法还是绘画中,都在意韵追求中升华审美理想。在西方艺术涌入中国的大潮中,很多的画家在描绘人物时仅仅去追求人物表相的真实,刻意求似,丢失了中国人物画的艺术宗旨——写意性,但从宏观来看,自从引入西方绘画技法后,中国工笔人物画写实性的造型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在画面构成、色彩中也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摆脱了元以来工笔人物画一直没落的现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很多人看来,写意画更能体现“意”,而工笔画仅仅写实而不善于写意。但事实上最早提出中国绘画的 “气韵”和“传神”是在晋唐人物画辉煌时期。工笔画中精细只是因素,传神写意才是其精髓。我曾在何家英发表的一篇创作随笔中看见:“我一直有个愿望,把工笔人物画的想法写出来,不仅要大方,而且要大气,要味厚力浑,浑然天成,而它的方向应是从工到写,我就尽力探讨写意的因素可以在多大的限度上注入工笔”。“写意性”在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中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的味道。当代的工笔画以至中国工笔人物画始终坚持自己的写意性艺术精髓,定能走出中国特色绘画道路。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写意性”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存在方式,并结合自己在创作实践过程中的认识和感受,阐明“写意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方法。

1 写意性的含义

“‘写意’在《辞源》上称为‘宜曳书写,描摹心思’。是一种带有很强烈的抒发性、描述性、记叙性的意思。”[1] 分开解释“写意”二字,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写意的涵义。《说文解字》中“写”的原意是“置物也,谓去此注彼也”。卫恒《四体书势》:“写彼鸟迹,已定文章”[2],也就是“描写”、“描绘”的意思。“意”在《全晋文》:“君学书有意,今相与草书一”[3],“意”即趣味、意趣。“写”和“意”放一起来说就指画家在绘画时抒发胸中之意,它不是纯粹的去描绘物象或是特指笔墨技法的表现形式,而是突出画家从目视到心视,将客观物象与自己思想观点及审美情趣融合到一起产生的一种意象,以达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境界。以一条主线的方式贯穿绘画构思经营、造型形象,表现主体思想的全过程。在中国画中,“写意”是画家为了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而不受客观物象的形体约束,尽情挥洒笔墨。“写意”反对刻板的描绘自然,注重传神和意会,注重体现内在精神。由此可见,写意性的主旨是体现人物的主体精神气质。“写意就是写心,写情,是画家的思想、品格、胸襟、气质、情感的显示。”[4]

中国绘画中,写意性可以是象征性的存在,例如画家可以描绘梅花枝头站立喜鹊来表现“喜上眉梢”;可以是寓意性的存在,在绘画中体现画家本人气质或者内心情感。

2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点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无论是在观察方法,还是在造型、经营布白以及赋色等方面都极具写意性特点。例如,在造型方面,很多传统人物画并不是直接写生而来,是画家在对人物形象进行观察、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记忆来刻画的,也就要求不能只拘泥在人物表象,而是要找到它的典型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画家融入了自己的审美倾向,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即是意象造型。“意”指的是画家主观感受,“象”即客观物象。意象合一,即主客观统一,得到天人合一。从《人物龙凤图》到《天王送子图》再到《水浒叶子》,人物造型都充满“写意性”,衣服用线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画家在求形似的同时,不受外界束缚,神态把握精准到位,让人们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大部分的人物形象并不是描摹真实对象而来,都被画家进行主观的处理,有的头大身体小,体现了稚拙可爱;有的腰细骨瘦,以体现典雅清秀。画家赋予了这些人物形象独特的造型“意味”。

明末清初工笔人物画大师陈洪绶,形成了独特的线造型手法。“高古奇骇”是人们对他人物造型手法的称呼。陈洪绶历经坎坷一生不得志。他的“笔线森森然如折铁纹”线条将他削繁求简之妙的才华充分展示了出来,他的于拙怪诞画风,是对他倔强性格和奔劳坎坷一生的真实写照。其代表作《屈子行吟图》(如图1)表现了屈原这个长期流放、忧国忧民、置身苦海的爱国文人形象,该幅作品以线条勾描为主,笔势苍老润洁,刚柔相济,飘逸的线条带着凝重,与吴道子所画的衣褶飘举、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感都是借助“风”这一“无形幻化”的中国精神中“意”的物象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49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