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山水画中披麻皴的历史演变
2024-02-06 10:48:20
论文总字数:6009字
摘 要
披麻皴是用来表现山水画中山石造型的一种笔墨表现形式,是历代文人山水画画家采用的主要皴法之一,产生于五代时期,创始人董源,作者通过分析披麻皴在五代时期董源巨然、元代时期黄公望和明清时期沈周、董其昌等人的影响下发展变革,了解披麻皴的起源,披麻皴的主要特点以及几位代表画家使用披麻皴进行怎样的变新,从而揭示披麻皴在中国山水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它对现当代山水画的影响,因此说明披麻皴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关键字:披麻皴;山水画;董源;巨然;黄公望;沈周
Abstract:pimacun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landscape painting ink stone shape, is one of the main Cunfa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er, produced in the Five Dynasties, the founder of Dong Yuan, the autho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pimacun development in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but the influence of Yuan Dynasty Yuanju Dong Huang Gong Wang and Shen Zhou,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ong Qichang and others,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and pimacun, main features and pimacun and several representative painters use pimacun how to become new,so as to reveal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Chinese pimacun in landscape painting and itsinfluence o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 so that pimacu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hina landscape painting.
Key words: pimacun; landscape painting; Dong Yuan; Huang Gongwang; Shen Zhou; Ju ran
目 录
1 引 言 4
2 披麻皴的起源 4
3 披麻皴的历史演变 4
3.1五代时期的披麻皴 4
3.2元代时期的披麻皴 6
3.3明清时期的披麻皴 7
4 披麻皴对现代山水画的影响 8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1 引 言
披麻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之一,亦可称之为“麻皮皴”,描绘在山石上的好像麻线一样的线条,构成了山石的纹理质感以及结构,也就是披麻皴的外在的表现特征。披麻皴产生于五代时期,被历代画家运用在山水画中,我主要通过五代、元明清等几个时代来分析披麻皴的发展演变以及披麻皴在中国山水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 披麻皴的起源
五代时期,生活在南方的画家董源继北方的画家荆浩、关仝对皴法的运用之后,再根据南方山石的地貌特征创造出了披麻皴,从而造成了五代南北方山水画的风格是各式各样的,北方的山水画以雄厚、广阔和壮美来形容,而南方的山水画又以秀雅、精致和俊美来形容。
披麻皴也被人称之为其他皴法之母,例如斧劈皴、雨点皴、解索皴、荷叶皴等等皴法,都有借鉴过披麻皴。披麻皴在朝代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变化着,它的种类分为三类,长披麻皴、短披麻皴和散披麻皴,长披麻皴是指用来表现山石的线条相对较长一些,山体雄秀,多用来表现江南等地区山石丘陵的肌理,而短披麻皴相对而言用线就稍微短些,连续画之山体丰满,多用来描绘山之坡脚。五代时期的董巨、元代时期的黄公望以及明代时期的沈周等不少画家都是以披麻为主。
披麻皴的特点:大都都是用中锋起笔,同时使用着侧峰和拖峰,特殊情况下也会运用到逆峰,用笔非常灵活,皴和擦一起使用,注重浓淡干湿的微妙变化。山石没有明显清晰的轮廓线,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无数条中锋线描绘山石的纹理、脉络和结构,从而体现出山石的阴面和阳面以及山石的那种体积感。这种皴法充分的将土质山恋的那种浑厚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皴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披麻皴又作为山水画皴法中最有代表性的皴法之一,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披麻皴的历史演变
3.1 五代时期的披麻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画的萌芽时期,到了隋唐五代时期,中国传统山水画被划分成了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和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两大派,到了五代时期山水画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在表现山水画的形式方面,五代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董源发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山石的技法,能代表南方山石结构的新皴法—披麻皴。
董源,中国五代南唐时期的画家,同时也是南派水墨山水画的始祖,创造出了披麻皴,擅长山水、兼工人物、禽兽,据史料的记载,董源画了很多人物、花鸟画,但现在一幅也找不到了,而董源最被后人称赞的、成就最高的还是属于山水画,并且流传至今。
董源的山水从师于荆浩,他的山水多描绘了江南的真实风景,从五代的《画鉴》中可以得知:董源的山水分为两种,一种和王维的水墨山水画比较相似,山石大都采用披麻皴技法来表现;而另外一种就与李思训的着色山水画比较相近,只是在画面上皴法运用的比较少。这两种也都被称之为佳作。董源创造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新风格,画面清淡淳朴,气候细润。
作为披麻皴的创始人,董源的披麻皴大都是运用笔的中锋然后拉出很长的线条,这样形成的墨线既有强度同时也存在着韧性,他的作品《龙宿郊民图》(图一)就是运用披麻皴来表现山石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居住在江边山脚下的人民庆祝节日的美好生活场景。
但在这幅画面中,还是主要以山为主,人物在山的面前的显得特别渺小,从远处看这幅画,一座大山占了画面的一半,连绵起伏,无险峰,画面的主山峰皴法采用了长披麻皴,表现了江南地区山石的结构,小山坡则是采用了短披麻皴,起先将山石的外轮廓线给勾出来,然后再加皴笔,从整体可以看出,皴线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山头皴线较为紧密,山脚较为疏松,变化极其丰富,富有生机。
而他的另一幅作品《潇湘图》(图二)画面上在水墨间夹杂着淡色山恋采用短披麻皴,中锋用笔且连续出之,势态与长披麻皴类似,它的特点是结构丰润。董源运用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和皴法的虚虚实实,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
董源创造的山水画新风格对后世的水墨山水画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画钵也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0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