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书法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6:20:12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㈠ 研究背景
「选题来源」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汉字的书写能力也在不断削弱。为了能够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应该要加强对书法的教育。
书法源自于中国。可如今看,日本的书法艺术,无论是从人数、规模、普及程度等都在赶超中国。为什么后者可以有赶超的势头呢?在公元710年,日本开始大规模吸纳汉代文化,这对日本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书法自汉代传入日本后,一直影响着日本书坛。近代,日本人不仅重视书法教育,而且着重培养日本青年对书法的兴趣,于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研究中日书法的异同,有利于发现本国书法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们国家书法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的书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书法形式有正楷、行书、草书、隶书等。一百多年前的近代,日本是在学习和吸纳中国的书法。中国和日本作为毗邻的两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自东汉时扶桑遣使来访;后至隋唐朝鉴真东渡。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生生不息。书法作为当时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把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
书法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尽管是同样的汉字,但由于国家的不同,所表现的书法风格也各不相同。首先,对书法的称谓就不一样。在中国,从经典文献看,古代书家论书,有称“书法”,也有称“书艺”、“书道”,而近世普遍使用的是“书法”。而在日本则把书法称为“书道”。书法注重的是一种章法与格式,而书道却是和茶道、花道一样,构成类似于“茶禅一道”的精神世界。近代日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吸收了西方文明,但唯独在中国传统文化极大影响下一直发展过来的,便是日本的书道艺术。
《后汉书》中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这可以被用来证明日本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受到了作为中国文明形式的书法的影响。明治十三年(1880年),清政府学者、官吏杨守敬作为清国驻日公使何如璋的随同人员来到日本。在日本滞留的四年时间里,杨守敬向日本人展示了自己带来的汉、魏、六朝、隋唐等各时期碑法帖一万三千多幅,鼓励日本人临摹学习。于是,对六朝书法产生浓厚兴趣的日本人数量急剧增加。而这也对日本的清末著名书法家。近代书道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因此,研究中日两国的书法对于研究中日两国文化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㈡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在几千年时间的的发展历程和状况,并结合日本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过程,比较艺术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共性与个性。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读性,能运用专业技巧与名词解释,又能做到简单扼要、提纲挈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式解释中日书法艺术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