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城市规划 > 正文

南京浦镇车辆厂历史风貌区城市设计1-1文献综述

 2020-05-31 20:37:19  

一、概述: 工业遗产作为人类文化进步与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多重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退二进三”的时代需求,原来位于城市中的就旧工业区已无法满足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功能需求,原城市中的工业企业被迫外迁至城市边缘地区,而被关闭和遗弃的工业厂区则在城市中遗留下来,其中包括工业建筑、储料场地、机械设备、运输设施等,这些遗存与城市功能脱节,成为城市中的孤岛,同时,在工业区周边,曾伴随工业时代的发展的原工业区的配套生活区也只能被迫的融入新的城市格局中,从而产生了经济、环境等诸多社会问题。

自古以来城市的发展表现为新陈代谢式的演进过程,工业片区作为城市历史功能的一部分,人们对其态度从推倒重建渐渐转变为理智的改造更新。

设计师希望通过对工业遗存的更新和再利用,改变市民对”工业废墟”的偏见,利用功能转型的方式实现其在新城市构架中的复兴,从而使工业区作为城市新陈代谢的一部分,成为对城市历史的一种回顾和继承。

在国内外的工业遗产的改造项目中,也曾出现大量的优秀案例,如德国鲁尔区的复兴、北京798、上海M50等,这些案例对工业区改造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也被国内不少规划者和设计师竞相效仿。

然而任何一个工业片区的改造都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与社会背景下,其面临的问题也是综合性的,因此,在国内城市飞速发展的大背景前提下,如何结合不同城市工业遗产的区域背景和内部特征,实现其在物质、功能、经济上的复兴,并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可和共识,成为当今国内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由于国内城市建设理论存在滞后性,并且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更新实践较晚,对于此类项目的策划和具体设计都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这也导致了不少工业遗产更新项目成为了一种城市过度开发,在设计中盲目的效仿国外成功案例,过分的注重外在形式,并一厢情愿地赋予其理想化的市场愿景,而对于如何提升其经济价值并逐步实现工业区的复兴等问题上却关注甚少,生搬硬套式的改造方式非但不能实现工业区的时代复兴,更违背了城市发展原则和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从而难以得到当今社会的认可,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工业遗产更新项目中屡见不鲜。

二、工业遗产更新理论及研究现状 2003年7月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仓库、店铺、生产、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教育场所等。

”《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较为准确的反映了它的综合内涵与外延属性,并提出”为工业活动而建造的建筑物、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建筑物所处的城镇背景,以及其它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现象,都非常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