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区启动区城市设计7文献综述
2020-04-12 16:00:33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
文 献 综 述 一、上坊中心区地区概况 (一)地块区位 规划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位于东山副城东北角。规划范围东北至万泰路,东南至绕越高速,西南至宁杭高速,西北至文靖北路,总用地面积约3.92平方公里。 基地为上方组团中心区启动区,位于上坊片区东南角,东临青龙山,西接南部新城,北靠麒麟科技创新园中心区,南抵东山副城中心。周边资源条件优越,具有深刻挖掘潜力。 (二)内部条件 上坊片区自身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地块中心区域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12;#8212;”万安陵”时刻,作为当地历史发展的见证。地块内部交通发达,路网繁密,由于东靠青龙山,自然风光优美,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适合适度的居住小区开发。由于地铁12号线在地块北口设置站点,使基地的可达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人流的吸引,进行新的中心区开发。基地内部有江宁区中心小学与上方中学,教育资源优良,江宁区第二肿瘤医院也位于地块中部,医疗资源丰富。 (三)生态条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城市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就更需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的需要。地块紧邻青龙山,自然风光优越,形成了城市中很好的生态景观。同时地块内部注重绿化场地的设计,结合文保单位与组团中心打造生态绿地,强化了城市的景观效应。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一)城市慢行交通规划 1.慢行交通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包括出行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出行速度较低,但在我国出行方式选择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慢行交通往往是出行起点始发及出行重点到达的必要方式,在出行中是不可取代的。随着人们的活动与出行呈现多样化的出行目的和出现空间等特征,对休闲、健身等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始终会维持在相当的水平。 2.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包括为慢行活动提供的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慢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除负担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外,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 慢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素;慢行行为是系统的动态要素。 慢行空间包括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设施,包括人行道(sidewalk)、人行横道(passway)、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商业步行街等)。 慢行主体是在慢行空间中进行通勤、休闲、购物、锻炼等活动的行为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采用慢行作为通勤方式、采用机动化交通及慢行交通组合作为通勤方式、以慢行作为休闲、锻炼、购物等非通勤方式。 慢行行为会随着经济和城市发展而改变,表现出多样化的功能:①交通功能。是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提供与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②活动功能。主要是各类公共活动、人流聚集,如广场;③锻炼与健身功能。如林间步道、山地自行车道、绿地步道;④休闲及观光功能。如风景区、公园、绿地;⑤商业功能。如商业步行街、商业建筑体的联络等;⑥避难功能。灾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常与绿地步道结合。 3.设计理念 用地层面,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可以创造多功能社区环境,减少出行距离,提高区域活力; 规划层面,慢行交通设计可以引导交通方式结构合理化,引导以提高人的出行舒适性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 建设层面,建设和谐慢行圈,在慢行圈内给慢行交通充分的优先权,引导居民采用慢行及慢行接驳公交的出行方式,创造良好人居、可步行、亲和的环境。 设施层面,融合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建好慢行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设施,诸如行人无障碍设施,自行车停放、租赁设施,甚至在轨道列车内设置自行车车载位,鼓励居民采用”B R”(Bicycle and Ride)的出行方式。 设计层面,利用设计手段确保机动车在慢行交通活跃的区域降低车速,利用醒目铺装提醒驾驶人将通行优先权给予慢行主体。 (二)立体步行交通 1.立体交通 ”立体交通”是指向空中或地下空间的交通形式,始于电气时代。由多种交通方式,如地铁、公共汽车、轻轨、火车、飞机等组成,形成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格局,能够就地便捷换乘、中转或配送,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立体步行系统 立体步行系统是把不同性质的步行人流组织到垂直方向的不同平面中去,然后用垂直交通工具使之相互联系,不产生干扰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的做法。这里主要利用空中步行系统。该步行系统是位于地面以上,独立的或与建筑物及其它城市设施相结合的,以步行活动为主要内容,为优先满足步行行为需要而设立的各种城市构件及其附属空间。主要包括各种人行天桥和空中步行平台,连接建筑物或其它城市设施的各种二层及以上的公共步行通道、平台,及其与其它层面发生竖向交通联系的楼梯、坡道、节点、枢纽空间等。 3.系统衔接 城市是整合的统一体存在,当代城市职能要素的高度集聚及其所面临的复杂性迫切要求将系统的观念融人城市设计。建筑是城市社会生活的物化形式,城市生活的多向性、多元化及其内在联系决定了建筑功能单元之间的必然联系。建筑综合体的空间、功能与交通组织均应竖立城市设计的意识,建立在系统的观点之上。建筑综合体空间的属性比单一功能的建筑具有更多的城市性,其公共空间系统在空间组织中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系统化整体。 步行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内部空间穿插交织,界限模糊,公共领域深入建筑内部,使城市中重要公共建筑成为整体公共空间网络中一连串相互串接的活动结点。建筑中庭,外廊或是建筑与街道问的”灰空间”往往成为公私交接转合的重要结点。在这种空间体系中,步行与购物、娱乐、餐饮、聚会等人群活动互相支持,安全,舒适且充满生气。 行人步道为主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必然引发城市空间开发利用观念的变革,它与我国城市土地和空间使用的”条块分割”格格不入。就专业领域而言,城市、交通、建筑三个专业的配合是这种体系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三)生态城市设计 ”生态城市”的目标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道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城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创造生态景观。诱导整体、谐同、自生、开放的生态文明、孵化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段实、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区域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生态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的各个方面,需要统筹协调城市建筑、空间、景观等要素,通过生态节能技术、低碳环保技术等手段有效创造城市生态效益,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小结与借鉴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城市建设方式也面临转型,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将会成为未来城市规划面临的热点问题,在改造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地区发展定位和空间结构的转型,打造自身特色。 在旧区改造的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的是小规模的、分阶段的、渐进式的改善。注重邻里环境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在改造过程要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城市中心区的改造需要首先明确其功能定位,挖掘区域自身个性魅力与其可以承担的相应职能。综合交通改造是中心区改造设计的重点内容,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创造有序的城市交通空间。 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在打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结合立体空间设计创造独特的空间感受与城市个性,完善外部绿地空间与场地的细节设计,提高整体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区域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冬青 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78-84 2卫明 张艳华,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步行系统[J] 城市规划汇刊,2000 3朱兴彤,现代城市步行空间及其体系规划设计初探[D] 东南大学,2000.13-15 4王浩 谷康 孙新旺等,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王肇飞 李晓华 邵小东 耿娟,大城市慢行变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田[J] 交通运输 2009 6熊文 陈小鸿 胡显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J] 城市交通,2010(1) 7高世明 王亮,城市新区慢行交通系统的营造[J] 城市规划,2008(10) 8余伟 钱科烽 高奖 钱建华,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J] 城市交通,2009 9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张惠远 倪晋仁,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J] 城市规划,2001 1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 12凯文#183;林奇,城市意象 13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 14王建国,城市设计
|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