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步行街人行轨迹研究及改造更新——以夫子庙步行街为例任务书
2021-12-25 16:22:14
全文总字数:2962字
1.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方案、规划等
1.目的与前言:
随着现代生活中人们购物行为的变化以及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丰富的商业空间形态: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半封闭或全封闭的步行商业街,以及结合地铁、铁轨等交通形式而出现的地下商业街等。现代人的购物观念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家务劳动,而是演化为一种社会性的消遣,甚
至是获得刺激与调节生活的享受。所以现代商业空间不应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城市中多功能的社会活动中心和市民喜爱的公共交往场所。
步行商业街是人活动的容器,能够促使多种活动的发生,步行商业街空间设计要以人为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街道成为充满宽松自由的生活气息。
为揭示商业街内消费者路径选择行为的规律,运用统计学方法,动线观察法等对南京夫子庙街区消费者行为轨迹进行分析,包括消费活动的空间分布、地块间消费者流动、消费者路径选择行为等。进而分析消费者在交叉口的方向选择行为,了解消费者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同人群活动规律及需求等,
从而为步行街的功能布局,街道空间尺度、公共空间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2.论文的研究内容:
1、总结国内外商业街游客活动及步行轨迹的既有成果
2、南京夫子庙商业街的公共空间布局、业态、景观环境等现状调查
3、步行者来访目的、步行体验、步行轨迹、活动意愿调查
4、研究不同人群的步行轨迹特征及主导因素
5、总结与讨论
3.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广泛阅读文献,关注国内国外相关研究新动向,从多学科、多领域收集研究资料。围绕步行商业街、人行轨迹、步行体验、最优路径这几个关键词进行文献整理,一方面梳理现有的学术资料,学习其中的理论成果,并借鉴科学成熟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对梳理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预判,总结现有的研究内容,分析现有研究的优势与需要改进的方面,预判相关内容的研究方向与趋势。通过理论梳理与思考,取长补短,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与支撑。
2、实地考察法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综合考虑实地考察时间、考察区域、考察内容、考察方式。实地考察内容包括夫子庙游客的步行轨迹、夫子庙业态布局。通过实地考察总结步行街人行轨迹特征,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挖掘内涵提供支撑。
3、动线观察法
动线观察法是针对使用者活动调查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领域运用较为
广泛。动线调查的研究成果有人流动线图、相关表及人们运动轨迹模型等表现形式,在规划与设计的
各个阶段中大量运用。应用较多于规划设计前期的现状调查以及规划后期的方案评价中,亦可通过动
线调査研究得出相关数据,经过各种分析得出最佳平面。
4、SD 法(语意学解析法)
SD 法是一种实态调査方法,是研究关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的。在对建筑空间的主观评价方面,通
过调査数据的定量处理,使评价从感性到理性过渡有了依据。SD 法作为一种手段和技术,大量运用于
现代设计方法论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在传统建筑设计中理论体系的一种创新。
5、比较研究法
不同类型的步行街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多角度认识和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归纳出分布规律,扬长避短地制定措施、策略。
4.附图与附表:
研究流程图:
准备工作 |
数据的 汇总、整理、分析 |
人行轨迹的主导性因素研究 |
进行调研 |
总结与讨论 |
夫子庙步行街的范围界定 |
调研板块数据内容 |
游客人行轨迹汇总()0( |
夫子庙街道空间分析 |
研究计划表:
2016年12.271.5 | 开题报告 |
2017年2.204.12 | 调研,写论文 |
2017年4.134.26 | 中期检查 |
2017年5.256.7 | 抽查 |
2017年6.86.21 | 做PPT,答辩,成绩发布 |
2.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孙靓.城市步行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2]冯健,陈秀欣,兰宗敏.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10):1083-1096.
[3] 柴彦威,翁桂兰,沈浩.基于居民购物行为的上海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研究,2008,27(4):89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