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下的政府监管体系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7 10:36:16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工业化因其拥有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这四大优势而得到我国政府的重点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过后,我国建筑工业化虽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现阶段我国建筑工业化却也陷入了发展瓶颈之中。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筑工业化下的政府监管体系,运用政府政策扶持的方法,帮助我国建筑工业化走出发展瓶颈。
为了帮助我国建筑工业化取得更好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建筑工业化下政府监管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从建筑工业化技术本身、成本控制、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市场化引导、舆论宣传等多个方面入手,分析探讨政府监管部门应如何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最终针对上述发展障碍提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与解决措施。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工业化下政府监管体系的研究,既为我国建筑工业化解决了阻碍其继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也为我国政府监管体系的优化改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而在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定会让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步入新的高度。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政府监管体系、政府扶持政策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 modernization proces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has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cause of its four advantages of design standardization, component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at this stage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has also fallen into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elp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out of the bottleneck by studying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und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using the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method.
In order to help China'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various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research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under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 cost contr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market guidance, public opinion propaganda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 and explore how the governme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hould mak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finally propose corresponding support policies and solutions for the above development obstacl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und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not only solves the obstacles that hinder its continued development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but also puts forward pertinent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Under the joint e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will definitely enter a new height.
Keyword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government support policy
目 录
摘要 3
第1章绪论 6
1.1研究背景 6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4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8
第2章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障碍原因分析 10
2.1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概述 10
2.2障碍因素分析 10
2.2.1传统施工技术建筑工业化转变障碍 10
2.2.2建筑工业化环境监管体系不成熟 12
2.2.3建筑工业化质量监管体系不成熟 12
2.2.4建筑工业化施工成本过高 12
2.2.5建筑工业化标准化与用户需求多样性的矛盾 12
2.2.6建筑工业化产业扶持力度过小 13
2.2.7建筑工业化技术团队水平未达到要求 13
2.2.8社会大众对与建筑工业化存在错误认识 13
第3章建筑工业化下政府监管体系改善建议 14
3.1加强对建筑工业化成本控制的监管力度 14
3.2加速推进多模式建筑工业化工作 15
3.3加速推进建筑工业化下的绿色环保技术发展 15
3.4注重加强各企业市场化引导 16
3.5加强建筑工业化同传统施工管理方式的结合 16
3.6完善建筑工业化体系下安全质量监管的体系 17
3.7加强建筑工业化舆论宣传的准确性 19
3.8加速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行业团队的建设工作 20
第4章结语 21
4.1结论归纳 21
4.2未来展望 21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建筑工业化”一词最早出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世界,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国家重建时急需大量住房而人力资源又匮乏的问题而提出的。而建筑工业化这一定义则是在1974年联合国刊行出书的《政府逐渐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第一次提出的,即为:通过运用大工业生产方式改善建筑业传统建设方式,使其逐渐从效率低下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更高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模式。而后由于这种预制配装式建筑为房屋建造,工业生产领域带来了更加高效的生产效率,日本、前苏联、中国、美国等国家便陆续开始了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与发展。
在讨论建筑工业化的优点时,则不得不将其与传统建筑施工方法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的最大的区别在于[1]:传统建筑施工方法中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是分离开的,即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结构出发,只考虑该建筑结构的各项属性是否达标而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规范等;而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现场建造,现场加工材料以及手工作业,故对于传统建筑施工方法而言,是将设计与施工环节分离开来,设计阶段完成建筑目标的蓝图而后在施工阶段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而对于建筑工业化施工而言,就是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完全颠覆了传统建筑施工方法的生产方式,提升了设计环节的重要性,使得该环节不仅要考虑建设项目的具体蓝图,同时也要考虑在施工阶段中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进而不仅提高了设计文件的准确性,也为施工稳定进行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使得设计文件成为了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性文件,而这便是建筑工业化生产较之传统建筑施工方法的最大优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通过开发一种新的算法,使用一项新的技术以达到建筑工业化技术本身的创新。如McEvoy[13]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的装配式路径归算法,并且使用有限元分析(FEA)评估配装中间阶段的稳定性;Do Amaral Bichet[14]提出利用超环境和RFID,利用传感器/执行器网络和虚拟现实,跟踪建筑和装配行业的工艺及供应;Bolger[15]提出建立一个由移动机械手和智能部件组成,并带有嵌入式通信设备的分散的多机器人施工系统,来简化装配式建筑中的原材料加工及运输步骤。
国内学者关于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则更加倾向与政府调控方面的研究,且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如王俊、赵基达通过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建筑工业化陷入瓶颈是因为建筑行业过度聚焦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而忽视现浇结构体系及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尹强、刘鹏通过研究建筑工业化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发展,提出现阶段我国建筑工业化陷入瓶颈是因为现阶段政府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着种种不足导致装配式建筑无人问津;李蕾、徐晓棠通过对项目前期、项目施工阶段及项目竣工阶段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缺陷评价,得出如今政府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尚存在较多盲点,不利于建筑工业化的推动。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已成体系化且十分成熟,但大多数学者只是对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本身进行研究或者是单个因素对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而本文将结合成本控制、环境保护以及质量安全以及建筑工业化技术自身优化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建筑工业化下的政府监管体系对当前国内的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发展的影响。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时至今日,建筑工业化在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施工单位仍旧是更偏向于采用传统建筑施工方法,陷入了只是用传统建筑施工方法而忽略建筑工业化施工方法的思维定势之中。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四点:
- 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的施工成本较之于传统建筑施工方法而言偏高从而导致一些中小型施工单位没有能力启用建筑工业化施工方法从而被迫转用传统建筑施工方法;
- 当前我国对于建筑工业化下的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不足,使得该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及漏洞且现阶段政府部门对于使用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的项目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疏漏,进而导致一些施工企业更加偏向于选择体系监管更加成熟的更加保守稳健的传统建筑施工方法;
- 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虽较之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而言具有低碳低能耗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国策的优点,但其于国内发展的时间较短也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对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如何治理如何防治的成熟可靠的政府监管治理体系,从而使得一些施工单位在使用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不知如何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物,进而拖慢了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
- 目前我国国内多数施工单位使用的施工技术大致可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及钢结构施工技术而这三大技术均因为其技术本身存在的缺点导致其在建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发展阻碍,而这些发展阻碍也便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政府应如何从成本控制、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及如何加速推进传统施工技术向建筑工业化转化等诸多方面建立或补全监管体系以达到帮助建筑工业化摆脱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发展瓶颈以及提高国内预制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比例从而实现2016年我国政府发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发展新型建设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求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在新型建筑中达到甚至超过30%的占比。”建设目标。
1.4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本文所采用的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在中国知网、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查阅有关于建筑工业化下的政府监管体系的相关文献,摘取其中重要的部分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如何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改善政府监督体系以帮助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业化技术突破瓶颈。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则由下图表示:
图1.1
第2章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障碍原因分析
2.1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概述
欧美国家的建筑工业化进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而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则需要回溯到1950年-1960年时期。1956年党中央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踏实稳重地实现建筑工业化的目标,用以应对将来建造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更加繁重复杂的建设任务,而该项决定也成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源头。同时于1963出台的《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技术将会大量节约人力资源,并且加快工程建设项目的竣工速度。而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1999年国务院于《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概念,要求建筑物建设需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并提出了初步形成住宅建筑体系、部品体系的目标。
时至今日,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即使是在大城市的建筑建设中,大多数施工企业仍会选择使用以粗放型为主的住宅建设方案,使得建设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浪费,并且在施工方法的选用上仍旧倾向于选用传统建筑施工方法而放弃使用建筑工业化技术进行施工,进而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标准化发展进程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也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远不及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2.2障碍因素分析
在分析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陷入瓶颈的原因时,本文认为应从主要两个层面进行剖析,第一是从建筑工业化技术本身进行剖析,分析为何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十年后,绝大多数施工单位依旧坚持使用传统施工生产技术而很少考虑使用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进行项目建设工作。第二则是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从质量监管,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在现阶段的建筑工业化体系下政府监管体系存在的种种缺陷与不足。
以下便是本文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障碍因素的分析:
2.2.1传统施工技术建筑工业化转变障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过后,如今我国所使用的传统施工施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2],即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以及钢结构体系,而这三类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建筑工业化过程中是存在其各自的优势及劣势的:
首先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由这种技术建造的建筑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构件为主要原料,而后通过现场就地装配并设计施工的方法建造而成,拥有更短的施工周期,更为高效的生产效率,更加优质的产品质量,物料损耗率低等一系列特点很好满足了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需要。但是它仍旧存在缺点:首先便是抗震性能并不理想无法满足更高抗震性能需求的房屋建筑;其次则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整体性及刚度强度上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最后则是建造成本偏高,而这个缺点也导致了现阶段只有在政府保障性住房建造过程中才能大量使用该项技术用作试点实验而无法在全国进行推广运用,阻碍了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步。
其次是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这种技术相较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用过现场就地装配施工完成,而是通过在现场原地支模最后整体浇筑混凝土以完成建筑物的建造工作,而它相较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而言拥有建筑成本低,结构的整体性能以及刚度更好且抗震性能更加优秀的优点。但这项技术同时也存在着缺点:首先现浇混凝土较之装配式混凝土而言工序繁多,且需要长时间位于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而这无疑就加长了施工周期,同时如果现场混凝土养护不佳,更是会出现混凝土大面积开裂的问题;其次便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模板导致极易在施工现场留下大量难以回收利用的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预算;最后则是现阶段大量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水回收工作不引起重视,导致在施工现场形成水污染也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