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业集团研发楼通风空调工程设计(一)文献综述
2020-03-09 15:44:52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树立科学发展,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建设#8220;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8221;社会的首要任务。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热泵机组将蕴藏于岩体、地下水或地表水等可再生资源难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提取出来,为建筑物供热(供冷),有效地节约了矿物燃料、土地等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除国家倡导、建立示范工程外,主要由地源热泵机组生产厂家和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商业运作。目前,正在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自2005年以来,更是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1]。
一.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及其系统构成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空调技术。
水源热泵可分为地源热泵和水环热泵。地源热泵包括地下水热泵、地表水(江、河、湖、海)热泵、土壤源热泵;利用自来水的水源热泵习惯上被称为水环热泵[11]。
#8220;热泵#8221;这一术语是借鉴#8220;水泵#8221;一词得来。在自然环境中,水往低处流动,热向低温位传递。水泵将水从低处泵送到高处利用。而热泵可将低温位热能#8220;泵送#8221;(交换传递)到高温位提供利用[2]。在我国《暖通空调术语标准(GB50155-92)》中,对#8220;热泵#8221;的解释是#8220;能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功能转换的制冷机#8221;;在《新国际制冷词典(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Refrigeration)》中,对#8220;热泵#8221;的解释是#8220;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8221;[3]。可见,热泵在本质上是与制冷机相同的,只是运行工况不同。其工作原理是,由电能驱动压缩机,使工质(如R22)循环运动反复发生物理相变过程,分别在蒸发器中气化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使热量不断得到交换传递,并通过阀门切换使机组实现制热(或制冷)功能。在此过程中,热泵的压缩机需要一定量的高位电能驱动,其蒸发器吸收的是低位热能,但热泵输出的热量是可利用的高位热能,在数量上是其所消耗的高位电能能和所吸收低位热能的总和。热泵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热泵性能系数,即COP值(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热泵有多种,以水作为热源和供热介质的热泵称为水源热泵。水源热泵性能系数(即COP值)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稳定。水源热泵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由水源系统、水源热泵机房系统和末端散热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水源系统包括水源、取水构筑物、输水管网和水处理设备等[1]。
二.地源热泵的低位热源
地表水指江、河、湖、海、水库水等。地表水的温度与当地的气温有关。江、河、湖等冬季地表水水温:北方地区冬季水面都结冰,冰下面大于0℃;长江流域约4#8212;7℃;福建、广东等南部地区约10#8212;15℃。冬季最冷月海水平均温度,山东近海约4℃左右;江苏、上海近海约5#8212;8℃;浙江近海约9#8212;13℃;福建近海13#8212;16℃;广东以南地区近海约大于16℃[6]。地表水水温随季节、纬度和高程不同而变化。长江以北和高原地区,冬季地表水结冰,无法利用于制热供暖。夏季水温一般低于30℃,可用于制冷空调[4]。
地下水是指埋藏和运移与地表以下含水层中的水体。地下水分布广泛,水量也较稳定,水质比地表水好。因土壤的隔热和蓄热作用,其水温随季节的变化较小,特别是深井水的水温常年基本不变,尤其对于寒冷和严寒地区冬季地表水冻结或接近冻结,地表水源热泵无法或很困难应用时,地下水因其温度远高于冰点,对热泵运行十分有利,是水源热泵可以利用的热源。深水井的水温一般约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1#8212;2℃[7]。全国大约在6#8212;25℃范围内,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例如。黑龙江北部地下水温约6℃左右,华北地区约为16#8212;19℃,华东地区约为19#8212;20℃,华南地区约为20#8212;25℃[5]。但是由于地下水资源宝贵,且地下水取水回灌工艺对生态环境的远期评价尚未定论,其使用范围应受到一定限制[9]。
我们所能利用的土壤是指地表浅层土壤,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约47%的太阳辐射能量,且不受地域、资源限制,真正是资源广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土壤热源和空气热源相比,具有:土壤蓄热性好、土壤的温度波动小、土壤的热容量大、土壤的能流密度小、占用空间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