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下空间建筑热环境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02 17:09:3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枯竭、可利用面积不足、地价高涨等。利用地下空间配置城市基础设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地下空间是指在岩层或土层中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形成的空间。天然形成的地下空间有:喀斯特溶洞、熔岩洞、风蚀洞、海蚀洞等;人工形成的地下空间有:各种矿洞、工程建设需要开凿的地下洞室(如隧道、厂房等)开发利用。地表以下10米以内为浅层,地表以下10~30米为次浅层,地表以下30~100米为次深层。国外有人估计在30m深度范围内开发相当于城市总面积1/3的地下空间,就等于全部城市地面建筑的容量。有的专家估计一个城市合理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量是城市总用地面积乘上合理开发深度所得体积的40%,如果合理开发深度100一150米,当城市平均容积率为80%时,将扩大城市总容量26—40倍,这将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
国外的城市空间现代化开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国内尚属初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有些专家认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萌芽阶段、发育阶段、成熟阶段,那么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萌芽阶段向发育阶段过渡。目前,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列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议事日程。国家建设部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制定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并于19 9 7 年12 月就实施了该规定。无论国内国外,地下空间利用都是从浅层向深层发展,迄今为止仍主要在浅层地下空间进行。围绕大深度的空间开发利用早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比如日本,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已经成立了有政府部门,有大型企业,有关高校共同参加的声势浩大而广泛的活动,开始有计划地对各种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如何有效快速利用地下空间,其中重要的就是地下空间热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热环境参数常用的四个指标是: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只有空间具有舒适的环境才可以称之为有价值空间,人们才可以有效利用。鉴于上述原因,研究地下空间的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其热环境的研究,在保证舒适的建筑热环境的同时,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值得我们去投入人力和物力去研究。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一、基本内容和目标
1. 文献综述深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
2. 针对深地下空间围护结构传热性能进行分析;
3. 在机械通风基础上,建立深地下空间建筑热平衡方程;
4. 分析不同通风量及不同地区的深地下空间建筑热环境特征;
5. 热环境的模拟和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