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档案馆建筑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18 18:50: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档案是记录社会发展的凭证与工具,它记录着历史并传承与沉淀历史文化,档案馆是国家为了管理这些档案而设立的机构。档案馆作为文化建筑,应传递出它所在区域的民族特征、历史文化背景、区域地理环境以及区域风俗人情等,如徽派建筑文化,福建土楼建筑文化,西北的窑洞建筑文化,“定位于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文化模式、文化品位、文化水准与地域特色……从而充分体现档案馆建筑的‘唯一’性、文化性的标志性存在意义”。并且要尽量把能表示其属性特征 的元素体现在档案馆建筑上来。对在对档案馆的设计、布局、外形等的选择与应用上也要能够反映相应的特征。
本次设计为综合档案馆设计,包含城市综合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市规划馆。如今真正对于展示设计中地域性研究论述相对而言较少一些。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与所处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形态、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特定关联档案馆建筑不仅要回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更要吸收当地的建筑文化成就,因此,档案馆建筑通常也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位的重要尺度,从档案馆建筑中可以透视出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速度与已取得的成果而目前国内各地的档案馆和规划馆在对地域性特色的表达设计水平上参差不齐。井喷式的行业增长,开启了城市规划馆、档案馆设计的“流水线”,忽略地域文化或者文化特色表达不鲜明。因此,合理、恰当地解决城市展览馆展示设计与地域性特色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难题。我国档案馆的设计思想相比于国外较为落后,档案馆工作人员社会意识淡薄,同时公众对档案馆的公共意识也非常薄弱,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要让档案馆真正的进入公共生活,需要对档案馆的公共空间设计进行精细的、系统的研究,使档案馆能够真正以公共的、开放的姿态来迎接公众。 档案馆建筑的公共空间作为档案馆中与民众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其对档案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人们使用做多的、发生社会活动最为频繁的空间,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劣成为了制约档案馆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次以地域特色为基础,以展示设计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结合展示设计中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将地域性特色巧妙地融入其中,在总结探索城市档案馆展示设计基本构成及其原则的同时,试图研究地域性特色的特征与表现形式,以及与展览设计中装饰造型、空间布局、布展方式的相关联系,并结合国内一些规划馆布展的典型案例,利用大量的图片、数据尽可能的为结论提供支撑依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1)阅读相关书籍,对综合档案馆的特征有系统的认识;
(2)考察基地状况和相关实例;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 | 现状调查,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周 |
2 | 提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提出概念模型,提出技术方案设计 | 3周 |
3 | 确定全部设计内容 | 5周 |
4 | 设计说明,完成正图,模型制作,毕业设计成果电子文件制作 | 3周 |
序 号 | 内 容 | 所 用 时 间 |
5 | 文本制作,打印图纸,制作答辩汇报文件,成果评阅 | 1周 |
6 | 毕业答辩,成果展览 | 1周 |
合 计 | 14周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肖罗,魏春雨.档案馆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冷水江市综合档案馆设计探索[j].中外建筑,2012
[2]刘雪峰,苏君华.档案馆社会形象定位研究[j].山西档案,2015
[3]梁艳萍,张威.我国档案馆建筑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档案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