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园林大厦CCRC养老社区更新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20 08:17: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背景
选题的背景源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基本现实。
人口老龄化问题由来已久,截止至2015年,世界上已有94个国家或地区跨入老龄化社会,其中日本达到33.1%,进入高度老龄社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将增至158个,占国家总数约3/4,其中9个国家超过40%,为重度老龄社会。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不只是全球的平均状态,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个性化表现。
中国于1999年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后老龄化程度逐步加速加深。截止至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超过4亿,占比达32.8%,每3人中有1个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养老问题。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巨大,加之多年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单靠传统的子女-居家养老模式实在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故政府介入保障的养老机构的出现与增加变得十分必要,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只适用于老龄化的初期阶段,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可能支助比(PSR,每个65岁或更老的人有多少个15至64岁的人)的降低,会使得退休者福利的发展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将社会养老压力部分性的下放市场,发展养老居住产业,使得养老市场化,产业化,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新兴趋势,CCRC老年社区模式就是产业化养老模式的一种。选题的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进行的。
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对CCRC社区设计的研究本质上是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研究,基本落脚点是对老年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的研究。故本次选题对可持续照料老年社区的研究不做规划层面的探讨,重点进行CCRC社区的建筑设计研究。
关于选题中的旧建筑改造这一点,虽对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设计与发展号召有所响应,但无论是对于现阶段我国CCRC社区建筑设计研究而言,还是对于此次设计而言,毕竟都具有偶然性,是在适宜的选址与对原建筑合理评估保留价值后所做出的非必然决定,因此本次选题对其中的旧建筑改造元素不做重点研究,主要关注点为CCRC的建筑设计研究。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目前来说,可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ccrc)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还不健全,实际形成的CCRC案例也很少,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实践项目中,由旧建筑改造而成的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在当下CCRC模式社区的应用发展中,往往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只能参考甚至照搬国外经验,但这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更甚者还会导致其它问题。因此,对CCRC模式社区的建筑研究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相关设计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本次选题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中国的老龄化情况以及养老需求与养老模式变化情况,总结CCRC模式探索的迫切性;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段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及其所映射在建筑功能与空间上的要求,总结CCRC模式社区建筑设计的表达重点要点,并在实践中探索可持续照料老年社区建筑设计的可能性,深入理解并论述CCRC的理论研究,为解决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1.2.2 选题的意义
一般来说,养老居住产业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如右图)。在这个发展历程中,运营主体发生变化,养老机构逐步走向综合性老年社区。第三个阶段,可以说对应的就是CCRC模式社区。
可见CCRC模式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经阶段,以目前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也是最新的一个阶段。养老问题的严峻形势催生了研究CCRC重要意义,故本次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调CCRC模式对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对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谋求多种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2)对推动养老产业到达第三阶段,过渡运营主体,缓和政府压力,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3)对国内CCRC模式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补充和实践支持。
1.3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目前国内针对CCRC的专项研究目前来说整体还处于大类介绍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理论与实践设计还不是特别丰富,但这其中还是有许多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的成果,值得我们了解学习。笔者对发表于国内知名学术网站上的有关持续照料型养老设计的学术文献进行查询收集后,大体整理出如下几个方面。
(1)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方面
方乾羽的《CCRC持续照料模式养老综合社区研究》通过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人口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与发展CCRC养老社区的必要性,并对CCRC社区的建筑规划功能进行解析,提出CCRC社区的本土化运作策略,是一项很有说服力的应用呼吁研究。
于江的《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CCRC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 针对目前国内关于CCRC社区研究理论不足的现状,总结了CCRC社区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两方面相应的关注点和策略,从建设层面对CCRC社区进行了相对全面的研究。
(2)内部功能空间研究方面
徐知秋的《基于持续照护社区理念的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研究》立足于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以持续照料社区理念及相关住宅改造方法为理念依据和借鉴,提出老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和住宅适老化改造的方法和设计要点。
张哲浩的《基于格式塔知觉感知的CCRC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则从老年人的微观个性需求出发,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探讨了CCRC养老建筑设计中老年人的空间知觉体验问题,是关于CCRC模式的一项较为新颖而具有创造性的研究。
(3)实例研究方面
于维维的《城市CCRC建筑设计浅析——上海中心区域护理院设计实例分析》着眼于偏医疗型的“城市CCRC”的建筑设计,通过对案例总平面的人车分流分析、建筑平面图的功能分区设计、公共与私密空间的过渡设计、建筑立面效果设计等方面论述城市CCRC 设计全过程。其介绍的上海中心区域护理院,地下 2 层,地上 21 层,总建筑面积为 26611.8m 2 ,主体设自理老人房间(占80%),护理老人房间(占20%)则设在裙房,为满足自理型产品老人活动空间的需求,房间面积与活动配套功能房间面积比不大于 6:4。设计以安全和优美为重点,关注建筑的无障碍设计,环境与景观的设计,是一项融医养与颐养于一身的CCRC实践项目。
而刘若琳的《上海亲和源养老地产公共空间环境研究》则关注CCRC社区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通过对城市养老地产各种公共空间设计手法,设计方式,设计重点要点等的分析,归纳出一些可供参考的CCRC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其所研究的上海亲和源养老地产,总建筑面积为 10 万平方米,社区内设置一栋 7 层的老年人度假酒店,一栋 11 层的护理楼,还有 12 栋标准的老年公寓,其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设计上运用了多种设计原则和组合方式,共同营造出一系列成熟优美,且适宜老人亲近和活动的公共空间。
根据以上对国内CCRC模式研究情况的概述,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持续照料型老年社区纯粹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切入研究的几乎没有,故本次选题研究纯粹以CCRC模式建筑设计为着眼点进行,不失为一个创新点。而设计研究时,旧建筑改造元素的介入,则可使得研究更为丰满具体。
1.4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CRC养老模式主要在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盛行。这些国家人口老龄化历史悠久,相关养老设施建设与养老福利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加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催化,故更能形成滋养CCRC养老模式的沃土。自美国教会组织提出该想法至今,CCRC老年社区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且完善。
1.4.1 美国CCRC模式老年社区概况
在美国,养老社区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系,CCRC目前是美国老年人的主要养老居住模式之一。美国有超过2000个CCRC社区,居住人数超过60万人。平均每个CCRC社区的床位数大约在300张左右,超过500张床位的CCRC不到10%。CCRC社区中通常60%以上是独立居住单元。
美国的CCRC模式秉着在同一环境中养老终老的理念,侧重老人的持续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的提供,在社区居住设计上做出了三种不同划分,包括自理型,介助型与介护型,以适应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实际运营中面向中等收入以上富裕阶层,以合同方式介定服务内容。
目前CCRC在美国发展形式趋于多样化,有位于城市中心采用紧凑布局的都市型,有郊外规模巨大的田园住区型,有结合大学设置的实现终身学习目的的学院型等。
以美国著名退休社区“太阳城”为例。太阳城位于亚利桑那州西北,从1961年开始建设,占地约37.8平方公里,历经40年的开发建设,目前有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住户约17000名,而且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平均年龄为75岁。太阳城整体采用向心式布局,分为六大居住区,包括太阳城中心(独立家庭别墅)、国王之殿(连体别墅)、湖中之塔(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庭院和阿斯顿花园(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广场(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这里的建筑划完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小区内实现无障碍设计。各项配套设施完善,为老人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选择。
如今美国CCRC产业开始有家庭化的趋势,美国老人对与家人朋友亲近的小型住宅的需求趋势使养老社区产业由现有社区服务领域拓展至为单个客户提供服务,即为老年人提供在家护理和服务,服务需求是老人需求而定,养老社区家庭化已成为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可见,美国的CCCRC发展持续性地走在前沿,对老年人实际需求的相关调查研究在持续进行中,相关的实践发展更多地是受市场推动,顺应时代发展历程,自发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4.2 日本CCRC模式老年社区概况
日本老龄化程度世界第一,成为各国研究老龄化问题对策的参照样板。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在养老产业中引进CCRC模式,被称之付费老人之家。
CCRC在日本的发展分为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两个不同发展主线。日本的“企业版CCRC”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落地实践,初期借鉴美国模式发展大规模高端养老社区,然而因不适应日本国情而遭遇瓶颈,主要是建筑规划设计初期未能考虑入住老人日后的介护需求而导致后期无法支持照料机构的新设,以及因土地形式限值而导致的规划建设在使用上的不便,相关案例包括“美奈宜之林”社区以及“Smart Community 稻毛”社区。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的CCRC模式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设计策略,其中最具日本特色之处是对充分利用老年层资源和多世代共生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其中前者指老人从仅接受生活照料服务变成既接受服务也提供服务,比如成为儿童的课外辅导员等,发挥老人的能力价值;后者将社区定位由老年社区改为多世代共生。这两个创新点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已偏离了纯粹的CCRC模式。
“政府版CCRC”又称“日本版CCRC”,通常指始于2014年安倍政权二期的政府主导模式,其着眼点并不只是老人问题,而是相当大比重注入了如何盘活地方城市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城市产业空心化问题。“政府版CCRC”从美版CCRC直接借鉴的内容十分有限,其主要理念在于将老年社区迁居地方城市,提供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地区环境,令老年人得以积极地融入到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来,在需要医疗介护时又得以获得持续照料,如此来构建“生涯活跃的社区”。建筑规划设计时以居住、照料、活跃的生活要素加上迁居要素构成3 1的模型框架。
“日本版CCRC”的典型应用案例包括茨城县阿见町的生涯学习型社区和冈山县奈义町的自然田园型社区。
“日本版CCRC”是一种十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创新型设想,其模型理论上是将养老社区以小规模多组团的形式分散到地区社会中,形成地区的养老网络,可以加强地区的资源共享与利用,带动地区住宅与医疗产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对国外CCRC模式发展情况的概述,我们可以发现,从国土情况与设计分类来看,美国模式的CCRC对于我国持续照料型老年社区的发展更具有参考价值;然而从社会发展角度和文化认同程度来看,似乎日本的发展模式更有借鉴意义。故在针对我国的CCRC模式研究和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综合两者优势,再结合本国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逐步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CCRC模式。如在都市区域,以美版的为主要借鉴对象,发展集中型,统一管理的CCRC社区;而在郊区或乡村区域,则发展以日版为主要参考对象的分散型,分散管理的老年社区。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设计任务
2.1.1 项目概况
本次设计项目是以园林大厦为基础进行老年连续照料社区的改建,总改建面积约17000㎡;服务容量总约200间客房,单房最小面积不低于30平米(可容纳2人入住,有独立卫生间);公共空间占比不低于50%(包含办公区域);社区理论上最多容纳370名老人入住。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毕业设计课题前期调查
(1)选择和确定课题。
(2)进行与课题类型相关的调研,包括用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等。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薛楠楠;任留柱. 基于ccrc模式的养老社区建筑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6.
[2]彭小京. 基于持续照护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规划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18.6.
[3]靳兵;刁子坤;隽杰龙;黄文虹;陈中宏. 基于ccrc模式对中国养老社区设计的探讨[j]. 中外建筑,2018,10: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