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设计8-美丽乡村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及应用毕业论文
2022-02-13 20:34:51
论文总字数:12572字
摘 要
作为研究专题,本文将从几个研究方法入手,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逻辑层次来探究人文景观在现今美丽乡村村镇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和内涵(研究具体对象为江南乡村地区的人文景观),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文献综述:江南地区文化景观研究现状及评析;2.历史分析法:文化景观在江南乡建中的历史沿革、动态演绎;3.总结:文化景观的价值构成、创作概念;4.对比分析法:江南乡村文化景观与岭南乡村的差异,从中寻找景观元素的结构关系,包括聚落形态、结构格局、建筑特征、景观要素节点等具体层面的形态特征、创作手法和控制规范;5质性研究:落实到本次基地环境的关于人文景观创作的内在结构和激发因素的发掘(后续)。【关键词】研究方法; 人文景观内涵;价值要素构成;结构关系;形态特征;创作手法;控制
一.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现状及评析
对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乡村建设”这样的背景环境中的,因此笔者在进行其现状分析时,国外现状的研究是从乡村建设的大背景和策略出发,国内的研究是从对文化景观研究的类型种类的分类出发,由大到小分层阐述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的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乡村建设的研究大多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特色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例如韩国的"新乡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德国的"村庄更新"、美国的"特色乡村"等等,国外的乡村建设实践都采取了不同的切入点、发展路径与模式,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应顺应世界乡村建设发展的洪流,对农村进行改革,探索适合我国恃色的"美丽乡村"建设。
1.1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经济型)
新乡村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増加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免费发放水泥用于村庄道路建设;在发展经济方面,地方政府提供建设项目;在奖励方面,采取效益优先原则,建设好的多奖励,不建设的不奖励,先动先扶,不动不扶等等。同时,"新乡村运动"给村民W自主权,村民有权决定要做什么,建立村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的扶持政策为村民提供建设的动力与前提条件。"新乡村运动"的开展与实施改变了韩国农村破旧落后的面貌,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1.2日本的"造村运动"(一村一品型)
"造村运动"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同等的位置,注重三者的同步发展,使"三农"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在乡村建设上,强调乡村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打造乡村产业特色,创造乡村独特的生活魅力。"一村一品"是日本"造村运动"最具代表性的新形式,它强调乡村发展的个性价值,在政府引导与扶持下,依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探索出适合本地域特色的乡村发展模式。日本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居民的积极参与,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居民的积极参与加深了其对乡村建设的了解,使乡村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1.3德国的"村庄更新"(持续发展型)
"村庄更新"的主要理念是城乡生活等值化,其目标是合理利用王地资源,改善乡村的土地结构,对乡村土地进行整理,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规划,打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在乡村发展建设上,注重乡村道路的改善,重新审视乡村形态和居民建筑,力图建设富有自身特色与意蕴的村落结构,更加关注生态、文化、休闲,但并不是城市的复制品。融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将乡村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更新传统建筑,保持地方特色,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村庄就是未来",该些理念的提出使农村生活重新富有活力,也成功的将农民留在了农村。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乡村的文化景观得到很好地发展和传承。
1.4美国的"特色乡村"(管理型)
美国的乡村发展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实施城市化的带动模式,重视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在乡村建设方面,"特色乡村"强调地区个性,那种千村一面的现象很少见,依据各地传统与风俗习惯建设适宜的乡村风貌是美国乡村建设的一大特点。乡村建设通过详细的规划编制,并不是随意而为,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包括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政府非常注重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后续管理方面,美国制定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各参与单元都必须依法办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现特色乡村建设。
2.国内现状研究
通过笔者对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建设中文化景观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对文化景观的格局、发展进行的大叙事和论述,即“世界观”型的研究;2.对于国内乡村文化景观的载体形式和要素构成的认知,即“景观要素分析”型的研究;3.在传承和文化语境下的乡村景观的设计概念和创作方法的研究,即“方法论”型的研究。下面笔者将一一具体说明。
2.1时空维度上的文化景观叙事
南京师范大学黄燕的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时空变迁及景观效应研究》中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面临着面积缩减、自然景观格局遭破坏和人文景观丧失等一系列问题,主张探寻历史文化村镇自然地脉与传统文脉,她从宏观的视野下分析了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的时空变迁及其景观效应的动态演绎,探索了村镇景观格局的形成的变化,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江苏省聚落起源与村镇时空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新石器时期,江苏省聚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地区和宁镇扬一带春秋至汉末,聚落分化,村镇逐渐形成;南北朝至宋元时期,一部分村落发展为集市或镇,空间格局为线一面结合;明清时期,集镇兴盛,空间格局为多线与多面相结合;清末至解放前,沿江沿海地带新兴民族工商业集镇兴起,运河沿线集镇衰退;解放后,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2). 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南到北、由东到西数量和密度均依次递减的趋势。
(3). 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时空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政治经济因素。其中,自然环境因素贯穿于村镇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对聚落的形成及村镇的初期发展影响最大。
(4). 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的景观特征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聚落特征和村镇景观特征两个方面。
(5). 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变迁的基本模式是:以由点成线,由线划面“为基本扩张方式,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力的共同影响,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传统的环境风貌、街巷空间肌理和建筑风貌将遭到破坏。
东南大学李立的博士论文《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则从聚落的演变发展层面,在时空维度上对聚落进行全面针对性的探索,从社会文化结构、经济技术结构、政治政策结构、自然环境结构多角度地阐明乡村聚落形态演化的整体观;从均衡:自然生态制约下的传统聚落形态、转型:近代工业化的影响、徘徊:国家意识建构的乡村变迁、巨变: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这四个不同的社会经济时期对乡村聚落的形态、边缘以及发展因素做了全面的描述和总结,并以此描绘中国乡村聚落未来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曾晨、陈亮明的文章“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则以简略的发展回顾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对未来乡村文化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概念性的思路和原则。
2.2文化景观的载体形式和要素构成
肖 竞、李和平、曹珂的“历史城镇“景观-文化”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从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梳理我国历史城镇的遗产对象,将其分为“可视的”景观要素与“无形的”文化内涵两大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场所、地标节点四大载体层级,分别阐述了上述两大系统中各种景观、文化要素的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他们认为“文化景观”概念的本质是主观意志作用下人类认知、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过程与结果。它弥合了传统意义上“自然-人工”、“物质-价值”、“ 历史-现代”的二元矛盾,并将上述范畴纳入到一个有机、融合与发展的框架体系之中。具体而言,可从“作为精神媒介的景观”与 “作为动力机制的文化”两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文章一方面将历史城镇景观元素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一为人工建筑的物质实体;二为被实体围合的虚质空间;三为具有自然特性的环境因素;四为在前三者中活动,并通过其活动将前三者串联为有机整体的“人”及其行为。此四类元素共同构成了历史城镇中可见景观的全部,是认知城镇的基本单元。
另一方面,除可见的景观要素之外,历史城镇建成环境的物质表征下还蕴藏着无形的文化内涵。它是城镇中特定文化族群在文明长期演进的过程中创造、建设人工环境和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城镇中相关生活关系、职能关系与信仰关系的体现。作者对于历史城镇文化内涵议题的分析主要从文化的特性与共性两方面着手。“文化特性”指城镇在产业、商贸、军事、政治、宗教、民族等专属职能与族群因素影响下所发展出的文化特质,文章在案例举证分析中将结合具体城镇进行相关分析。“文化共性”则为在文化特性基础上提炼、总结的城镇共通属性。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人类在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三者间的关系中逐渐发展出了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四大文化层级,建构形成人类文化系统。文章参照此分类,对历史城镇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发展出人居、职能、历史与精神四条文化脉络。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的文章“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则从更为有层次和全面的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文化景观的要素构成和保护机制都做了说明:
孙华的“传统村落保护的学科与方法—中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刍议之一、二”则针对传统村落的景观要素和载体形式提出了一些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2.3文化景观设计概念和创作方法
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江苏省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指引》从自然小镇、传承小镇、特色小镇、生态小镇、宜人小镇、活力小镇的分类主题中给出具体的乡村景观空间的创作方法和控制导则。
王玥的硕士论文《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意象构成方法初探》从问题出发,由于历史文化村镇独特的历史遗产和景观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带来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许多地方在追求旅游效益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当地历史遗产、民俗文化和景观的保护,最终导致历史文化村镇自身价值的丧失,出现“千村一面”的危机。反观国际上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只有保持其景观的特征性与原真性,才能显现出历史文化村镇存在与发展的价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千村一面”,创造每个村镇特有的景观价值,促进历史文化村镇景观可持续发展呢准确把握各个历史文化村镇的“地域性”才是保护与开发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一种符合地域性景观创造的新方法,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研究,通过对浙南历史文化村镇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提炼出能够使人形成强烈意象的三种景观类型—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这三种景观类型是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意象构成的三个基本元素其次,分析了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意象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并从中抽取出景观意象的本质特征—地域性、差异性、创造性,分析论述了景观意象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及旅游开发的指导作用,进而提出景观意象营造的具体方法一保护、整伤、造境、重构。最后,通过泰顺廊桥文化园规划设计实践尝试,作者探讨了景观意象对于把握历史文化村镇地域个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二. 文化景观在江南乡建中的历史沿革、动态演绎
1.江南地区乡村聚落历史沿革
1.1 聚落的起源(新石器时期)
真正聚落的出现是在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是以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分工为标志的,即农业与牧业相互分离,出现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江苏省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已遍布全省,主要有苏北江淮至滨海地区的青莲岗文化、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南部环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搭泽文化、良诸文化和南京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这一时期江苏省出现的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为辅,主要分布在泗、祈、沭诸水与淮河交汇的黄淮地区(今连云港和新折一带、洪泽湖与苏北灌溉总渠一线)、长江三角洲环太湖流域(今苏锡常)和长江沿线的宁镇扬一带。
在农业经济生产方面,连云港一带是以种植栗为主的旱作农业,而淮安地区及环太湖地区则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与今天的农业类型相一致。
苏北淮海地区和环太湖地区能够较早地形成聚落,是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湖沼密布、植被和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早期对自然依赖性较大的人类居住生活。因此,新石器时期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分布影响较大。虽然这些先民居住的聚落都己成为遗址,但仍是江苏历史文化的佐证,是江苏村镇形成的基础。
1.2聚落的分化
春秋战国后,中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产生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原始的聚落逐渐分化为以农牧业为主的农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市镇。
江苏省的聚落分化经历了村落一集市、镇一集镇三个阶段的发展。以两汉为分界点,之前为村落的形成发展时期,发展速度缓慢;南北朝到宋元时期,大的村落逐渐形成草市和集市,并发展成为镇;明清时期,一些集市和镇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集镇。
1.3 村落的形成(春秋到汉末)
自春秋到两汉时期,我国的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一直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以北地区,江淮一带农业发展缓慢。
春秋战国时期,苏南地区为吴越所在地,农业水平发展到铁耕”水平,纺织业、煮盐业和造船业都有所发展。同时,邑(今扬州)为吴王寿梦所在地,为政治军事重镇;阖阁(今苏州)为吴国国都所在地。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和政治因素,推动了太湖地区的村落发展,一些后来的商贸重镇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和一定规模。如有“摇城”之说的周庄镇,吴宫旧地的角直镇,吴王为西施建馆娃宫的木渎镇、携西施避暑的西山镇、与西施赏月之地的明月湾村,吴越国养殖、游猎、采食之地的东山镇,开始筑砖烧的锦溪镇,发生过吴越“棉李之战”的黎里镇,镇江的辛丰镇,有史贞女舍身救伍子胥之说的南渡镇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周朝己有建制的周铁镇,年陶冶发展史的丁蜀镇等在当时己具一定的规模。
在苏北徐州地区,春秋徐国故址的半城镇、钟吾国国都所在地的马陵山镇和战国时期部忌封侯之地的古郊镇等在当时也具一定的规模。因此,春秋时期苏南环太湖地区和苏北的徐州地区孕育着村落的萌芽。
1.4 集市和镇的形成(南北朝至宋元)
在中国,镇”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北魏孝文帝时,一般为军事重镇,设在边防地区。五代后期草市才开始向镇发展。早期的市镇区分严格,“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镇”主要发挥军事和行政职能, “市”发挥经济职能。直到北宋才有镇的建置,褪去了军镇色彩,发挥贸易功能,与市没有本质区别,只有量的差别,“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东汉末年的“永嘉之乱”后,江淮流域以其自然条件优越、社会较安定富足的优势,吸引了为避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为村落及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口基础。
隋唐时期,运河沿线集市兴起。扬州地区处于运河与邵伯湖交汇处的邵伯镇、高邮湖与运河交汇处的范水镇、邵伯湖西侧的公道镇、处于运河与折河以及路马湖交汇处的窗湾镇、洪泽湖与运河之畔的码头镇等,以其便利的水运地位而逐渐发展成为大的集市。沿江地区,辛丰镇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农贸产品集散地,由汉
代的集市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镇;孟河镇因北接长江、南通运河而在东汉时期就形成货物交换的集市,隋唐时期集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商贸型大镇;今焦溪村和沙溪镇在当时己成为一定规模的村落
唐末的“安史之乱”再一次带来了北方居民的大规模南迁,经济重心基本转到了江南地区,并成为北方粮食的主要供应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
北宋时期,有了镇的建置。市、镇都具有商业经济功能,镇的商业规模大于市。江南地区农村商品交易中心的集市和城乡交通联络点的草市遍布,一部分集市和草市规模迅速扩大,并开始向镇发展。这一时期黎里镇、杨湾村形成较大规模的村落;沙溪镇、洛社镇、华士镇、光福镇、震泽镇、荡口镇、东山镇和严家桥村等集市己具相当的规模,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镇。
南北朝至宋元时期,运河沿线及长江沿线形成了大批集市及初具规模的镇图,为明清集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5 集镇的兴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太湖流域兴起了一批商业型、手工业型和手工业一商业型集镇,其数量和规模均要大于唐宋时期。村落发展为市,市发展为镇,镇进一步扩大为集镇。如吴江县康熙年间由弘治前的镇市发展为镇市,速度之快不言而喻。震泽镇由元代仅有数十家居民的村市发展成为明化成年间三四百家的镇,在嘉靖年间已发展成为居民千家的集镇。角直镇、黎里镇和同里镇依靠农副产品交易场所发展成为商业型集镇;盛泽镇演变为 “日出万铜,衣被天下”的手工业一商业性集镇。
1.6. 集镇的衰落(清末至民国)
清朝后期,由于黄河多次泛滥,运河航道受阻,再加上官运河漕衰落,商运海漕兴起,使得京杭大运河的商运长期阻滞不前,沿线市镇的经济有下滑趋势;并随着铁路的修建,铁路运输的优越性超过了航运,兴起了一批铁路枢纽城镇,运河沿线的城镇则逐渐衰落。同时,大量“洋纱”、“洋布”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传统的手工纺织业遭受强烈冲击,一些手工业型集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衰落趋势。
另一方面,受战争影响,江苏省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与阻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部分集镇因战争破坏,失去商业功能,经济吸引能力下降,由于恢复速度较慢,其地位会被邻近集镇所替代而逐渐衰落。
1.7 村镇的发展(建国以来)
建国以后,生产关系的改变使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农村的集镇出现了新的繁荣。在建国初期,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一部分集镇成为所在地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大多数集镇道路交通状况得到改善,但由于实施方法不当,经济实力不够,集镇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总体面貌变化不大,发展缓慢,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年代后期。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25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