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延伸下的村庄住宅群组团规划与住宅楼设计
2023-02-22 10:00:23
论文总字数:5775字
摘 要
住宅小区是人类居住迁移发展的产物,随着人口的增加,住宅小区户型更加多样,规划更加合理,组团规划以一种更为科学有序的方式组织空间流线,功能分区。在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同时,也能满足居民对生活品质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化的进程下,城市交通日益发达,延伸到城郊的交通线路给原本人烟稀少的城郊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当人们不再能忍受城市拥挤的交通时,往往会选择适宜的城郊居住,因此,在城市交通延伸下的村落正在逐渐发展。在满足小区经济指标的前提下,结合乡镇本有的地域特点,创造出现代便捷的生活环境和传统的生活特点。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tial mobility is a product of human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residential area units more diverse, more rational planning, organizing scientific planning in a more orderly way to organize the space flow lines, function zoning. Meet residents" daily activities, but also to meet the higher quality of life for residents of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 transport increasingly developed, extending to suburban transit lines to an otherwise sparsely populated suburbs and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When people can no longer tolerat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often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uburbia, so villages in city traffic is gradually extending under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indicators to meet the community,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some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to create a modern and convenien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characteristics.
目 录
一、设计概况………………………………………………………………………………………………1
二、设计说明………………………………………………………………………………………………1
2.1设计理念及构思……………………………………………………………………………………1
2.2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2
2. 2.1设计原则……………………………………………………………………………………2
2.2.2 设计目标……………………………………………………………………………………2
2.3设计重点和难点分析………………………………………………………………………………2
2.4设计思路和表现方法………………………………………………………………………………3
- 设计成果总结…………………………………………………………………………………………3
致谢……………………………………………………………………………………………………4
一、设计概况
在城市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四通八达的道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加深了地域间的联系,使原本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淮涟一级路是连接淮安和涟水地区的主要道路,是淮安通往机场的交通线路。涟水区有许多不同规模的乡镇,这些乡镇共同组成郊区,因城市交通的延伸而发展起来的乡镇面临着如何合理规划设计的问题。
本方案通过住宅群组团规划和住宅楼技术设计,学习和理解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建筑与自然环境、村落与城市交通的整体观念,尊重当地沿公路布置的村落特点。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影响下,城乡分别越来越不明显,乡村原本的地域风貌正在消失,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面向久居城市追求自由乡野生活的年轻人,最大限度地保持城郊原有的特色的环境面貌,合理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的社会现实下,营造出一种适宜的居住环境和得以延续的传统自然的交往环境。因此,本设计着重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居住小区,相信这也是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不容忽视的规划原则。能够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经济指标的基础之上,将自然生态融入小区规划,保障居住者能在精神、行为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要求,意在创造出舒适、宜居的人文生活环境的理想氛围。
二、设计说明
2.1设计理念及构思
2.1.1设计理念
地块临近在淮安市与涟水区的机场主要道路,城郊地域开阔,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把现代化的生活习惯需求与传统的生活模式合理结合起来,希望可以将现代的住宅模式应用于传统的居住方式,提出了向自然生活回归的设计理念。
2.1.2设计构想
回归自然生活,在方案规划中对自然风景加以利用,借用涟水乡镇天然的风景地貌,给久居城市的人们在开阔的自然风貌中以美的享受。小区针对的主要人群正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城市拥挤的交通和日益污染的空气让很多人产生回归乡村的想法,在城市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道路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因此直达城市的城郊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住宅地块,吸引着在城市繁忙交通下疲惫的人们居住。在设计过程中,思考如何将自然环境更大限度地融入人们生活环境,于是想到将紧邻地块的河道加以利用,与小区的绿化景观相融合,形成和谐自然的人文景观和居住环境,也让现代住宅建筑和乡镇环境有了良好的沟通。
除了要满足密度、容积率等技术指标,还应更大地发挥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着重中心景观等绿化建设,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居住感受。诚然,满足经济技术指标是住宅建筑必须要满足的条件,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最大程度地满足小区人文景观的精神需求,创建一个景色和谐,气氛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设计手法上,将现代的手法和传统的思路相结合,使现代的住所既能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又能将传统的生活模式传承下来。科技的发展让现代人的生活便利,这种不知不觉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生活行为上,还潜移默化地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审美的多元化让人们很少去思考传统审美的可取之处,但正是回归自然的构想让我们相信,现代的多元和传统的统一并不矛盾,提取传统审美的表达要素而不拘泥于形式本身,将现代的美学原理和中国式的空间意境融合,并在设计中结合了所处城市的地域特点,致力于打造和提升审美层次。在这种结合方式的思路下,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场所,满足了当代的青年们对居住环境高品位的追求。
2.2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2.2.1设计原则
创造宜居的住宅建筑,重中之重是舒适性。为贯彻这一原则,往往要考虑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到追求精神境界的心理需求,人的活动丰富多样。在复杂的人的活动中合理划分功能空间,再根据空间的不同功能,安排适宜的面积、比例,使不同功能的空间符合人的各种活动的尺度。既要考虑不同空间的相对独立性,还要考虑各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带给人的居住感受和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划分包含了设计的逻辑思考,体现人对生活环境的审美方面的追求。
2.2.2设计目标根据所处地块情况,确定了明确有效的规划方案:小区整体规划做到组团分类,结构明确,充分考虑所处地块的日照特点,小高层组团在东北角,不影响多层的日照。中心广场、绿地、小品等丰富了景观,也创造了供人们沟通交流的空间,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久居城市的人回归传统的邻里相处模式,将创造温馨的居住场所作为设计目标。在绿化设施方面,经过整体的规划,保留有价值的树木;对于无法保留的树木,在建造过程有计划地移植;不同的空间配以种植不同的植物,定期移植或培育,极大地丰富景观内容。
2.3设计重点和难点分析
2.3.1重点
行为上需求的满足:人类复杂的活动如生活,休息,与人交往等,需要在相配对的功能环境中进行。道路设置应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的需求,采用安全的设施和无障碍设计。
心理上需求的满足:通过功能形式的划分,色彩的搭配,材料质感的选择等满足居民不同活动时对居住环境心理上的要求。
优美的景观环境:居民追求更高层次的居住环境景观之美,不仅要思考形式的美观,还应从细节入手,打造亮点景观节点,给居民以得到视觉上的舒适和精神的享受。
人文特色:小区环境的人文特色是通过不同空间体现出来的,在整体和细节或具体性或象征性体现出人文精神的内涵。将现代的手法和传统的方式相结合,使现代的住所既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又能将传统的生活模式传承下来。
2.3.2难点
如何对地块进行合理利用,在保证满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规划功能合理,又能做到美观,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对组团多种可能性的设想,对合理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的兼顾。
电脑制图施工图和建模,对CAD制图和SU建模的熟练掌握。
2.4设计思路和表现方法
在建筑设计分析中贯彻了规划的原则和理念,从设计建筑单体中体现出整体规划的思想。坚持统筹兼顾的设计方法,把人的生活方式作为设计建筑时的落脚点。把现代化的生活习惯需求与传统的生活模式合理结合起来,希望可以将现代的住宅模式应用于传统的居住方式,提出了向自然生活回归的设计理念。 重视建筑设计的精神内涵,突出理性的逻辑空间理念和重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小区的目标服务的社会群体类型、家庭模式及行为活动方式的充分分析,可以将居住空间进行不同的分类,突破传统固有的分隔空间概念,发掘空间流动的可能性,为家庭的自主选择预留充分的可布局空间。 户型的流线严格化,确保业主在家中活动和行走更加合理便捷。 根据空间的不同功能划分设置动静分区、私密与开放有机结合,使得人在居住空间中能有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完成所需要的活动。
在建筑空间处理上,住宅单体普遍采用坡屋顶的形式,色彩淡雅;以飘窗营造出空间丰富、视野开阔的室内感受;住宅区总体布局充分利用了现有地形特点,将单元住宅串联成一个个有机等组团,使之形成优美的韵律感。
三、设计成果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现有小区的调研、相关资料的搜集,前期做好了相应的资料准备,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报告、论文及设计成果。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对地形的分析,合理地提出设计方案,根据导师指导进行修改,合理地安排室内流线、单元组团、住宅规划及景观道路。根据人活动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功能空间,满足了人在行为上和心理上的不同需求。在风格处理上,现代和传统的美学相融合,着重空间意象的提取,着重传统审美的表达要素而不拘泥于形式本身,在这种结合方式的思路下,既满足了人们对便利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又符合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场所。
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方案设计有了较为宏观的掌握,学习了空间亮点的打造,在功能合理的基础上放大细节的美感。在功能流线的处理上能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另外,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我增长了查阅资料和电脑制图的能力,能够有效地筛选有效信息。对做方案时间的安排也更加合理,提高了效率。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也得到了发散,能够站在全局的立场多种角度看问题,这对以后的生活都是很大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致谢
感谢母校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了课外知识。
感谢指导老师王娟芬老师耐心的指导和不断启发,让我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提高了方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感谢所有老师对我学习上的循循善诱,对专业知识详细的解答。
感谢同学们在生活上的帮助,让我得以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57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