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华历史档案馆规划及建筑设计开题报告
2020-04-13 11:45: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本次研究设计对象为档案馆建筑。伴随着世界范围的政府体制改革,长期以来隶属于政府行政设施的档案馆逐步向公共文化机构转变。从专注于档案保存与管理,逐步意识到档案利用的重要性,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开展公共服务成为档案馆工作重心之一。档案利用的对象也从传统的档案形成者、政府部门扩展至普通民众,利用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这对档案馆的设计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中国档案馆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称为“库房时期”。这阶段档案馆建设远没有形成体系,仅仅解决了存放档案的问题。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可称之为“战备时期”。由于国家对战争时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视,将重要的档案资料从地上库房转移至了战备的档案洞库存放,这一时期地上档案馆的建设几乎中断。第三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可称之为“功能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档案数量剧增,进入了档案馆建设的高潮,但对档案馆建筑模式的研究几乎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借鉴。该阶段探索的主要成果是建筑内部布局和档案馆使用工艺流程的相互关系,从基本上解决了档案馆三大功能区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结合问题,总结出一些平面模式,如回字型、工字型、]型等,并逐步完善了相应的建筑规范制定;第四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可称为“理念时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的载体形式和人们对档案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此,档案馆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档案工作理念的转变,也就必然引起了建筑设计理念的相应转变,这将引起建筑布局、外部形象、内部功能、空间组织等一系列变化。
我国传统的档案馆均以存放档案资料为目的,“保存”是首要任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馆不仅仅是一个存放文件的库房,更应该作为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信息中心,充分满足每个公民享有档案公共信息资源的权利,这就要求档案馆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除了要改变以往档案馆“库房”般的封闭形象外,更为重要的是为开放活动提供实质性的建筑空间,要打破传统的档案保存、档案借阅、技术管理三大块模式,将各种服务空间如展厅、多媒体视听室、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会议、培训等作为重要的空间组成部分。这是以往档案馆设计中较少或根本勿需考虑的内容。展厅不再是依附于走廊侧墙上的橱窗,而是一个能容纳多种展览形式,可自由灵活划分的多用途空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
档案馆在人类活动历史中是一个具有悠久年代的组织机构,它是集中统一保管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材料的处所。档案是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具有真凭实据特殊价值的原始材料。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备查和长期的有效作用。因此,档案馆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求保证档案的安全保管,不仅要求为组织档案的利用工作提供方便,而且要求最大限度延长档案的“寿命”。特别是后面这一条就构成了档案馆基本任务中的特点。档案馆从功能上讲与图书馆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档案馆的建筑要求和图书馆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档案库房绝不能当作一般书库的要求去设计。因为书库里存放的图书是商品,是大量印刷生产品,可以失而复得,可以补充。档案库里保存的是原件,原件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本身,虽然可以复制,但是如果原件损坏了,复制品的凭证作用也就失去了依据。
作为国家信息文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建设也正在步人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从传统档案馆以档案库为中心向数字档案馆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在馆藏建设方面看,从传统档案馆以档案文献实体收藏为中心向数字档案馆以数字化档案信息为中心转变;在“拥有”与“存取”的角度,从传统档案馆以“拥有为中心”向数字档案馆以“存取”为中心转变。档案媒介的数字化在档案的保管与利用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在相应信息机房的增设和库房类型的增加。在库馆之间的空间关系上,由于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与实物载体的分离,也将会出现数字档案馆建设库与馆舍的相对分离。大型档案保管基地的分离建设,使面向公众信息服务的档案馆不再受封闭的库区的限制而更加开放,与图书馆、博物馆的整合建设成为可能。当代档案馆正在展现为实体馆与虚拟馆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两型互动格局。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 学生毕业课题基地与相关案例调研,调研报告汇报;
第3-5周 一草:基地与总平面分析、建筑功能分析、设计概念构思研究;
第6-9周 二草:确定设计概念,确定总平面布局,展开平面设计、功能、空间、体量组合研究;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潘忠诚,莫深明等.美国国家档案馆建筑印象[j].建筑学报2002c2) : 61-63.
[2] 李峰,刘原平.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山西煤炭管理
[3] 石山,饶柏先.湖北省国家综合档案馆馆库建设问题[j].中国档案2009 c6)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