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主干道两侧城市设计4开题报告
2020-04-14 16:16: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南京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书
题 目: 南京市江宁区
东山街道佘村主干道两侧城市设计
指导教师 : 陈军
专业班级: 建筑0802
学 号: 1601080223
姓 名: 李佳程
日 期: 2013年3月8日
文 献 综 述 一、标题: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主干道两侧城市设计 1、基本认识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距南京市区约1小时的车程,坐落在上坊东面的山谷里,北边是青龙山、南面是大连山,村子的东西两头分别是两个水库,水库面积很大,是江宁的重要水源地之一;隔着水库的大连山脚下,邻近著名的江苏省足球训练基地。 佘村历史悠久,村庄整体格局及风貌保存较好,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家祠堂,该建筑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祠堂两部分组成。据《潘氏宗谱》记载,该组建筑于清顺治初年(1644#8212;1661)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扩建。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东侧,建筑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东西山墙饰有马头墙,大门两侧各置青石户对高约0.8米。建筑主体结构为三房两进式,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门厅、大厅内横梁上雕有花卉图案,大门上有精美砖雕,这组建筑民国十年修缮过。潘氏住宅位于宗祠西侧10米处,为潘恒才建造。住宅南向,砖木结构,共由三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0余间,占地约750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保存较好的为西边的宅子。每进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门额上镌刻楷书砖雕”天赐纯暇”,”福禄申之”等,这组建筑群规模不大,但是内部雕刻精美,整个建筑群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村庄建设用地范围。 3、规划目标 根据古村的特色、潜力、现状和发展条件分析以及上位规划的定位发展要求,明确古村的总体定位。充分挖掘古村文化内涵,保护与延续古村风情与风貌。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有序更新、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人文资源综合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4、规划思路 保护规划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及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制定以下规划思路: (1)将古村与自然景观遗产一体化保护和利用,重点保护古村的生态环境。 (2)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古村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群落。 (3)充分发掘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开发,打造人文旅游线路。 (4)延续居民的生活形态和内涵,完善古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的 1. 通过本次设计课程,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思路、流程和方法,了解城市设计任务的一般要求,完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成果。 2.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设计任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设计,尝试从熟悉的城市环境出发,创造有时代感与历史意义的场所环境。 3. 了解旧城保护更新设计的一般手法和方式。 4. 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图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悉设计团队运作的通常做法。 三、设计任务与成果要求 1. 设计目标: 第一. 本次设计应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途径,充分研究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制定合理的文化规划和保护策略,对地段和保护对象的利用方式、整治措施等提出要求,为推进和实施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引。 第二.本次设计应对保护区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划设计,对历史地段进行合理更新,注重该历史街区的商业形态和作用等的研究,为历史街区的新发展注入活力。 2. 总体要求: 第一,按照进度安排,完成各个任务环节; 第二,旧城保护与更新是世界范围内有历史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查阅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思路。 第三,了解南京江宁城市的发展历史,应在保存历史特色的基础上谋求旧街区新的发展方向; 第四,设计中努力体会并思考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第五,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景观与人文环境基础,同时也要考虑相关的功能等问题,培养处理复杂设计矛盾的基本能力; 第六,学习应用相关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3. 具体任务: 3.1. 现状调研和分析 (1) 查阅相关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已有的案例资料。 (2) 应当开展深入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对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发展、周边环境景观形成、保护区内各类建筑的功能、空间结构、交通流线、人员活动、环境景观与建筑特色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本次设计工作奠定科学的研究基础。 3.2 规划设计 (1)空间形态规划: 本次设计应结合历史街区的空间性质,强调重要建筑形态和街区空间肌理的保护。对建设控制地带提出建筑体量、高度、风格、色彩和街巷尺度等的指导性标准与设计原则。 按照保护原则和目标提出迁出或拆除影响保护区的环境和景观的单位及建筑物、构筑物的方案,提出可保留建筑的整治方案、迁出建筑的安置方案以及拆除建筑的还建方案。 (2)功能布局设计: 本项设计应充分调查与分析用地建设现状、街道形态,科学、合理地把握地块用地的功能与定位,提出其土地利用的优化与调整策略。在尊重现状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规划成果,对该地区的规划结构、建筑物的建设功能等进行适当调整,功能配置应当考虑市民的日常活动和出行。 (3)道路交通组织: 充分研究公交改善策略、交通设施布局、步行体系等,协调统一地段内自身交通组织的完整合理性。对地段内的车辆停放方式、停车场面积和位置做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地段内外的交通联系。 (4)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 选择地段内若干重要节点进行深入设计。 (5)绿化景观规划: 应根据整体保护的原则,制定古树名木的保护规划,结合地区的环境特性,创造较好的绿化景观。对城市家具、照明设施、景观小品、铺地和广告标志等提出意向性设计。 4. 设计成果: 4.1. 调研部分 文本(现状分析说明) 图纸(至少应包含): (1)地段区位分析图:比例自定 (2)现状总平面图 (3)用地功能分析图 (4)传统街巷空间与建筑形态分析 (5)建筑质量分析图 (6)建筑高度分析图 (7)道路交通现状图 (8)绿化及景观现状图 4.2. 更新设计部分 文本(设计说明、设计指引、相关保护发展策略及技术经济指标) 图纸(至少应包含): (1) 总平面图 (2) 功能分区规划图 (3) 交通系统规划图 (4)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5) 景观及绿化规划图 (6) 街区保护更新规划图 (7)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图 (8) 重要城市节点的设计方案(透视图可以手绘) (9) 主要街道重点地段沿街立面 四、完成期限 第1-2周: 收集和查阅各种资料,初定设计题目,拟订论文选题。 第3-4周: 开题答辩,指导教师给出评价意见,明确设计方向,做好统筹安排。分工设计,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主,并且每周定时进行小组成员间的汇总工作。明确并做好自己的研究课题,保持合作组内成员方案的信息相通。 第5-7周: 研究方案初步成型。在确定总体规划方案的同时融入城市设计方案。并且每周定时进行小组成员间的汇总工作。 第8-10周: 设计基本定稿,论文完成详细大纲,英译汉完成50%。 第11-14周: 设计进行最后完成阶段,每周定时进行小组成员间的汇总工作,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明确目标,团队合作制图并加强方案设计。完成论文及英译汉。 第15-16周: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成果装订刻盘。 第17-18周: 提交全部毕设成果,进行毕业答辩。 五、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最成果 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文献法:在研究初期,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文件和材料,各地报刊上的相关专题报道等。在研究后期,参考国内学术界对古村落更新设计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观察法:参与到古村落社区日常运转的环境中,作为一个村民观察古村落村民行为特征等。 (三)访谈法:对村长,村民分别访谈,以求得对古村落社区状况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四) 成果表达深度及形式:以CAD线图与SU建模相结合的方式,细化中发现问题,解决细部矛盾。后期以PHOTOSHOP进行加工处理,充分表达设计的意图。 六、参考资料 1.中国期刊网等网络上关于广州城市历史以及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资料。 2.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7. (美)理查德 马歇尔等,美国城市设计案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南京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书
题 目: 南京市江宁区
东山街道佘村主干道两侧城市设计
指导教师 : 陈军
专业班级: 建筑0802
学 号: 1601080223
姓 名: 李佳程
日 期: 2013年3月8日
文 献 综 述 一、标题: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主干道两侧城市设计 1、基本认识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距南京市区约1小时的车程,坐落在上坊东面的山谷里,北边是青龙山、南面是大连山,村子的东西两头分别是两个水库,水库面积很大,是江宁的重要水源地之一;隔着水库的大连山脚下,邻近著名的江苏省足球训练基地。 佘村历史悠久,村庄整体格局及风貌保存较好,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家祠堂,该建筑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祠堂两部分组成。据《潘氏宗谱》记载,该组建筑于清顺治初年(1644#8212;1661)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扩建。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东侧,建筑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东西山墙饰有马头墙,大门两侧各置青石户对高约0.8米。建筑主体结构为三房两进式,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门厅、大厅内横梁上雕有花卉图案,大门上有精美砖雕,这组建筑民国十年修缮过。潘氏住宅位于宗祠西侧10米处,为潘恒才建造。住宅南向,砖木结构,共由三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0余间,占地约750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保存较好的为西边的宅子。每进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门额上镌刻楷书砖雕”天赐纯暇”,”福禄申之”等,这组建筑群规模不大,但是内部雕刻精美,整个建筑群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村庄建设用地范围。 3、规划目标 根据古村的特色、潜力、现状和发展条件分析以及上位规划的定位发展要求,明确古村的总体定位。充分挖掘古村文化内涵,保护与延续古村风情与风貌。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有序更新、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人文资源综合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4、规划思路 保护规划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及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制定以下规划思路: (1)将古村与自然景观遗产一体化保护和利用,重点保护古村的生态环境。 (2)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古村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群落。 (3)充分发掘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开发,打造人文旅游线路。 (4)延续居民的生活形态和内涵,完善古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的 1. 通过本次设计课程,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思路、流程和方法,了解城市设计任务的一般要求,完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成果。 2.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设计任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设计,尝试从熟悉的城市环境出发,创造有时代感与历史意义的场所环境。 3. 了解旧城保护更新设计的一般手法和方式。 4. 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图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悉设计团队运作的通常做法。 三、设计任务与成果要求 1. 设计目标: 第一. 本次设计应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途径,充分研究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制定合理的文化规划和保护策略,对地段和保护对象的利用方式、整治措施等提出要求,为推进和实施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引。 第二.本次设计应对保护区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划设计,对历史地段进行合理更新,注重该历史街区的商业形态和作用等的研究,为历史街区的新发展注入活力。 2. 总体要求: 第一,按照进度安排,完成各个任务环节; 第二,旧城保护与更新是世界范围内有历史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查阅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思路。 第三,了解南京江宁城市的发展历史,应在保存历史特色的基础上谋求旧街区新的发展方向; 第四,设计中努力体会并思考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第五,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景观与人文环境基础,同时也要考虑相关的功能等问题,培养处理复杂设计矛盾的基本能力; 第六,学习应用相关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3. 具体任务: 3.1. 现状调研和分析 (1) 查阅相关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已有的案例资料。 (2) 应当开展深入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对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发展、周边环境景观形成、保护区内各类建筑的功能、空间结构、交通流线、人员活动、环境景观与建筑特色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本次设计工作奠定科学的研究基础。 3.2 规划设计 (1)空间形态规划: 本次设计应结合历史街区的空间性质,强调重要建筑形态和街区空间肌理的保护。对建设控制地带提出建筑体量、高度、风格、色彩和街巷尺度等的指导性标准与设计原则。 按照保护原则和目标提出迁出或拆除影响保护区的环境和景观的单位及建筑物、构筑物的方案,提出可保留建筑的整治方案、迁出建筑的安置方案以及拆除建筑的还建方案。 (2)功能布局设计: 本项设计应充分调查与分析用地建设现状、街道形态,科学、合理地把握地块用地的功能与定位,提出其土地利用的优化与调整策略。在尊重现状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规划成果,对该地区的规划结构、建筑物的建设功能等进行适当调整,功能配置应当考虑市民的日常活动和出行。 (3)道路交通组织: 充分研究公交改善策略、交通设施布局、步行体系等,协调统一地段内自身交通组织的完整合理性。对地段内的车辆停放方式、停车场面积和位置做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地段内外的交通联系。 (4)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 选择地段内若干重要节点进行深入设计。 (5)绿化景观规划: 应根据整体保护的原则,制定古树名木的保护规划,结合地区的环境特性,创造较好的绿化景观。对城市家具、照明设施、景观小品、铺地和广告标志等提出意向性设计。 4. 设计成果: 4.1. 调研部分 文本(现状分析说明) 图纸(至少应包含): (1)地段区位分析图:比例自定 (2)现状总平面图 (3)用地功能分析图 (4)传统街巷空间与建筑形态分析 (5)建筑质量分析图 (6)建筑高度分析图 (7)道路交通现状图 (8)绿化及景观现状图 4.2. 更新设计部分 文本(设计说明、设计指引、相关保护发展策略及技术经济指标) 图纸(至少应包含): (1) 总平面图 (2) 功能分区规划图 (3) 交通系统规划图 (4)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5) 景观及绿化规划图 (6) 街区保护更新规划图 (7)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图 (8) 重要城市节点的设计方案(透视图可以手绘) (9) 主要街道重点地段沿街立面 四、完成期限 第1-2周: 收集和查阅各种资料,初定设计题目,拟订论文选题。 第3-4周: 开题答辩,指导教师给出评价意见,明确设计方向,做好统筹安排。分工设计,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主,并且每周定时进行小组成员间的汇总工作。明确并做好自己的研究课题,保持合作组内成员方案的信息相通。 第5-7周: 研究方案初步成型。在确定总体规划方案的同时融入城市设计方案。并且每周定时进行小组成员间的汇总工作。 第8-10周: 设计基本定稿,论文完成详细大纲,英译汉完成50%。 第11-14周: 设计进行最后完成阶段,每周定时进行小组成员间的汇总工作,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明确目标,团队合作制图并加强方案设计。完成论文及英译汉。 第15-16周: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成果装订刻盘。 第17-18周: 提交全部毕设成果,进行毕业答辩。 五、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最成果 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文献法:在研究初期,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文件和材料,各地报刊上的相关专题报道等。在研究后期,参考国内学术界对古村落更新设计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观察法:参与到古村落社区日常运转的环境中,作为一个村民观察古村落村民行为特征等。 (三)访谈法:对村长,村民分别访谈,以求得对古村落社区状况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四) 成果表达深度及形式:以CAD线图与SU建模相结合的方式,细化中发现问题,解决细部矛盾。后期以PHOTOSHOP进行加工处理,充分表达设计的意图。 六、参考资料 1.中国期刊网等网络上关于广州城市历史以及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资料。 2.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7. (美)理查德 马歇尔等,美国城市设计案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