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任丘净慧禅寺规划与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21 16:29:48
佛教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如今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它于公元之初的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历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等多个朝代,伴随着统治阶层的倡导与遏制,起起伏伏也有两千年之久。
佛教于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受人们追崇,在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乃至出现了执行佛教政策的国家寺院——大兴善寺,尽管之后发生了“武宗灭佛”,但宋代又采取了包容态度,不过分尊崇,但也并不遏制其发展,使其不断世俗化,在元明清时期,佛教与西方其他教派文化融合形成喇嘛教,颇显神秘化,逐渐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随着中国朝代的更迭过程中,佛教主要建筑,即寺院,也不断的进行变革,产生了具有时间特征的不同形式与格局。从最早时期由鸿胪寺改建而来的白马寺,到南北朝时期的“舍宅为寺”活动,到隋唐时期各种国家寺院,如大兴善寺,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喇嘛寺,各种皇家敕建的寺庙,其布局形式也经历了廊院式向纵轴式的转变,印度的佛寺布局融合了中国本土院落文化,形成新的佛寺形式。而其建筑的形式与特点,各朝各代也不尽相同。
中国的佛教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历史悠久,传统建造技艺也不同于西方,而佛教这一外来品,也一样被吸收融合乃至不断发展,也自有其值得探讨的地方。研究佛教建筑,对于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建造技术有着重大的帮助与意义。
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殖民史。近代中国佛教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冲击,中国的佛教徒们致力于佛教的复兴和国家的独立。他们纷纷以佛教思想为武器、佛教历史为依据,阐发佛教与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宣扬佛教民族主义。僧人走出庙堂、深入社会,肩负起救世救民的重任;他们以入世的情怀、开辟了近代佛史上社会参与佛教的新路。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佛教更进一步的融入各个领域,如慈善、生态、修养等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需要快速发展,对古建保护力度不足,我们今日所见唐风遗物,很多是由梁林夫妇与其他建筑学者进行测绘考究之后得以保存。时间步入20世纪末,国家意识到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注重保护古文物,包括建筑。国家成立古建遗址保护协会,对各地的古迹进行考察与保护修缮工作。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古迹保护工作面向山区村寨的古建,这其中也不乏寺庙。像城市里的寺庙,更多的已经进行修缮完毕面向游人开放,比如西安兴善寺、慈恩寺等。
由于距离以及西方本土基督教的存在,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并没有那么普及。而东亚邻国比如日本,韩国等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播则比较顺利,早先便有鉴真东渡传教的记载。而日本古建筑与中国唐代建筑一脉相承,多数保存良好,尤其是京都与奈良两地。就古建筑保护而言,日本现存木构古建筑大都是以整体的理念加以保护,即以著名建筑单体为核心,包括历史上各个年代所有与之有关的附属建筑以及建筑所在区域的总体环境等等,都属于整体内容而加以保护。这些历代古建筑的形式完整瑰丽,建筑整体环境清幽古朴,已成为公众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比如严岛神社、古姬路城、唐招提寺等等。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佛教依然作为一大教派,在民众中传播广泛,各地保存下的佛寺与新建的佛寺很多已成为信徒们修身养性和游客们一览传统的好去处,典型的佛寺修缮与重建以西安为模范。佛寺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研究佛寺建筑便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艺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1基本内容与设计目标
该次设计对象为河北任丘净慧禅寺,该基地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占地280亩,容积率不大于1.0,建筑密度不大于35%。拟修建寺院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遮那殿、藏经楼、方丈院、僧寮、钟鼓楼、净慧纪念堂、研究中心(综合楼)以及配套设施等。同时,参考已有的佛寺建筑与资料,进行配套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