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图大厦给排水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3 11:05:09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
浅谈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 摘要: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多种给排水节水措施,包括优化供水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供水设备,选用新型管材与阀门等,从节水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非传统水源利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给排水节水设计理念。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s,and introduces many energy-saving measure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such as optimization of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use of advance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the selection of new pipes and valves and so on,and expounds water-saving design concept from water-saving measures, renewable energy use and the use of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water-saving measures 1.引言 由于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绿色建筑”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绿色建筑”被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正常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1]。”绿色建筑”的实现要从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和要求,在这诸多因素中,设计作为第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中,节水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与非传统水源利用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针对这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2. 节水措施 所谓绿色建筑节水就是指在绿色建筑概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节水。建筑节水有三 层含义:一是减少用水量;二是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三是防止泄漏[2]。建筑节水措施要从以下四个层面推进。 2.1 优化供水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中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进行供水, 低区使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 高区采用水泵加压供水, 市政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推广使用管网叠压供水方式,这样既可以节能,同时可以做到节水,也避免了水源的二次污染[3]; 合理进行系统分区,避免系统的分区不合理造成的系统超压出流,系统的超压出流造成了不被人们注意的隐形的水资源浪费。 2.2 采用先进的供水设备 目前加压供水方式主要分为四类: 水泵 高位水箱供水、气压给水设备供水、变频调速供水、管网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是目前工程设计中最为普及的方式[4]。变频调速设备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供水方式, 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5], 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 合理的选择设备, 可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中按供水最不利情况计算所引起的水量、电能的浪费问题, 在各类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前景。 2.3选用新型管材与阀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新型管材由于其自身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实践证明以聚丙烯树脂为原材料的管材,质量可靠、运行安全、维护方便、费用经济,尤其是PP-R 给水管的热熔连接工艺更适合管道的直埋、暗敷,能有效地解决管路渗漏的问题[6]。 阀门作为给排水系统中的主要配件之一,其选择的类型、材料、质量好坏等,也将对用水量产生影响,因此应选陶瓷阀芯或者铜芯等节水型阀门。 2.4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与设备 2.4.1节水龙头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水龙头的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是一种常见的盥洗用水设备;当前,节水型龙头多以陶瓷阀芯水龙头为主。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 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 节水量为3%-50%, 大部分在20%-30 %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 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7];另外,重启水龙头是当前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节水龙头之一,既可节约用水量,也可防止溅水问题;而感应式水龙头、自闭式水龙头也在节水方面发挥作用,具有较强推广价值[8]。 2.4.2节水淋浴 当前,研制应用的节水型淋浴器主要为冷热水混合式淋浴器,配有恒温装置,根据事先设定的温度启动扳手,即可准确调节水温,减少调水时间[9];另外,具备定量停止水栓的淋浴器,也可以事先调节冷热水量,当设置的用水量已经用完后,即自动停止,有效节约水资源。 2.4.3节水厕所 作为建筑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厕所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美国所推出免冲洗型坐便器利用高液体的存水弯衬垫无需水资源的使用,可在减少用水的同时还减少了处理污水的费用,除此之外,感应型自动冲水设备、虹吸坐便器、双冲水节水箱以及两档提拉式虹吸水箱的节水效果也十分明显[10]。 3.可再生能源利用 我国现有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随着开发量的增加,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储量在急剧减少,因而降低建筑能耗和寻求新能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干净无污染的特点,在绿色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中具有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当前在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当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真空管设备,具有热转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不受季节的限制[11]。在给排水专业的设计工作中,主要利用太阳能的光热形式,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 以北的区域,平均日照时间较长,适合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广泛应用[12]。 4. 非传统水源利用 4.1中水回用 中水也就是再生水,是指污水经过适当处理之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需求,可进行有益使用的非饮用水。建筑中产生的中水主要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污水和废水。据相关统计分析可得,我国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占据排水量的69%,它主要包括洗衣水、沐浴排水、厨房排水等[13]。对其进行收集并经过有效处理,使之成为中水,作为道路清洗、建筑施工、城市绿化等用水,代替原先的自来水,可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2雨水利用 雨水的再利用主要包括两部分两方面的技术应用:雨水的收集技术和雨水渗透技术两部分[14]。 4.2.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应用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单体建筑分散式系统、建筑群或者是小区集中系统。在国内外,大多数专家都提出了贮水池的体积确定的方法,通常将初期弃流量定在2mm处。其计算方法: QM=3.33*10^-5KAh (1) V=(10~20)QM (2) 4.2.2屋面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应用 屋面花园就是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进行种植各种花卉、绿化的统称,此种建筑设计手法常用于平屋顶以及剖屋顶上。屋面花园的各个构造层次从上往下为: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等[15]。 4.2.3渗水池的应用 渗水池的功能就是把水转移到其他有植物的池里,这样会增大其接触的面积,可以大大的提高储水能力,这样也就增强了净化能力。这类水池已广泛的被运用到了小区,酒店,公园等公共场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在未来占据建筑行业的主导地位。给排水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潜能很大,我们可以在满足用户用水要求的情况下,从节水、可再生能源利用和非传统水源利用等方面优化我们设计,使我们设计的项目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刘晓峰, 郭斌. 关于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节水问题的研究[J]. 科技传播, 2009, 21: 40-41. [3]赵培林. 浅议绿色建筑住宅的节水设计[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 (3): 40-41. [4]刘卫, 杨静. 谈绿色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J]. 山西建筑, 2011, 37(33): 128-129. [5] 尹东方. 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J]. 给水排水, 2010, 2. [6]李海斌. 浅析新型管材在小区供水管网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 2013 (22). [7] 刘杰.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剖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4. [8]李倩.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探析[J].企业导报,2012(1):17-18. [9]黄焱灵.议建筑给排水中的几个问题及合适的节水节能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1(5) [10]牛天玉. 探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途径[J]. 山西建筑, 2013, 39(12): 103-105. [11]孙志魁. 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新探[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 45-45. [12]范建伟. 浅谈 ”绿色建筑” 与给排水相关的几个方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7): 287-287. [13]叶琪. 浅谈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的技术措施[J]. 江西建材, 2013 (6): 38-39. [14]于瀚, 秦金辉. 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3 (22). [15]廖日红,顾斌杰,丁跃元等.城市雨水处理工艺与技术[J].北京水务,2006,(4):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