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70 40)m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29 15:17:12
设计背景:
张家坪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径布置为(40 70 40)m,主梁为单箱单室截面,顶宽12.0m,底宽6.5m,支点梁高4m,跨中梁高2m,三向预应力结构体系。本桥采用悬臂施工法,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及现代化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大跨度桥梁日益增多。各种跨径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正适应了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桥梁建设的需要。
连续刚构桥既具有连续梁桥行车平顺舒适、桥面伸缩缝少、桥下净空较大、节省材料、整体性好等特点,又具有T型刚构桥不设支座、施工方便的优点,且有很大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桥向抗扭刚度。其次,连续钢构体系有着抗震性能好的特点,水平地震力可以均摊到各个桥墩上来承担,因而又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并且,墩梁固结便于采用悬臂施工法,省去了连续梁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临时固结措施,同时无需进行体系转换。随着悬臂施工技术的问世与日趋成熟,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渐成为跨海湾、深谷、大江大河等所广泛采用的桥梁结构形式之一。
在国外,由于施工方法的限制,早期的连续刚构桥跨径均在百米以下,随着悬臂、悬拼等施工方法的出现,其跨径逐步增加。1970年以前,跨径在100-200范围内,几乎都是选做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早期典型的梁桥便是联邦德国1953年建造的霍尔姆斯桥和1954年建造的科布伦茨桥,但是这种桥型中间带铰,并对混凝土徐变、收缩估计不足,又因温度等因素影响使结构在铰处形成明显的折线变形状态,于行车不利,这种情况下,对行车有利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便出现了。1964联邦德国建成了主跨为208m的本道夫(Bendorf)桥,不仅成功地显示出悬臂施工方法的优越性,而且在结构进行了创新,薄型的主墩与上部连续梁固结,形成了带绞的连续—钢构体系。这种结构后来被一些著名桥例所采用,由此逐步形成了现代的预应力连续钢构体系。
我国于1988年开始从国外引进连续刚构桥,30年来已建成和正建多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我国建成第一座跨径为180m的广州洛溪大桥,连续钢构的突出优点使得这种桥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1997年我国建成了主跨为270m的虎门大桥辅航道桥,更是将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跨越能力体现到了极致!
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连续刚构桥进行上部结构设计,它是本科生毕业之前最后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毕业设计要求每个学生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独立完成,能够培养毕业生独当一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的学术动态,充分的了解国内外桥梁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练的运用大学所学的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大跨径桥梁设计等基础课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运用CAD、MIDAS等专业软件,查阅有关规范和文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设计目标。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
在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教学环节当中,学生不仅能够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大幅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过程当中,学生将不断完善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将为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创造精彩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研究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