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信仰传入淮安的时间新探
2023-07-28 09:54:49
论文总字数:7442字
摘 要
:关于天妃信仰传入淮安的时间,目前史学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宋代和元代两个时期。本文通过对学者观点的分析甄别,对于宋元两代天妃信仰的传播情况、传播方式及其与漕运的关系展开研究,同时对现存史料加以考证,得出天妃信仰应是在元代至正年间传入淮安。关键词:淮安;运河;天妃信仰;传播时间
Abstract:About the travel time of Celestial queen faith in Huaian,the focus of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debate is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Yuan dynas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f history point of view, research on the day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Yuan dynasty Celestial queen faith propagation,mode of transmis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Textual research for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data by the tim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ravel time of Celestial queen faith in Huaian is the Zhizheng period in the Yuan dynasty.
Keywords:Huaian;the canal;Celestial queen faith;travel time
目 录
一、天妃信仰不可能在南宋传入淮安······························ 4
(一)对南宋传入说观点的解读·································· 4
(二)天妃信仰在南宋时的传播情况······························ 5
二、天妃信仰在元至正年间传入淮安······························ 6
(一)元代淮安地区漕运的发展·································· 6
(二)淮安地区天妃宫应修建时间考证···························· 7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天妃信仰,又被称为妈祖信仰,其起源于福建莆田。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天妃在历史上是存在的,天妃姓林,名默。 “幼契玄理,预知祸福”[1]530,在她去世后,因为其有护航保运的功能,从北宋年间到清代,统治者倍加推崇,她的封号从“夫人”、“天妃”到“天后”,进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航海交通运输业的主要保护神。淮安作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对于依赖漕运的古代社会而言,虽然属于海神范畴的天妃信仰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淮安地区的天妃信仰正是凭借着漕运而传入演变的。
那么,天妃信仰具体传入淮安地区是在什么时期?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南宋传入说,这种观点最早便是由南宋时嘉泰年间进士,莆田人丁伯桂在其所著的《艮山顺济圣妃庙记》[2]15提出,后世认可南宋传入说的学者大都引用并支持这一观点,其中较为权威的便是蒋维锬先生和朱合浦先生,他们在其所编专著《湄洲妈祖志》[3]164中便采用了这一观点。
第二种观点便是元代传入说,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他们的依据无一例外都是照乘所编撰的《天妃显圣录》一书中代表元政府的祭祀官宋本在天历二年祭祀海运及运河运输城市天妃庙的记录,其中便提到了淮安庙。[4]148
关于天妃信仰传入淮安的时间,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南宋还是元代。本文认为天妃信仰应是元代传入淮安,且传入时间应该是在元至正年间。
- 天妃信仰不可能在南宋传入淮安
我将从对于南宋传入说的解读,以及天妃信仰在南宋的传播情况展开论述。
(一)对于南宋传入说观点的解读
支持南宋传入说的学者普遍认可丁伯桂的《艮山顺济圣妃庙记》,其中所言:
开禧丙寅,金寇淮甸,郡遣戍兵,载神香火以行; 一战花靥镇,再战紫金山,
三战解合肥之围。神以身现云中,著旗帜,军士勇张,凯奏以还。······神之祠不独盛于莆,闽、广、江、浙、淮甸皆祠也。[2]44
这段材料主要说的是南宋年间的开禧北伐,南宋政府遣调福建莆田籍军士去江淮地区作战。莆邑军人载天妃与他们同行出征,并且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他们认为是天妃神之佑助,因此开始大肆祭祀天妃,所以,“淮甸皆祠也”。
我认为这则材料是无法支撑天妃信仰在南宋时就传入淮安的观点。首先,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宋金战斗地点花靥镇、紫金山以及合肥皆在南宋时淮南西路,而南宋时淮安属于淮南东路,两地相距甚远。其次,丁伯桂所言的“淮甸”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淮甸”在南宋时应该指的是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今天江苏和安徽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全部区域。那么就目前史料来看,尚不能得知此战之后在此区域便建有天妃庙宇,所以也更加无法证明此战之后天妃信仰传入淮安。
蒋维锬先生和朱合浦先生编撰的《湄洲妈祖志》是学界关于天妃信仰研究的权威著作,在其专著中他们也认为天妃信仰是南宋传入淮安。他们观点的主要依据为明代嘉靖年间所编撰的《南畿志》卷三十五《方外志·淮安灵慈宫》,其中记载:
灵慈宫,即天妃宫,为漕运立。一在郡城西南隅,宋贾涉建。[3]164
这段材料很简洁,直接表明宋代的贾涉在淮安城西南隅,因为漕运修建了天妃宫。
我认为这段材料里存在两点误读,首先,便是灵慈宫这一称谓,灵慈宫作为天妃宫的统称是发生在元代,元天历二年因为天妃“庇护漕运”而赐“灵慈庙额”之封,此后灵慈宫方才成为天妃宫的统称。[5]315中宋代便出现灵慈宫且祭祀的主神为天妃,这样的说法显然是靠不住的。其次,在《万历淮安府志》载:
灵慈宫:即天妃宫,……在郡城西南隅,旧名紫极宫,宫前环池植枊,名万
柳池,上有升仙桥,宋嘉定间楚州安抚贾涉重建,后毁,元至正又建。本庙宣德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744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