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长笛音乐的风格特点与演奏技巧-以《威尼斯狂欢节》为例

 2023-09-20 09:19:25  

论文总字数:8084字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笛的历史背景,介绍本论文作品的作者,浪漫主义时期的长笛人物:保尔.杰宁以及创作背景。然后分析其整首作品《威尼斯狂欢节》的风格和特点,分析作品的曲式,把重点、难点挑出举例说明并加以讲解,总结这一时期的风格特点,为后文的演奏技巧做铺垫。本文第二部分讲解在演奏《威尼斯狂欢节》时需要注意的演奏技巧,并对其技巧性的演奏进行说明,从音色、气息、速度、吐音四大方面进行讲解,最后对浪漫主义时期长笛音乐做总结。

关键词:浪漫主义时期,杰宁,风格特点,演奏技巧

Abstract: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flute, introduce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e flute figure in the romantic period: Paul jenin and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Then, it analyzes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work Venice carnival, analyzes the musical form of the work, picks out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for illustration and explan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eriod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later performance skill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laying skill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erformance of Venice carnival, and explains its technical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bre, breath, speed and articulation,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flute music in the romantic period.

Keywords:romanticism period, janine, style characteristics, playing skills

目 录

1 前言……………………………………………………………………… 3

1.1 长笛的历史背景 …………………………………………………… 3

2 杰宁的生平及作品 …………………………………………… 3

2.1 《威尼斯狂欢节》创作背景 ……………………………………………3

2.2 《威尼斯狂欢节》创作风格及曲式分析 ……………………………4

2.3 浪漫主义时期长笛音乐风格及特点 …………………………………6

3 《威尼斯狂欢节》演奏方法 …………………………………………7

3.1 音色的把握 ………………………………………………………… 7

3.2 气息的运用 ………………………………………………………… 7

3.3 速度的要求 ………………………………………………………… 8

3.4 吐音的控制 ………………………………………………………… 8

结论 …………………………………………………………………………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 12

1 前言

长笛从十九世纪开始才真正被大众所认可和熟知,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长笛艺术提升到了前无古人的巅峰状态。这一时期不仅涌现了大量的长笛演奏家,更是提高了长笛音乐教育的革新并且给后人留下了一批杰出的音乐作品。保尔.杰宁的作品,不仅是对古典主义时期约束作品风格的突破,也是对对浪漫主义时期作品风格的大胆创作,因此《威尼斯狂欢节》的成功,也是必然结果。

1.1 长笛的历史背景

十五世纪初期长笛只是欧洲流浪艺人的一种伴奏的乐器,慢慢用于歌曲的伴奏,但开始广泛用于军乐队,也逐渐被合奏乐团所使用,当时的长笛类似于中国的竹笛,没有按键只有六个音孔。

十六世纪长笛已经作为一个乐团不可缺少的乐器。这时演奏家开始注重长笛的音色,并开始加以改良,为了拓宽长笛的音域对外形和长度加以改变,这时从整根变成了分节乐器。

十七世纪长笛改良为具有半音阶的乐器,因为当时长笛很多时候是为贵族服务,所以对音量的要求不会很大。

十八世纪由于要适应戏剧音乐的情感表达,扩大了长笛的音域,出现了三个音域,低中高音域,并且此时出现了最早的锥体上管长笛。

十九世纪,这时的乐队也逐渐走向规模化,为了更好的配合整个管弦乐队,“长笛依旧进行着许多方面的改良,木质长笛很容易受损,金属长笛比木质长笛容易震动,也可以按照标准批量生产,” [1]于是出现了金属材质的长笛,为现代长笛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保尔.杰宁

法国浪漫乐派作曲家,长笛演奏家杰宁(P.A.Genin,1829-1904),从小展现对音乐的热爱和非凡天赋,曾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

2.1 创作背景

19世纪杰宁来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游历,领略了威尼斯优美的环境和朴实的风土人情后,将民歌采用三拍子的一段体曲式结构的《哦,妈妈》加入长笛演奏中改编成了主题幻想变奏曲,创作了这首《威尼斯狂欢节》。表现了作者的积极乐观、热情开朗的性格。李斯特曾用这一首曲调改编狂想曲第九首《布达佩斯狂欢节》作为主题。小号版本《威尼斯狂欢节》由于其高难度技巧,已经成为小号高手必经的考验。这一首也曾被帕格尼尼、赫尔兹等作曲家采用。

2.2 《威尼斯狂欢节》创作风格与曲式分析

这首《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在古典奏鸣曲式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的程式化的局限,使其带有幻想因素的结构模式,这便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个突出的风格特点:色彩性强。这一时期的长笛音乐喜爱追求新的音色,它又不同于浪漫时期讲究平衡、比例、平均和客观的另一种“纯音乐”,这首热情奔放的长笛曲子表现了意大利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重视,是一首带有三部性质的变奏曲式。

这首三部曲式的主题变奏曲,第一部分前48小节为前奏(引子),由一段华彩构成,节奏自由,强弱分明,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描写节日前夕欢快的心情,和接下来优美的主题作对比,衬托了这一节日欢快的气氛。

第一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哦,妈妈》,加上四个变奏,都基于F大调创作,主题为54-69小节,全部是三拍子的方整性结构,主题分为四个乐句A、A’、B、B’是所有变奏的主体旋律是核心所在。这一主题风格也是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感情的提倡和崇拜,特点是旋律性强,十分优美,具有歌唱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08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