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2024-01-23 09:03:38  

论文总字数:10374字

摘 要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它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家庭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其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表现特征,原因分析,教育对策

Abstract: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kind of more common phenomenon of infancy, it has many bad effects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both attackers and those who were attacked.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y, psychology, family an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eatures and bad effects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obed deeply into the cause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prevent and correct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Keywords: aggressive behavior, features, Cause analysis,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目录

1. 前言…………………………………………………………………………4

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及特点……………………………………………4

2.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 …………………………………………………4

2.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4

3.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5

3.1 形成不良个性特征 ………………………………………………………5

3.2 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5

4.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6

4.1 个体因素 …………………………………………………………………6

4.2 家庭因素 …………………………………………………………………6

4.3 社会因素 …………………………………………………………………7

5.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8

5.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8

5.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前言

攻击性行为最早出现在婴儿期,随着幼儿的发展,以及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幼儿由于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幼儿也逐渐的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和攻击性行为。早期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日后的生活中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日后伤害行为、暴力行为的最初雏形,严重的也可能导致暴力犯罪,所以要引起家长和教师足够的重视。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众多美国心理学家便开展了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行为表现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1]而随着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专家Rchard E.Tremblay的不断总结发现,人类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蓬勃的发展。[2]

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及特点

2.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3]主要表现为: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强、聪明、性格外向、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交往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通常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不能有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是否有朋友一起玩耍表现的不太在意。一般情况下3~4岁是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高峰期,之后会逐渐减少。例如:在实习期间遇到一名有严重攻击性行为的小班男幼儿,入园三个月也极少与老师或同伴交流,并且三个月内曾多次咬伤同伴。不能与同伴一起活动,常与同伴发生争抢玩具的行为,喜欢自己一个人在特定区域玩耍,时不时就会自己一个人躺在地上,踢开自己的鞋子。但是根据教师向家长的了解,该幼儿在家时并不是这样,和家人的交流很流畅,语音能力的发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没有在幼儿园是的吐字不清晰的现象。该幼儿在绘画上很有天分,对于色彩的把握和运用高出同龄人,对于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接受能力也很强。

2.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在20世纪30年代,格林、雪梨等一批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早期与同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幼儿出生以后的第二年就开始出现了。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姆伯格的研究发现:12~16个月的幼儿相互间的行为,有一半可以看做是破坏性或冲突性的。[4]

哈杜普认为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由工具性攻击逐渐向敌意性攻击转变,敌意性攻击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在整个学前期,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渐减少,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加。[5]我国学者张文新等人认为,可以将幼儿攻击性行为阶段特征进行这样的概括:两种不同类型的攻击在幼儿园的三个年龄组中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小班年龄组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更明显的表现为具有明显于敌意性攻击,而大班年龄组的幼儿却恰好与之相反,中班年龄组幼儿的两类攻击之间次数以及概略大体上没有明显差距,二者之间差不多处于均势状态。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虽然多为工具性攻击,也常被视作是幼儿间的正常嬉戏,容易被家长和教师忽略,但是不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会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作用,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37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