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论泰州盐宗庙及其与泰州盐业的关系

 2024-02-03 15:51:36  

论文总字数:9308字

摘 要

泰州盐业是泰州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盐业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相应的盐税文化的发展。一些代表泰州盐税文化的物态文化更是将泰州文化推上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使文化更加深入到社会各界。对于盐宗庙的认识与重建能让人从物态文化方面更贴切的了解泰州丰富的盐税文化。

关键词:泰州;盐宗庙;盐税文化

Abstract:Taizhou salt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aizhou.The development of salt industry histor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salt tax culture. Some representative Taizhou salt tax culture is Taizhou culture of state to a higher level, make the culture more deeply into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Understanding of salt ancestral temple and reconstruction can let a person from the state of matter culture ha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aizhou rich salt tax culture.

Keywords:Taizhou; Salt ancestral temple; Salt tax culture

目 录

一、前 言 3

二、乔松年与泰州盐宗庙 3

(一)清之前的泰州盐业发展概况 3

(二)清乔松年对兴建盐宗庙的推动 4

三、泰州盐宗庙与泰州盐业的关系 5

(一)盐宗庙是为祭祀盐宗而建 5

(二)盐宗庙是泰州盐官与盐商的“盐业公所” 6

(三)泰州盐宗庙的兴修体现了泰州丰富的盐税文化 7

四、结论:由泰州盐宗庙引发的对泰州盐税物态文化的思考 8

结 论 10

参 考 文 献 11

致 谢 12

一、前 言

盐业历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中最特殊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泰州的历史几乎可以用泰州的盐业发展史来概括。历史上的泰州,曾是中国淮盐的发源地与主要产地。盐业生产极度辉煌时间跨度长达两千余年,从汉初泰州地区的煮海为盐、唐朝它的发展与昌盛到宋明清时期它的繁荣与鼎盛,无一不体现了泰州盐业在中国盐业历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盐宗庙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泰州盐宗庙作为两淮地区的第一座盐宗庙,自然成为了泰州盐税发展的风向标。如今,于文革时期被毁的盐宗庙已不存,对其研究是为了让人们加深对盐宗庙的理解,能够重视这一文化并进行重建,让其能够继续流传后世。

对泰州盐宗庙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加深对泰州盐税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曾代表着丰富的盐税文化的盐宗庙的存在及其与泰州盐文化的关系,提醒人们能更加的重视对盐税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展示泰州独特的盐文化魅力。

二、乔松年与泰州盐宗庙

泰州,一座古老悠久的城市,迄今为止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并且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汉时泰州被称之为海陵,是当时较为出名的一个地区,后改名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

(一)清之前的泰州盐业发展概况

从汉、唐、宋、明至清时期,泰州盐业一直占据着全国盐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泰州的盐业历史基本可以追溯到汉代。历史上著名的“吴王沟”便是在泰州地区,相传是吴王刘濞为了运盐而挖。当时的泰州海域辽阔,盐产量能得到很大的保障。唐代全国经济中心南移,这便给泰州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盐业发展也愈加迅速的壮大起来,而这一时期的盐水文化也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其中不乏一些著名诗人所提诗词,均从不同方面称赞了泰州盐业的发展。如“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这是李白所写《梁园吟》,由诗中可见当时的盐产量和质量均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宋时国家更加注重盐业发展,于泰州设置海陵监,并且派遣得力之士前往泰州任职。到清时,君主为充裕国库,采取了许多发展盐业的措施,并设置泰坝等,来负责发验单,稽查偷漏夹带等。如此丰富发达的盐文化,使泰州在那段历史之中极尽繁华,并且推动了泰州的崛起以及泰州工商业贸易的发展壮大,因此那些有钱的盐官盐商们便出钱专门修建了盐宗庙,以此来体现泰州历史中的独特的盐税文化。

(二)清乔松年对兴建盐宗庙的推动

乔松年(1815-1875),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清徐人)。清代官吏、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咸丰六年(1856)随两江总督怡良驻节常州,署两淮盐运使。咸丰九年(1859),乔松年又得擢升,授两淮盐运使,兼办江北粮台[1]卷425。同治二年(1863)乔松年由两淮盐运使擢升为江苏布政使,留任江南、江北两大营粮台。

在清同治元年初期,乔松年正担任两淮盐运使,偶然间发现清代著名画家顾坚的居所,环境优美,于是便将其故居购买下来,并且改名为“小香岩”,后来又在小香岩的西侧将原来的明珠禅院改建为盐宗庙,再把这二者合并为一处,兴建了三处大门,除正门外,左右两边的翼墙各有一扇门,庙有前后两间,形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前面是庙门,两边砌的是八字墙,后面是大殿,有东西两厢,中间是一个天井。正殿供奉的是夙沙、胶鬲、管仲,偏殿里供奉的是木塑彩身的文天祥、范仲淹。于公元1863年建成。小香岩与盐宗庙连为一体,在当时成为了两淮盐务公所。为此乔松年亲自写了《新建盐宗庙记》一文,并着人将其镌碑嵌于庙内壁间。于是这就形成了当时中国南方地区的第一座盐宗庙,同时也是两淮盐区的第一座盐宗庙。但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被毁,如今已经不存在。

在乔松年任职两淮盐运使之后,在盐宗庙的兴建上起了非常大的推动的作用。乔松年在其所写的《新建盐宗庙记》中提出:“咸丰十年冬,予领盐司事,侨海陵,询之诸曹,知千百年淮南未举斯祀,窃以为疑”[2]卷11。从这一段话中便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乔松年作为一名盐税官员,尊崇盐业之宗,对其不仅有崇敬更有思念之心。但他发现在当时的淮南地区甚至更早之前,都不曾有人以具体的方式来祭祀盐宗,对此他很不理解,所以在他对盐业文化的推崇之下,他兴修了淮南地区的第一座盐宗庙。

当然,作为一名朝廷命官,一生奉行的原则便是为封建君王服务,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也是乔松年兴修盐宗庙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盐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百姓们所追求的不过是平淡无忧的日子,对于百姓来说,这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才是他们生活的根本,而一旦有人触及危害到他们的根本,便会引发起义,甚至动摇封建专制统治。但是,在盐业的发展当中,可以发现盐业是利润极大的。“天下之赋,盐利居半”,为寻求利益,盐商与盐官相互勾结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而盐官盐商所牟取的暴利全都来自于辛苦的盐民及普通百姓。久而久之,百姓为受盐税压迫必然会对盐官盐商产生极大地不满。此时,盐宗庙的出现则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盐宗庙内供奉盐宗,使盐民在精神上有了寄托。中华人民自古以来对祖先无比崇敬,因此才形成了祭祀祖先的礼仪。中国人骨子里对神明的信仰使得百姓对盐宗庙的出现表现得及其推崇,盐宗庙无疑给了盐民们极大地安抚。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官民之间的矛盾都是一直存在的,而盐官为牟私利,不顾盐民死活,抬高盐价,更与盐商勾结压榨盐民,这样的矛盾必须得到缓解,而乔松年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若说一处标志性的建筑没有一段故事的支撑也是不可能的,而盐宗庙的兴建恰好便有一段故事。据传在咸丰年间,太平军率军攻打武昌之时,当时担任两江总督的陆建瀛守城,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和武器的缺乏,陆建瀛大败而逃。陆建瀛在道光年间曾执掌盐政,对乔松年有知遇之恩。因此传闻陆建瀛在城破之后逃到了泰州寻求乔松年的庇护。乔松年为了掩护陆建瀛,便兴修了盐宗庙,让陆建瀛削发为僧,成功逃过清廷的搜查[3]。但是传说始终归为传说,真相到底如何已经很难查出。乔松年的盐宗庙始终是两淮的第一座盐宗庙,具有独特的地位。

三、泰州盐宗庙与泰州盐业的关系

泰州盐宗庙是中国南方,也是两淮地区的第一座盐宗庙,是泰州盐业发展的一个独特代表。

(一)盐宗庙是为祭祀盐宗而建

盐在人类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对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以及人类的文明进程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因此,古人对于盐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视的,所以以庙来祭祀成为一种流传已久的传统。

所谓的“盐宗”,其实就是“盐神”。据传说:巴蛮始祖廪君在乘船往东而去的时候,到达了盐水之阳并且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女神,这位女神就是传说中最早的盐神,女神表示愿意和廪君一起生活在鱼盐丰富的盐水地区。但是在中国古代只有祭祀盐宗,并没有祭祀盐神的说法。而中国最早的祭祀盐宗的盐宗庙位于河东解州的安邑县[4]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30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